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桐庐县分水镇千年古城更新片区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在“保护优先、以用促保” 的城市更新理念指导下,这座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素有 "状元故里、进士之乡" 美誉的古镇,正以 “千年古邑 国风武盛” 为主题,踏上了历史肌理与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群安 通讯员 徐云丽 叶钽
武魁馆的全息投影里,唐代科举的盛况缓缓重现;明清石板路的尽头,马厩咖啡的香气飘过雕花窗棂。
不久前,桐庐县分水镇千年古城更新片区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在“保护优先、以用促保” 的城市更新理念指导下,这座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素有 "状元故里、进士之乡" 美誉的古镇,正以 “千年古邑 国风武盛” 为主题,踏上了历史肌理与现代生活融合共生的新征程。
分水镇航拍
县域协同:城乡呼应守护文脉
漫步武盛古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古建筑飞檐翘角,这里现存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3种,为分水镇成为县域更新 “历史维度” 的核心载体奠定了独特底蕴。
武盛古街夜景
据悉,在此次浙江省公布的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名单中,上榜的还有桐庐县县城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试点,两处试点形成了奇妙的 "双子星" 效应。
桐庐县住建局副局长范裕和阐释了二者的呼应关系: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为古城更新提供了基础设施升级的技术标准与公共服务配套的经验参考,比如县城智慧停车、大物业等现代治理模式,可因地制宜应用于古城建设管理。
而古城更新的文化传承成果,也为现代化美丽城区建设注入了文化灵魂。比如古镇挖掘的“浙西商旅文化”“制笔非遗技艺”等等,可以通过文创展陈、非遗工坊等形式,与县城的文化场馆、商业街区形成联动,让整个县域的“现代美”与“历史美”相互映衬。
千年古城复兴工作推进会
为加快桐庐县构建 "山水含文、城乡共美" 的特色更新格局,桐庐县更是以“政策赋能、技术把关、资源统筹”三大举措赋能千年古城更新片区试点建设:在规划编制阶段,县住建局组织专家团队深入武盛古街等核心区块,逐栋排查建筑现状,梳理街巷空间脉络,锚定"保护性更新"底线。按照"最小干预"原则,仅对少量危房进行"修旧如旧"的加固修缮。同时,作为分水千年古城规划建设组长单位,桐庐县住建局积极对接发改、财政、文旅等部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肌理再生:“半日游”向“深度嗨”转型
分水镇千年古城更新片区试点位于古城核心区重点保护范围以及武盛街东段 ,面积约 0.26 平方公里。
据分水镇镇长张栋海介绍,早在2022年,分水镇就启动了千年古城复兴工作,科学划定从0.21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到7.8平方公里拓展区的梯度布局,先后落地武盛大唐酒店、沈家畈遗址文物保护、商贸旅游集散中心等重大项目,为试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得益于多年来的精密规划,核心保护区已逐步形成"两街四区"空间新格局。在这里,记者看到不同业态和谐共生:休闲零售区的文创手作店与市井烟火区的百年糕点铺为邻,讲述着新旧交融的故事;匠心文化区的非遗工坊与文化休闲区的现代咖啡馆隔街相望,碰撞出传统与时尚的火花。
文魁馆研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创建周期内,将重点实施武盛古街提升改造、停车场布局改造、特色街区风貌和业态改造提升三大核心项目,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分水镇党委委员王超琦介绍,创建周期内,古镇更新片区试点将在空间重构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对历史肌理的深度尊重,以分水镇目前正在打造的武盛古街的文魁馆与武魁馆两个千年古城复兴文化地标为例。文魁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三一故居为基础修复,不仅展陈了王三一院士耕耘江河的一生、胡培松院士坚守稻田的岁月,以及冯国平院士在医学上的成就。也展现了分水“状元故里、进士之乡”的文脉传承。
武魁馆
武魁馆则融合盛唐风格与明清古建元素,通过现代展陈技术还原古代科举场景,与周边高家厅、宁绍会馆共同构成“一街多点”的文化景观。
面对古镇如何由“半日游”向“深度体验”转型的新课题,片区试点内总投资4亿元的桐庐千年古城全域旅游项目尤为关键,据悉,该项目涵盖了50余个子项目,正分三期高效推进。其中,印象分水改造项目便是极具意义的节点,“该项目所在地曾是分水古代的县衙、近现代的县委县政府,占地18000平方米的场地内集文物保护、文化场馆、惠民健身、活动空间、文旅产业配套于一体。”王超琦介绍。
分水村BA
目前,片区试点正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比如印象分水在建酒店配套项目,将与分水镇网红打卡点山湾湾漂流等景区形成联动,今后,游客上午体验高山漂流探险后,下午可以入住萦绕文化的印象分水酒店,晚上和家人走一走武盛古街青石板路,领略小镇独有的烟火气息。此外印象分水研学基地投入使用后,其研学教室与实践室将成为非遗传承的活态课堂。这种 "文化设施 + 文旅产业" 的模式,让公共空间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魁星集市
“目前,分水镇还引入专业运营团队,通过专业运维,计划让古街招商效率提升20%,吸引更多热门文旅品牌的入驻。”王超琦说,运营团队探索的“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 的引流机制,将进一步助力古街从“半日游”向“深度体验”转型。
未来已来:共富答卷全民书写
在分水,城市更新不是政府的 "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 "协奏曲"。武盛古街创新推出"三问于民"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设计师"。
停车位改造方案经过12轮听证会才确定,新增的550个车位既保留古韵又解决难题。随着文化路等"断头路"打通,停车场、公厕新建,民生福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返乡创客的集聚,则为古镇注入全新活力。95 后章婧在免租政策支持下,将武盛古街最破旧的老屋改造成 "熔点・日咖夜酒"。从童年记忆中的冷清街巷,到如今日均接待百余名顾客的网红打卡点,这家小店不仅承载着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更成为本地文化的传播窗口。
窑火火披萨
苏琦的“窑火火披萨·新中式融合料理店”则融合本地食材与创新理念。“店里很多食材用到了本地农场的‘拉飞南瓜’、分水大陆村做的糯米年糕、本地农家土猪肉。”作为十年餐饮人,他的经营思路是弱化“菜系标签”,强化“体验感”。
同样的故事在 "马厩咖啡" 上演 —— 这家由老建筑改造的咖啡馆,源于杭州亚运会马术赛事灵感而得名,如今已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社交空间。店员方俐颖介绍:“客户以年轻上班族和自由职业者为主,最常收到的评价是这里很安静,适合工作和放松。”
马厩咖啡
由内而外地改变,全面激发了小镇活力,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古镇已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第六届“村BA”更成为引爆点,赛事期间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8万人次,直接带动古街营收超30万元。这里正在从一个宁静老街区,成功蝶变为充满活力、人潮涌动的“网红打卡地”和“青年潮流聚集地”。
在分水镇镇长张栋海的案头,摆放着新的规划图:未来三年,不仅武盛大唐、沈家畈遗址等重大项目将建成并投入使用,武盛古街还将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拓展夜间经济,并开放五云山状元文化主题景区,开发“状元巡游”沉浸式体验项目,为古城文旅注入更多活力。
五云山公园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走去。分水镇以省级试点为契机,正书写着一幅“古今交融、主客共享、活力共富”的更新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