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这次打算一口气发布三款17系列的新机,还带上自研芯片和汽车进展,摆明了要正面对抗苹果。
小米这次打算一口气发布三款17系列的新机,还带上自研芯片和汽车进展,摆明了要正面对抗苹果。
雷军和卢伟冰最近都挺高调,动不动就喊出“全面对标iPhone”的口号。
这次,他们不是嘴上说说。小米17系列,特别是标准版,直接把Pro的料给上了。
这波操作,确实让人觉得小米不是来凑热闹的,是来真打的。
小米17的标准版这次没走“性价比路线”,是直接拉满配置。
屏幕是6.3英寸直屏,边角设计成超椭圆R角,边框只有1.18mm,整机191克,拿在手里轻巧又好看。
外观上就已经不输iPhone 17 Pro。
小米这次全系用上骁龙8 Gen5 至尊版,性能大跳跃,AI和能效全面升级,直接冲着高端旗舰去的。
这一波,小米是拿标准版对上iPhone Pro,意思很明确:我不靠低价,我靠配置和生态正面对线。
Pro和Max版本上,小米玩出了个新花样——背屏。
小米这次是真的想把它做成“生态入口”。
这块“小米妙享背屏”,可以显示时间、图案、通知,还能切歌、接消息,甚至控制家电。
它的本质,是一个能把手机和家里设备串起来的“接口”。
在小米的澎湃OS3系统支持下,这块小屏变成了整个生态的控制面板。
这块背屏的存在,也标志着小米的另一个方向——不再只拼硬件,是要把生态体验提升到系统级。
这一招,确实让安卓阵营找到了点“交互的新姿势”。
小米17系列这次全系搭载澎湃OS3,这是小米去年底开始推的自研融合系统。
之前大家对国产系统的印象是“换个皮肤,还是安卓”,小米这次真动了底子。
OS3内置AI子系统,支持多设备协同、跨端数据同步。
简单说,你在手机上播放的音乐,可以在电视上无缝继续;你在车上导航的路线,可以自动同步到家里的智能设备。
这种“无感互联”,确实是生态体验的关键。
苹果玩的是封闭生态,小米则走“半开半合”路线,自研系统还能兼容多设备,更适合现在智能生活的节奏。
小米这次还带来了“玄戒”芯片的更多细节。
玄戒是小米砸下135亿元、2500人研发的大项目,2025年还要再投入60亿继续干。
小米造的是SoC级“大脑”,目标就是在AI时代建立自己的芯片+系统+硬件闭环。
目前玄戒的具体性能还没完全公开,从雷军的表态来看,小米是准备长期投入,不打短期仗。
这种“重资产+长周期”的路径,不是每家厂商能走得起的。
以前提起小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堆料狂魔”。
配置猛、价格低,但品牌形象总是与“高端”有点距离。
这次,小米想讲另一个故事。
小米通过澎湃OS、妙享背屏、自研芯片、造车计划,逐步从“补齐短板”转向构建“技术认同感”。
是让更多人用得起好科技。
小米这次直接跳过16用上17,网友猜测是蹭iPhone热度。
卢伟冰回应说是因为产品有跨代进步,顺手还把“SU7、YU7都是好运数字”这个说法抛出来,把争议变成了亮点。
iPhone 17依然是稳定、优雅、闭环,像一个穿西装的老熟人;小米17则是全身装备齐全的新挑战者,不仅武器多,还敢出招快。
这场对抗,短期看销量,中期比体验,长期就是生态的较量。
小米这次是打“体验战”和“认知战”。
能不能动摇iPhone在中国高端市场的地位,还要看生态闭环能不能真正跑通。
这场战斗,小米已经不是陪跑的了。
来源:内科医生小红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