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公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9:05 1

摘要:9月23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武汉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

9月23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聚焦武汉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武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刘永生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友丰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付旻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瑛

武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邓永付

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岑泽秀

江汉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 曹建

武汉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永生

介绍“十四五”期间

武汉在教育领域民生保障相关情况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友丰

介绍“十四五”期间

武汉在人社领域民生保障相关情况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付旻

介绍“十四五”期间

武汉在卫生健康领域民生保障相关情况

01

全市各类养老设施达3740处

央广网:养老服务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请问“十四五”期间,武汉在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武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永付:

全市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64.14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7.15%,整体属于中度老龄化社会。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编制实施养老设施空间布局规划(2025―2035年),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惠及2.8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应享尽享。

全市各类养老设施达到3740处。建有公办养老机构2家,建设公办养老机构18家,建成养老服务综合体144家。在社区(村)层面,推动每个社区(村)建设至少1家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社区(村)养老设施全覆盖。

培育服务主体480余家,社区养老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到96%,建成幸福食堂215家,年均服务老年人近500万人次。实现有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应养尽养,普惠养老床位达到2.44万张。

02

全市已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3.67万套(间)

凤凰网:青年人的安居问题是吸引人才、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民生工程。请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介绍一下武汉在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服务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瑛:

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管理办法》等文件,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保且无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且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85%,切实解决了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全力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模。目前,全市已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3.67万套(间),占“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25万套(间)的95%,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十四五”的目标任务。

聚焦青年生活特点,推出以单人间、一室一厅为主的小户型,配备独立空调、卫浴和全套家具家电,实现“拎包入住”。截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7个青年社区项目,可提供房源约1.4万套(间)。

03

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岑泽秀:

五年来,保障群众就医购药医保待遇4.32亿人次,保障生育就医和津贴待遇170万人次。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70%左右。

推动10种汉产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目录。推动落地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成立脑机接口医保数据研究中心。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90%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从580元提至700元。

健全门诊共济保障制度。8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生育津贴“即申即享”,直接发放给女职工本人。42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门诊慢特病保障病种数量由28类增加至37类,慢性病报销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267种特药纳入“单独支付”管理。建成3755个医保便民服务点、300余家“医银一体化”服务站。医保就医实现全流程“刷脸支付”。9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直接结算率达到90%以上。

04

人民网:请问“十四五”期间,江汉区在提升区级医疗服务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江汉区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曹建:

推动包括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多个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新增床位两千张,一批特色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进展。辖区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均开设老年医学科,26家医疗卫生机构获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4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我区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称号。2024年,全区人均预期寿命为85.89岁,较2021年提升4.91岁。

全区共拥有公建民营托育服务机构1家,民办公助托育服务机构3家,民办托育服务机构12家。现有6家社区托育点、2家公办幼儿园托班,另有1家“医育结合”托育园拟于近期开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78个家庭医生团队、207位家庭医生、42位下沉医联体专家及43个巡诊点。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硚口区举办全区基层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

今天,格外怀念他……

来源:硚口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