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段时间气温稳定在16-17℃左右,正是大葱喜欢的凉爽气候,既能保证葱苗在冬前长得健壮,又能避免来年过早抽薹开花。
掌握好秋播技术,来年收获葱白粗壮、品质优良的大葱并不难。
九月下旬,天气渐凉,又到了秋播大葱的好时节。老话说“白露葱,秋分蒜”,其实秋分前后种葱也非常合适。
这段时间气温稳定在16-17℃左右,正是大葱喜欢的凉爽气候,既能保证葱苗在冬前长得健壮,又能避免来年过早抽薹开花。
一、选种处理是关键
选择适合的品种是种植成功的第一步。目前市场上表现好的品种有章丘大葱、中华巨葱等,这些品种具有株型高大、产量高、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好的特点。
种子要选当年的新种,发芽率才能有保障。播种前最好进行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搅拌10分钟左右,捞出秕籽和杂质,再用55℃左右的温水浸泡15-20分钟,并不断搅拌。这样不仅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还能提高发芽率。
二、整地做畦要精细
大葱怕重茬,最好选择2-3年内没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前茬是豆类或禾谷类作物的土地最为理想。
苗床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每亩施入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然后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细碎平整。畦宽以1-1.2米为宜,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播种时间和方法
秋播大葱的最佳时间是9月中下旬(即秋分前后),使幼苗在冬前有40-50天的生长期,能长成2-3片真叶,株高10厘米左右。这样的苗子既安全越冬,又能避免或减少第二年先期抽苔。
播种时先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处理过的种子与适量细土或细沙混合均匀,然后均匀撒在畦面上。每亩用种量约为1.5-2公斤,播后覆盖1-1.5厘米厚的细土。
四、苗期管理要细心
播种后4-5天,苗子就开始出土了。出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松软,如果地表开裂或板结,可以浇小水,利于幼苗出土。
冬前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和除草。一般冬前生长期间浇水1-2次即可,同时要及时中耕拔草,让幼苗生长健壮。冬前一般不追肥,但在土壤结冻前,应结合灌冻水,追施一次腐熟粪稀。
越冬时,可以撒盖1-2厘米的麦糠或杂草,保护幼苗安全越冬。
来年春季幼苗返青后,要适时问苗除草,保持苗距4-5厘米,同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问苗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间去小苗、弱苗、病苗,第二次使株距保持在6-7厘米。
五、适时定植促高产
秋播大葱的定植时间与春播不同。定植一般在第二年5月上中旬进行。要选择健壮的葱苗,其标准是株高30-40厘米,具有6-7片叶,茎粗1.0-1.5厘米,无分蘖,无病虫害。
定植前要施足底肥。每亩可施腐熟厩肥6000-8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按行距70-80厘米开沟,沟深20厘米,集中施肥于沟底,使肥土充分混匀。
定植密度需依据葱苗大小分级:一级苗(大苗)每亩约栽1.7万株,二级苗(中苗)约2万株,三级苗(小苗)约2.2万株。定植深度以不埋没葱心(心叶)为宜,即土壤不超过葱苗最上部叶片的出叶口,通常心叶距地面约7-10厘米
六、田间管理不可少
定植后一般不浇水,让根系迅速更新,植株返青。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大葱进入生长盛期,一般5-7天浇一次水。霜降后大葱生长缓慢,应减少浇水,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
追肥要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8月上旬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饼肥200公斤。8月下旬和9月下旬进行第2、3次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培土是增加葱白长度和防止倒伏的重要措施。一般要结合追肥浇水进行4次培土。将行间的潮湿土培到植株两侧并拍实,以不埋住外叶分杈处为宜。
七、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大葱常见病虫害有紫斑病、霜霉病、斑潜蝇和蓟马等。
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来预防病虫害发生。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八、适时收获保品质
霜降以后,气温下降,叶片光合作用趋于停止,叶内水分减少,叶肉变薄下垂时,正是冬贮干葱的收获适期,应及时收获。
收获早了,葱白未充分长成,产量低且不耐贮藏;收获晚了,假茎易失水变松,或遇严霜受冻后引起腐烂。收获后抖净泥土,摊放地面晾晒2-3天,待叶片柔软,须根和葱白表层半干时除去枯叶,分级打捆,即可出售或贮藏。
秋分播种,来年收获。只要按照这些技术要点操作,你一定能种出葱白粗长、品质优良的大葱。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种葱经验!
来源:大军生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