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旅游市场即将迎来出行高峰。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规范旅游经营行为,维护节日期间旅游市场秩序,现就假期旅游消费有关注意事项提示如下。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旅游市场即将迎来出行高峰。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规范旅游经营行为,维护节日期间旅游市场秩序,现就假期旅游消费有关注意事项提示如下。
(一)严格资质审查与合同管理
选择具备《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正规旅行社,严防“低价游”“免费游”等虚假宣传陷阱;签订规范书面合同,明确行程安排、交通住宿标准、购物停留时间及自费项目明细,口头承诺需写入合同。
(二)科学规划行程与应急准备
合理安排行程,提前关注目的地天气、交通及自然灾害预警信息,避免前往极端天气影响区域或高风险地区;配备急救包、便携雨衣等应急物资,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三)加强证件财物安全管理
护照、身份证、信用卡等重要证件应随身携带,同步复印或拍照备份并分开存放;减少现金携带,优先选择安全电子支付方式;贵重物品避免放入托运行李或外衣口袋,转机转车时当面清点行李,不替陌生人看管物品。
预订酒店时仔细核查用户评价,重点关注卫生、安全及设施状况,截图留存宣传页面与订单信息;入住时全面检查房间设施,发现与描述不符立即要求更换,避免选择位置偏僻、评价模糊的住宿场所,夜间锁闭门窗并熟悉安全通道位置。
(三)严守饮食卫生安全
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点餐时主动询问价格,对时价海鲜、特殊食材明确计量单位;用餐后核对账单,防止“幽灵菜品”或计价错误;谨慎选择街头小吃,注意观察卫生条件,避免食用来源不明食品。
(四)警惕购物消费陷阱
理性对待商品宣传,不轻信“神奇功效”“绝版收藏”等夸大表述,购买珠宝、药材等大额商品时,要求发票注明材质、等级等关键信息;境外购物前了解当地标准,避免购买不适宜国内使用的商品,谨慎委托导游代购。
(五)理性选择自费项目
参与景区索道、游船等自费项目前,详细了解服务内容、时长及费用构成,结合兴趣与预算合理选择;警惕导游诱导性消费,不盲目跟风参与高风险项目,确保消费行为与自身承受能力匹配。
(一)研学旅游防误导
选择旅行社开展研学服务时,核查是否具备《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明确服务对象、安全保障措施及工作人员配置;合同中细化“高端研学”“名校交流”等模糊表述,避免“名校溢价”等不实宣传误导。
(二)出境旅游守规范
尊重目的地风俗习惯与宗教禁忌,避免因言行不当引发纠纷;遇证件检查时,要求对方出示有效证件或联系领队协助处理,严禁参与赌场、色情等违法场所消费。
(三)防范诈骗保安全
警惕景区“免费拍照”后索要高额费用、非正规场所“抽奖中奖”等诱导性陷阱;对“热心路人”推荐的消费场所保持警惕,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探险,确保人身安全。
发生消费纠纷时,优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清晰表达诉求并留存协商记录;全面收集合同、行程单、发票、支付凭证、影像资料等证据;可拨打当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