摘要:刘武周生于隋开皇年间,祖籍河间景城,因父亲刘匡在马邑任职,于是便举家迁居边地。刘武周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次刘匡的妻子赵氏晚上在院子里坐着,忽然看见样子像公鸡,身上发着光的东西把地面都照亮了,这东西直接飞到赵氏怀里。赵氏赶紧抖了抖衣服,却什么都没看
刘武周生于隋开皇年间,祖籍河间景城,因父亲刘匡在马邑任职,于是便举家迁居边地。刘武周出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次刘匡的妻子赵氏晚上在院子里坐着,忽然看见样子像公鸡,身上发着光的东西把地面都照亮了,这东西直接飞到赵氏怀里。赵氏赶紧抖了抖衣服,却什么都没看见,可从那以后就怀了孕,后来生下了刘武周。
马邑地处雁门关外,是隋朝抵御突厥的军事重镇,常年战乱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刘武周自幼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骑射,《旧唐书》称他 “骁勇善射,交通豪侠”。然而他的兄长刘山伯经常劝诫他说:“你交朋友不挑人,早晚要连累咱们全族被灭!” 还多次责骂羞辱他。刘武周受不了,就离开家去了洛阳,在太仆杨义臣手下当差。后来隋朝招募士兵去征讨辽东,刘武周随军出征并立了战功,被封为建节校尉。征讨结束后他回到家乡,当了马邑鹰扬府校尉,负责统领府兵、镇守地方。
当时的马邑太守王仁恭,因为刘武周是本地的豪杰,对他特别亲近信任,经常让他带着士兵在太守府的阁楼下驻守。可刘武周却和王仁恭的侍女私通了,他怕事情败露,又看到当时天下已经大乱,这正是他崛起的机会,心里就暗中盘算着谋反。于是他在郡里散布言论说:“现在老百姓都快饿死了,野外到处是死人的尸体,王太守却关着粮仓不管不顾,这哪里是关心百姓的样子啊!” 这番话成功激怒了众人,大家都对王仁恭都一肚子火。在这里想到了吕布,他也是私通董卓的婢女,也是担心事情败露,然后就和王允合谋干掉了董卓,所以说人一旦有了把柄就容易动歪心思铤而走险或者被人利用!
刘武周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就故意称病不去上班。乡里的豪杰们大多来探望他,他趁机杀牛摆酒,大声说道:“现在盗贼这么猖獗,咱们这些人要是只守着本分,最后都会饿死在。如今粮仓里的粮食都快放烂了,谁愿意跟我一起去把粮食取出来?” 豪杰们都答应了。之后,刘武周和张万岁等十多个人,趁王仁恭在太守府处理公务的时候,闯进厅堂里杀了王仁恭。他们拿着王仁恭的头在郡里示众,没人敢反抗。接着刘武周打开粮仓救济穷苦百姓,又在辖区内发布文书,所属的城池都归顺了他,很快就聚集了一万多士兵。
刘武周自称马邑太守,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寻求突厥始毕可汗的支持。 在边地多年的刘武周深知,想要在山西立足,必须借助突厥的力量。始毕可汗正想扶持中原势力牵制隋朝,便欣然同意,派遣骑兵前来援助刘武周。得到突厥支持的刘武周,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山西北部最具威胁的割据势力。
得到突厥援助后,刘武周开始向外扩张。他首先打退了雁门郡丞陈孝意的讨伐,进而攻克雁门郡,陈孝意被部下所杀。随后,他又率军进攻楼烦郡,夺取了隋朝的汾阳宫 —— 这座行宫是隋炀帝在山西的重要据点,储存了大量的粮食与珍宝。刘武周将汾阳宫的宫女献给突厥,始毕可汗用战马回赠他,刘武周的兵力从此更加强大。等刘武周攻陷定襄后,始毕可汗大喜,册封刘武周为 “定杨可汗”,赐给他狼头大旗(突厥可汗的象征),承认他为突厥在中原的代理人。
武德元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而刘武周则在突厥的支持下,于马邑称帝,国号 “汉”,改元 “天兴”,正式建立了与李唐对峙的政权。他任命部将宋金刚为尚书令,统领军事;妹夫苑君璋为内史令,负责政务 —— 这两人成为刘武周政权的核心人物。其中,宋金刚原本是河北的义军领袖,被窦建德击败后投奔刘武周,因其军事才能出众,深受刘武周信任,刘武周封他为宋王,甚至将自己的家产一半分给宋金刚,还将妹妹嫁给了他,这刘武周很会来事,怪不得能成为时代豪杰。
宋金刚也投桃报李,极力讨好刘武周。此时的刘武周,已控制了山西北部的马邑、雁门、楼烦三郡,宋金刚劝说刘武周趁机夺取李渊的龙兴之地晋阳,然后向南进军争夺天下。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让他率领两万人马进攻并州。宋金刚又引来突厥的兵力,势头非常凶猛。
面对宋金刚的来犯,唐高祖李渊先是派太常少卿李仲文率领军队讨伐宋金刚,结果李仲文被敌军俘虏,全军覆没。李渊又派右仆射裴寂去抵抗,裴寂也打了败仗。刘武周趁机进逼,镇守太原的齐王李元吉见敌军势大,竟谎称率军出城迎战,实则带着妻妾与亲信偷偷逃往长安,将太原这座重镇拱手相让。
占领太原后,刘武周的势力达到顶峰。他命宋金刚继续南下,先后攻克晋州、绛州等地,直逼长安的门户蒲坂。短短半年时间,刘武周便席卷了山西大部分地区,此时河东的贼寇首领王行本又暗中跟宋金刚联合。唐高祖李渊看到这情形,甚至一度想放弃河东地区,退守关中,多亏李世民极力劝阻,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武德二年,李世民主动请缨,率领三万大军东渡黄河,征讨刘武周。李世民深知刘武周军的弱点:粮草供应困难,便采取了 “坚壁清野、疲敌制胜” 的战略,这可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戏,他总是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并做出相应的应对之策,对付薛仁杲、刘黑闼都是如此。他率军进驻柏壁,与宋金刚的大军对峙,却坚守不出,只派少量骑兵骚扰敌军粮道。
宋金刚率军南下已久,粮草逐渐短缺,而突厥骑兵又不耐久战,开始出现厌战情绪。李世民见时机成熟,便开始主动出击。武德三年正月,李世民率军在美良川大败刘武周部将尉迟敬德,俘获了大量士兵与战马。
此时刘武周又去浩州攻打李仲文,却接连战败,再加上粮草运输跟不上,敌军士兵都饿得不行,宋金刚只好逃跑。李世民又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天之内打了八场仗,每场都打败了宋金刚,俘虏斩杀了好几万人。
宋金刚逃进介州,唐军紧追不舍。宋金刚还有两万人马,他便在介州又和唐军对阵,李世民和各位将领奋力作战,又打败了他,宋金刚只好带着少量骑兵逃跑。而他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寻相收集了剩下的精锐士兵,献出介州和永安城投降了李世民。
刘武周看到前线打败,便率领五百名骑兵放弃并州向北逃跑,从乾烛谷逃到了突厥。宋金刚又收集了逃散的士兵想抵抗唐军,可没人愿意跟他,最后他只好带着一百多个骑兵也投奔了突厥。李世民进军平定了并州,收复了所有失地。
没过多久,宋金刚背叛突厥想逃跑,打算回到上谷,结果被突厥的追兵抓住,处以腰斩之刑。刘武周也想谋划逃回马邑,事情败露后,被突厥杀了,一代豪杰就这样落幕了。
《旧唐书》评价刘武周:“武周骁勇善战,乘隋末之乱,据有汾、晋,然附突厥以自固,终为所杀,不亦悲乎!” 这番评价精准地概括了刘武周的一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中,想要成就大业,仅靠武力与外部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唯有顺应民心、重视人才、制定长远的战略,才能真正立足。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来源:文史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