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TikTok Shop出了新规定:从 9 月 25 日起,对于“重复、无互动内容”的处罚要非常严——轻度违规限流,重度违规可能直接封账号。相信大家也知道,很多靠“批量做视频、多账号铺量”的卖家开始慌了。
2025 年 9 月,TikTok Shop 出了新规定:从 9 月 25 日起,对于“重复、无互动内容”的处罚要非常严——轻度违规限流,重度违规可能直接封账号。相信大家也知道,很多靠“批量做视频、多账号铺量”的卖家开始慌了。
其实这也是给整个短视频电商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靠抄内容或者堆砌数量多不代表能赚快钱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以后走内容、做互动、讲价值的那条路,可能才是活得长远的关键。
01. 新规到底哪些地方画了“雷区”?
很多人以为“重复内容”就是发一模一样的视频两次,或者重复发以前制作好的旧视频,其实 TikTok Shop 的新规标准卡得比这个严格。接下来这几种常见操作,原来都已经被视为可能踩到红线了:
同时你也要知道,平台在处罚上的力度,也不是小动作:
轻度违规:视频曝光量可能被砍很多。例如本来能触达十几万人,现在剩几万,甚至可能几千人。累犯或重度违规:账号权重大幅下降,电商权限可能被暂时或永久收回;店铺评分、粉丝、以前积累的信用可能受到影响;严重的话封号。02.为什么这次突然这么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很多卖家觉得“平台越来越严苛”“内卷加剧”,其实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波规则是有合理且必然出现的趋势。下面几点,能帮理解 TikTok Shop 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对市场、对卖家的好处和坏处。
1. 用户口味在升级
短视频电商刚刚火起来那几年,用户还处在“来一段视频看看商品长什么样”的阶段,不需要太有故事感,数量+新鲜感就能博到注意。
但两三年下来,人看多了,审美变强了,也更挑内容。用户期待看到的是:
这个商品能真实解决我的痛点使用场景和使用效果真实评价+对比+后续体验,而不仅是“外表颜值好看”这些内容,不只是“拍得美”,还要能触动用户心理与需求。
2. 重复、低质内容拉低整个平台体验
想象下,如果你刷 TikTok Shop,连续看到好几个几乎一样的视频(同样特写、同样角度、同样转圈和包装动作),那么用户会感觉刷来刷去就腻了,信任感下降,或者给用户感觉整个“短视频带货”太形式化、商业化过度,没诚意。
这对长期运营品牌和产品是不利的。平台如果不管,整个内容生态、用户黏性就会受到威胁。
3. 流量资源稀缺,要给真正“做内容”的卖家让机会
平台流量是有限的,用低成本、机械重复的方式刷量,会造成“信号噪声”太多,把优质内容淹没。平台改革的逻辑之一,就是——清掉噪声,把资源更多倾斜给那些真投入内容力、有互动、有用户价值的卖家。
4. 与规则收紧的全球趋势一致
不只是 TikTok,许多短视频、社交电商平台都在收紧对于虚假内容、重复内容、刷量、机器人操作、低质广告的监控。政策、用户反馈、市场竞争都推动这个趋势。跨境卖家如果不顺应,很容易被边缘化。
03. 一些用过“旧方法”,为什么现在行不通了
下面是一些以前很多人用过的做法,过去有效,现在就特别容易踩坑/被判违规的,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以上是之前可用的办法,但在新规下估计会产生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TikTok Shop 运营难度本就很高,如今新规更让挑战加剧。
04. 新规落实后,卖家现实中的挑战
现在大家知道规则严了,我们还需要现实中去适应。下面是你做TikTok shop视频内容会遇到的一些具体难题,以及你可能要准备的应对方式。
难题1:成本上升
要真人出镜,有质量的脚本、拍使用场景、后期剪辑等比纯批量简单视频要求更高。
应对建议:小品牌或初期卖家可以先做“爆款内容分组”:选 2-3 个产品做深,用这些打知名度;其他产品暂时维持基础内容,待团队预算成熟再升级。
难题2:内容制作周期变长
拍摄准备 +安排真人+多个场景 +调试、剪辑 +实拍反馈,比批量转图或快速生成要慢。
应对建议:建议建立模板+标准化流程,但不要牺牲内容质量;尽量复用场景拍摄,并让产品故事和互动点提前规划好
难题3:账号权重恢复慢
一个账号如果被限流或处罚,恢复曝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应对建议:一旦发现初步违规,要立即停止类似内容、做高互动、高原创性的内容来“修复”;控制好发布频率、检测用户反馈;甚至考虑另起新账号。
05. 实操指南:怎么快速适应并且在新规下稳住增长
第一,内容要有“价值感”,不能只是“摆摆样子”
价值感来源于实用性、场景感、真实体验、用户共鸣。以下方向好做:
真实使用场景:示范产品的实际用途,比如厨房用品就真的拿来煮/炒/洗,而不是光拍空盘子或空锅。对比测试:与竞争品比一比,耐用性、效果,或者和日常用品比,用前后效果展示。用户痛点解决:从用户可能担心或者经常问的问题入手,然后视频里解答和实测。美学+细节:对于目标市场来说,“好看”“仪式感”这些标签虽然“软”,但影响很大。第二,视频开头黄金三秒,要抓人
用户刷视频的速度很快,如果前三秒没抓住他们兴趣,剩下的多精彩都可能被划过。这里有几个开头形式好用:
对比反差式:比如“抽屉一团乱 vs 用了这个收纳盒后整洁有序”切换画面;或者“普通盘子 vs 用这套餐具摆盘后的视觉效果差别”之类。提问式+悬念式:类似“你知道为什么这款锅煎蛋不粘吗?”或“用了这个保温杯一整晚热的原因是什么?”让人有好奇心想看下去。第三,内容上来了先别急,拿个清单过一遍,尽量把能出问题的点提前解决:
✅ 有没有真人出镜或者真人声音?
✅ 是否只用参数、文字说明?有没有生活场景演示?
✅ 有没有讲一个核心卖点,而不是一堆东西都说,结果没人记住任何一个?
✅ 有没有留互动环节、问句、用户共感点?
✅ 内容是不是在多个账号里重复?尤其是你自己开的小号或者备用号里。
✅ 是否考虑当地文化差异和用户接受度,比如语言表达、幽默感、画面风格。
第四,要和用户互动 + 用用户反馈倒逼优化
内容不只是发完就完事,还要借互动+反馈来改进,提升账号权重,也更能吸引用户信任。比如说回答用户提问和评论:用户问“这个锅能用电磁炉吗?”就做一个视频实测给他们看。慢慢与用户建立信任,不夸大、不吹嘘真实情况,说缺点也好,说使用限制也行,更真实的回答,往往更容易留住关心你内容的人。
06. 全球的跨境平台的政策趋势值得注意
为了帮你在跨境电商里更全面做好内容,我在这里补充一些目前跨境电商大局相关趋势,能帮助你未来少走弯路。
“透明披露”越来越被重视
很多国家的平台现在要求品牌卖家要在视频中标注“推广”“带货”“商业合作”之类的内容。这关乎诚信,也关乎规则合规。TikTok 在多个市场里越来越严格这一块。违反可能导致内容被限制在 For You Feed(推荐页),也可能受处罚。
算法对“原创性”的识别越来越强
不仅是表面文字或音乐的变化就够了,平台在检测重复视频、内容结构、镜头顺序、叙事风格、视觉元素等方面越来越敏感。几乎能识别出哪怕只是稍微调背景音乐、换滤镜那种“浅度编辑”的内容是否与他人或者自己账号之前的内容重复。虽未必每个市场都公开这个细节,但多个第三方咨询和内容营销公司都有观察到这类趋势。
对内容质量 +互动率 +停留时长 的综合评估
平台不单只看视频有没有多少播放量,还会关注用户看完点开/评论/分享等,这些交互行为在决定曝光量上越来越重要。这些指标决定内容是不是“能抓住人”的,而不是“能铺到很多人面前但很多人滑过”。修改视频脚本的时候,这些点要考虑进去。
团队和流程能力是分水岭
那些以前能批量生产视频、用外包/工作室拼数量的团队,现在如果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创意策划+质量检验+运营反馈闭环,就很容易被新规教育。另一方面,那些投入内容制作流程、测试反馈并优化的人,反而有可能脱颖而出。
07. 写在最后
总之,这次 TikTok Shop 的新规,对跨境卖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水岭。
那些还在靠“批量剪视频”“多账号铺量”“复制别人的爆款搬来改字幕就发”的模式,差不多要及时回头了;而那些愿意在内容质量上下功夫、做好用户互动、真实呈现价值体验的卖家,反而在新规环境中,可能比以前更容易脱颖而出。
来源:维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