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十年,这些龙头股已被机构盯上!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7:32 1

摘要:可就在大家骂涨价时,国产厂悄悄把232层芯片的良率干到90%,相当于原来做十片废三片,现在只废一片——成本直接砍半。

“内存条比显卡还贵”这句吐槽,最近已经没人当玩笑了。

京东DDR5 16G现货价挂在899元,评论区清一色“去年囤内存的兄弟赢麻了”。

可就在大家骂涨价时,国产厂悄悄把232层芯片的良率干到90%,相当于原来做十片废三片,现在只废一片——成本直接砍半。

涨价和降本同时发生,这戏码比电视剧刺激。

先把话放这儿:内存涨价不是简单的“缺货”,是整条产线被AI拽走了。

三星西安厂把三成DDR4产能切去造HBM,消费级瞬间少15%供应;台积电CoWoS封装车间灯24小时不灭,订单排到明年六月,英伟达和AMD把HBM3e包圆,连美光CEO都直言“2026年产能卖空了”。

简单说,做“电脑内存”的机器转去造“AI内存”,电脑内存自然缺货,价格飞天。

国产这边,长鑫的LPDDR5X已经塞进小米14 Ultra,跑分软件认得出“CX”前缀,第一次有人把国产DRAM当旗舰机卖点;长江存储232层NAND四季度量产,意味着高端SSD里将出现“Made in China”颗粒,不再只是光威、致钛这些“性价比”标签。

更关键的是,国家大基金三期首批1200亿元已经到账,40%明确给存储,相当于官方喊话:别怕烧钱,跟韩美死磕到底。

有人担心,美光反手把232层降价10%,国产刚抬头就被摁回去。

真实情况是,降价也得出货,HBM毛利高到离谱,普通NAND降点价就当“引流款”,三星、SK海力士也玩同样套路。

国产厂现在赌的是“产能爬坡速度”,只要良率稳住,成本优势会像雪球一样滚大——毕竟国内封测、基板、设备厂全在一条街上,物流费都省一票。

涨价潮里最难受的是装机党,16G内存条一年翻一倍,钱包直接瘦身。

可换个角度,早囤国产颗粒SSD的人发现,同容量洋货比国产贵两百,性能还差不多,心里暗爽。

资本市场更直白,存储板块PE从20倍飙到35倍,基金经理把仓位干到三年新高,散户问“还能追吗?

”——机构回一句“等四季度产能释放,跌回来别哭”。

存储芯片这场仗,说到底是“AI饭票”之争。

谁抢到HBM产能,谁就拿到未来三年的印钞机;谁把良率磨上去,谁就能把降价压力甩给别人。

国产厂第一次跟韩美坐在同一张牌桌,筹码是国家基金、手机厂订单,还有半夜三点的无尘车间。

至于消费者,能做的只有两件事:要么早买早享受,要么干脆当等等党——反正内存条不会变比特币,终究会跌回来,只是跌回的价格线,可能再也回不到“去年那个夏天”。

来源:博学柑桔XYIRkx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