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某天,64岁的张宏民出现在网上的一张照片里。他穿着T恤短裤,坐在长椅上,安静地吃冰棍。谁能想到,这样一张生活照,竟引发了评论区的大型“情感互助会”:有人替他孤独落泪,有人替他惋惜婚姻,还有人直接判了“失败人生”。
谁能想到,一根冰棍,能掀起一场热议。
今年的某天,64岁的张宏民出现在网上的一张照片里。他穿着T恤短裤,坐在长椅上,安静地吃冰棍。谁能想到,这样一张生活照,竟引发了评论区的大型“情感互助会”:有人替他孤独落泪,有人替他惋惜婚姻,还有人直接判了“失败人生”。
但张宏民看了看评论,只说了一句:“我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一直在等那个‘对味儿’的人。”
说完这句话,继续吃他的冰棍,网友们却开始沉默了。
这事说到底,其实是很多人没法理解一个人没结婚、没孩子、退休了是怎么做到的这么自由自在的?
你可能不知道张宏民是谁,但你肯定听过他的声音。他是央视《新闻联播》的老面孔,1982年进央视,后来开始主持《新闻联播》,一干就是32年。这32年,他在晚饭时间每天准时出现在千家万户,播音风格稳定、声音沉稳、全程无失误。
他1961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学者,母亲是清华教授。家里不缺书,也不缺“规矩”。他从小就喜欢听收音机,模仿播音员的腔调,还曾对父亲说:“我以后就当播音员。”
1978年,大家都在冲清华北大,他却选了个冷门专业,一头扎进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父母一度以为他“走火入魔”了,但张宏民认准的事,从来不回头。
进央视后,他成为《新闻联播》最稳的那“一块砖”。突发新闻、凌晨录稿、通宵改词,对他来说都是日常。
他的生活节奏常年被工作压得死死的,几乎没有私人时间。这种高负荷的状态,也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尤其是感情这件事。
张宏民不是不谈恋爱,年轻时在大学就有过一段感情。和学妹一起骑车、看书、吃天坛边上的炒肝,日子过得很文艺。但毕业工作后,他就像被“新闻联播”绑定了一样,生活节奏完全失控,感情自然也散了。
后来朋友也介绍了不少对象,女老师、女医生都有。吃饭谈得挺好,但就是感觉不“对味”。有人说他太挑,他倒是说得很明白:“不是挑,是我知道我能给什么,也知道不能给什么。”
他知道自己无法像普通丈夫那样准时下班、陪伴左右,就干脆不去耽误别人。他不反对婚姻,但他反对“将就”。
他说:“不能陪伴,那就别耽误别人。”这不是逃避,而是尊重。
而真正让他彻底坚定这种选择的,是老搭档罗京在病重时说的一句话:“我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好好陪家人。”
那天晚上,张宏民失眠了。他意识到,人生不能什么都要,选了热爱,就得接受代价。
2014年,张宏民和李瑞英一起从《新闻联播》退下来,结束了长达32年的播音生涯。很多人以为他终于可以考虑婚姻了,结果他转身就去做公益了。
他成了多个公益项目的大使,跑到山区拍纪录片,用自己的退休金买相机、买胶卷,给孩子们拍成长照。他说:“要让他们知道,远方有人在关心他们。”
除此之外,他还在短视频平台开了账号,用播音腔讲节气、讲历史、讲古诗,几十秒的视频讲出几千年的文化。粉丝数百万,堪称“最有文化的退休老头儿”。
他还自驾去新疆、穿汉服逛洛阳、在敬老院读书给老人听。他的朋友圈比年轻人还热闹,活得有目标、有节奏、有意义。
他没结婚、没孩子,但他的生活被热爱填得满满的。
冰棍事件之后,评论区的“操心群众”还在讨论:“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生病谁来陪?”“太孤单了吧?”
可张宏民的状态,可能比很多“有人陪”的人都健康。他每天准点吃饭、健身、看书、拍片、写稿,过得比退休前还忙。他不是“被剩下”,是“主动留下”。
张宏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不是流水线,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节奏。
一个人,也能活得热气腾腾。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