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天前,美国知名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州的一所大学开展政治活动时,突然就遭受了枪击从而不治身亡。
查理·柯克
几天前,美国知名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州的一所大学开展政治活动时,突然就遭受了枪击从而不治身亡。
而这位柯克虽然在国际上并不出名,但总归也算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身边一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盟友。
特朗普在柯克的追悼会上拥抱其遗孀
所以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特朗普在随后几天的外出活动时,时刻都提防着同样的情况会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最终在9月20日晚的时候,特朗普乘坐的专机才刚刚离开白宫,一支红色激光直愣愣的就照了过来!
那这会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吗?险些机毁人亡的特朗普,又将怎样处置这名“凶手”?
特朗普的“海军一号”
从物理层面来看,这束激光的威胁效应被无限放大了,因为当时特朗普乘坐的“海军一号”正处于起飞后的低空飞行阶段,这无疑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脆弱的时刻之一。
而在这个高度,任何突发状况都可能是致命的,一束强光足以导致飞行员短暂失明或迷失方向,哪怕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所引发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再加上在华盛顿这样建筑林立、空中交通复杂的环境中,一次小小的方向错误就有可能引发与建筑物或其他直升机碰撞的风险。
特朗普乘坐“海军一号”
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典型的“蝴蝶效应”剧本,一只小小的激光笔,竟然在理论上成为了完全可能撬动一场国家级别的灾难。
这并非危言耸听,根据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数据,这种“光污染”袭击已经成了美国飞行员的日常噩梦。
单单是去年,飞行员报告的激光照射事件就超过了12000次,而今年才过去大半,类似报告已经发生了5913起。
图源网络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大约28架飞机,经历着来自地面的激光“骚扰”,其中更是有部分事件已经直接导致了机上人员受伤。
那这次事件的特殊之处,更是在于它的目标是总统,它所暴露出的那种“低成本、高风险”的非对称威胁,无疑是悬在美国数千个航班、无数乘客头顶的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事,制造这起事件的主角,是一个名叫雅各布·温克勒的33岁华盛顿居民。
事发时,他甚至赤裸着上身,在白宫南侧椭圆形公园附近的人行道上旁若无人地行走,嘴里还大声地自言自语,精神状态看起来极不稳定。
温克勒被捕时所处的街道
当特勤人员发现他的危险举动并上前制止时,他第一时间就将激光笔转向了一名叫做迭戈·圣地亚哥的特勤人员。
据悉现场所射出的光束直接就射中了特勤人员的面部,一度导致他当场就感到一阵眩晕,甚至是丧失方向感。
而在随后双方爆发了冲突之后,温克勒就这么直接的将激光笔光束,指向了正在低空飞行、载有美国总统的“海军一号”!
图源网络
对于温克勒这样的举动,涉事的警员在事后一阵后怕的表示,在有可能导致飞行员目眩以及迷失方向的情况下,特朗普乘坐的“海军一号”直升机难免存在着空中碰撞的风险。
不过当温克勒被当场制服并逮捕后,他的攻击性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甚至反复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向特朗普道歉。
也就是说,温克勒是清楚自己照射的目标,就是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
图源网络
这一点在随后的审讯中也得到了证实,他告诉警方自己并不清楚不知道用激光笔照射“海军一号”是违法的。
对于自己的行为他解释道,在平时就喜欢拿着这支笔到处乱照,比如路边的停车标志。
这种行为与言语的巨大反差,让他的动机变得扑朔迷离,他究竟是一个精神失常、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病人,还是一个企图通过装疯卖傻来逃避惩罚的表演者?
《纽约时报》的报道
更让人不安的是,警方在他身上还搜出了一把长度约七八厘米的直刃刀。
在一个精神不稳定的人身上,这把刀与激光笔的组合,让外界无法彻底排除他“守株待兔”背后是否存在着更深层的预谋。
但无论温克勒的内心世界有多么混乱,也无论他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法律的审判是冰冷且清晰的。
当他用激光笔射向飞机的那一刻,就已经触碰了美国法律体系中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特朗普乘坐“海军一号”
根据联邦法律,“使用激光设备照射飞机”本身就是一项重罪,这不是普通的恶作剧,而是被明确定义为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
目前针对温克勒的刑事诉讼被正式提交,他将要面对的是法律条文里白纸黑字的严厉惩罚。
这项联邦重罪的最高刑事处罚,是长达5年的监禁以及高达25万美元的巨额罚款。
而最值得玩味的,还得是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或者说是“不反应”。
无论是特朗普本人还是白宫方面,都没有就此事发表任何公开评论。
而一向热衷于挖掘各种新闻点的主流媒体,这次也出奇地保持了克制,普遍没有将事件向政治对立的方向去引导和解读。
这种“集体沉默”绝非偶然,更不是因为事情不够大。
要知道当下的美国社会,政治撕裂可以说是日益严重,针对政治人物的暴力威胁正在成为常态。
特朗普此前遭遇枪击
去年特朗普本人就曾遭遇过一次暗杀未遂,而近期查理·柯克在校园演讲时遇刺身亡的事件,更是将这种对立情绪推向了新的高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一粒火星都可能引爆整个火药桶。
而温克勒的行为,无论他本人是否有政治动机,都极易被解读为政治暴力的又一最新案例。
所以各方的沉默其实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危机管控”,这反映出,在高度紧张的政治环境下,无论是哪一方,都既没有能力去真正缓解矛盾,又在极力避免任何可能激化冲突的言行。
或许温克勒这束很快就被扑灭了的微光,最终照亮的是一个在多重危机下摇摆不定、高度紧张的美国。
在美国的政治局势日益紧张之际,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图源网络
来源:云帘逸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