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2025辽宁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AMS研讨会成功举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9:27 4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升多学科协作诊疗水平, 9月17日,辽宁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AMS研讨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凤香教授和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田飞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和主持。

多学科专家参与现场讨论,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撰文丨钱小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升多学科协作诊疗水平, 9月17日,辽宁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AMS研讨会以线上会议形式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凤香教授和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田飞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和主持。

会议邀请到了北部战区总医院的张敬一教授和许昌海教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王丽微教授、丹东市中心医院林佳蓉教授进行授课,由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季教授、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周扬教授、朝阳市中心医院郭云辉教授、本溪市中心医院浦嫚丽教授、营口方大医院梁艳教授担任讨论嘉宾, 大家同聚一堂,纷纷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献计献策。

许昌海教授

CRO感染的诊疗困境及药物选择

许昌海教授首先从CRO感染流行病学切入,根据2024年CHINET全年数据 情况,为大家介绍了一系列专业知识。他说,目前 阴性菌仍是排在前列的主要分离菌,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仍呈上升趋势,可见耐药形势严峻。许昌海教授 还罗列了北部战区总医院 CRE分离细菌的菌种分布情况, 表示 CRE 的特性是 传播性强,且CR-HVKP感染显著增加,34.2%存在毒力基因。此外,他又介绍了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耐药率变迁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他说, 在CRO治疗过程中,对于CRE、CRPA、CRAB应引起重视,以 “ 排除定植、尽量单药、必要联合、及时给药、适当调整 ” 作为CRO治疗原则。许昌海教授一一讲解 了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 - 阿维巴坦、依拉环素、舒巴坦/度洛巴坦等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策略,表示 大家可以 学习2024年IDSA指南和国外最新版热病,可以根据推荐建议更好地治疗CRE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最后,许昌海教授结合具体病例总结 道, 我国CRO检出率 呈逐年 上升趋势,而CRO传统诊断手段落后,目前常用的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碳青霉烯在治疗CRO时均有明显局限性,可以将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氨曲南阿维巴坦、依拉环素等药物作为治疗新选择。

张敬 一 教授

集采背景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张敬一教授讲到 ,当下 国家药品集采已成常态,抗菌药物集采占比趋高、覆盖全、降价 多 ,在国家层面也对集采和抗菌药物提出目标要求。细菌耐药已是全球焦点,我国耐药形势严峻, 相关部门 出台了一系列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致力于减少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和不合理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

关于抗菌药物集采执行 的 重点,张敬一教授从科学报量、环境清理、组合监管、加强宣教、风险共担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表示 这些都是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 板块 。在药学支撑下,抗菌药物监管工作包含了分级管理、技术服务、动态监测、围手术期、处方点评等环节, 医院要 严把抗菌药物遴选,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现全部抗菌药物全过程监管,临床药师在精准用药上发挥作用,对集采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

在集采科学化管理中,张敬一教授指出 ,医疗机构 要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全流程监管及措施调整,鼓励对集采药品采购厂家及品种开展综合评价,不能唯 “价 格、任务 ” 论。集采有着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负担、实现药物可及、推动“三医联动”的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着 部门地区“ 一刀切、一把抓 ” 等问题,更要建立集采科学化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合理用药目标。

王丽微教授

真菌病例COPD患者侵袭性霉菌病的管理

“我国COPD患者的数量接近1亿,已成为第三大致死疾病,急性加重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王丽微教授讲道,多次急性加重导致患者支气管、肺结构的改变,极易继发感染。此外,机械通气时间≥7天、极重度COPD、长时间住院、入住ICU等因素都是COPD患者并发IFD的相关危险因素。

她说,根据 逐年增加的肺真菌感染患者 情况可以看到 ,曲霉始终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霉菌感染会进一步加重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延长 患者 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易诱发其他多部位并发症,因此早识别、早治疗是有效改善COPD合并霉菌感染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常为非特征性表现,综合多种方法有助于早期诊断COPD患者的霉菌感染。

在治疗中,王丽微教授说基于COPD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情况,COPD合并霉菌感染患者应选择强效、安全、毒性小的药物,而艾沙康唑毒性反应小,有助于保护脏器功能、守护基础疾病,保障抗霉菌疗效发挥。同时COPD患者常需要接受长疗效抗真菌治疗,还需适当转换口服给药,艾沙康唑口服序贯治疗在临床中有显著效益,有 利于 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林佳蓉教授

淋巴瘤遇上真菌的“绝地反击”

林佳蓉教授带来了 2个 具体病例进行分享。 其中 一位是 一名 64岁的女性患者,现病史中可见确诊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2年余,今年入院后发热、咳嗽、咳白色黏痰,胸部CT提示右肺多发斑点,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磨玻璃影。经过一系列辅助检查, 团队 在痰液多重病原体检查中发现产气/产酸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 决定 给予 患者 两性霉素、头孢曲松治疗,继续泊沙康唑口服。经过一段时间,后续患者反复发热,考虑感染可能性大,根据治疗侵袭性念珠菌病使用艾沙康唑, 此后 患者病情发生好转,持续保持随访。

接着,林佳蓉教授介绍第二位是51岁的男性患者,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01年,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4个月,因反复发热、多重耐药菌感染转入林佳蓉教授所在医院治疗。患者痰液中检出溶血葡萄球菌、季也蒙念珠菌,及时给予一系列抗感染治疗,但患者最终死亡。

最后她总结道,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患者是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临床需要反复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病原体从而对症下药。而艾沙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合并侵袭性曲霉病及难治性侵袭性毛霉病具有独特优势。

会议讨论

在讨论环节,针对教授们的授课内容,其他专家教授进行了研究讨论, 分享 心得。比如面对CRO感染,李季教授提到, 医生 在诊疗中需要更加深入学习依拉环素、舒巴坦/度洛巴坦等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对抗菌药物集采要完成科学报量、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及时与临床沟通,尤其是关注在DRG支付背景下的集采科学化管理,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安全、有效、经济、个体化的合理用药。

在CRO感染 方面 , 有专家分析道, 抗感染治疗包括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郭云辉教授也提到联合用药并非首选,比如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其他非无菌部位感染等以抗菌药物单药治疗为主,最终要遵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合感染部位选择抗菌治疗方案。

梁艳教授说,慢阻肺患者是呼吸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加重病情,在早期识别、早期治疗上特别重要,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可以选择作用更好的艾沙康唑进行治疗。此外,在诊断血液病患者伴侵袭性曲霉病或侵袭性毛霉病时,选择艾沙康唑作为初始治疗 手段 也有较好的疗效。

会议最后,张凤香教授总结 道,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展开,对于真菌感染患者难点在于早期的精确诊断。在这一方面,临床医生还需要加强学习培训,重视真菌病原学检测,更好地掌握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实现及时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保障 患者 生命安全。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 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智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