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普洱茶直播,越看越“有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17:15 1

摘要:今年茶叶卖得差不多了,秋茶也主要面向批发市场。接下来,我打算利用空闲时间,好好看看市场的情况。

今年茶叶卖得差不多了,秋茶也主要面向批发市场。接下来,我打算利用空闲时间,好好看看市场的情况。

这些年都说直播火,我知道自己不适合做直播,但想着也可以了解和学习一下。所以,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各类普洱茶的直播。

我感到很奇怪,怎么那么多卖普洱茶的。按理说,在茶叶品类的话,不应该是绿茶最多吗?

但为什么直播间很少看到,基本都是卖普洱茶的。

这个我就不太了解了。

最近,有时间我就看直播间里是怎么卖茶的,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三类让我印象深刻,特此与大家分享我的观察与思考。

第一类,身份证助农类

这一类直播最初我是比较信任的,他们都是打着各个村的书记或者支书的名号在直播间里进行宣传售卖茶叶。

直播地点是在农村,背景房间有一些是村委会的办公室,也有一些是晒谷场等公共用地。

这样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政府的助农项目,或是该村茶农拿茶叶来卖的。

在直播过程中,会有很多年轻的茶农轮流上场,出示身份证信息,证明是哪个村子的,随后主播开始跟这个茶农砍价,价格从500多元一路砍到200多元。

在直播间中,这样的情况在临沧比较多一些。

很多村子我都耳熟能详,比如小户赛、懂过、坝糯等等。可是,村里的人我都不认识,有可能是太年轻了吧。

基于这样的信任,在这样的直播间我买过几次茶,口感比较失望,大多是台地茶,苦涩味明显。

第二类,奖品销量类

这一类直播间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它的直播画面感觉质感更好,茶叶汤色泡出来也更加透亮。

通常,这样的直播间由几位主播轮流讲解,内容主要围绕其产品展开。这些产品均经过严格筛选并由主播亲自加工制作。

主播以女性为主,通常有3-4位,她们像上班一样轮流上岗。

他的产品往往有获得过一些奖项,并附有详细的工艺描述,比如熟茶的离地发酵、静电除尘等等。

他的销量稳定也有保障,这也成为主播介绍产品的一个重点卖点。

相较于第一类,这一类产品虽略显不够接地气,但整体感觉更为正规,品质更有保障。

所以,我也买了他们几款热销茶。这些茶是比较干净的,可以看得出制作的时候比较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然而,内含物和层次感很一般,只能算中等偏下吧。

喝没问题,但不是什么好茶。

第三类,评价揭发类

这一类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人设性质,他们要么在该行业时间已久,要么包装的比较好。

他的内容不是以卖茶为主,而是以市场评定为主。他帮助各位茶友辨别市场的情况,对各家店面的优劣进行客观评价。

同时,也卖自己的茶叶。

听过几次这样的直播,整体而言说得比较客观。但明显存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

这样的账号难以复制,因为这个人设是独一无二的,能在抖音的直播中杀出来的人设更是凤毛麟角。

所讲内容相对客观,但也不缺乏绝对之处,立场比较鲜明。

这实属正常,毕竟,若毫无绝对之见,就不是一个人的正常状态。每个人在某些事情上必然会持有自己的观点。

若有人未能明确表达自身立场,要么是其有意隐藏,要么是未曾深入思考。

我是想买他们的茶叶的,可是一直没找到购买入口,因为直播号上没有挂商品链接,需要通过后台私信后,加到微信才可以购买。

这也可能是这类账号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你没办法既要又要太明显。

对于我来说,直播就像一个大卖场,而不像公众号那样,还是一个可以交流和学习的地方。

直播你就卖东西呗,我喜欢了就买,不喜欢就算了。

如果过程搞得太麻烦,我也就不太想买了,这也可能是对之前直播买到的货有点失望吧。

我相信一个逻辑:

市场是什么样,你在这个市场上买到的东西就是什么样的。你指望着在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中买到良币的东西,几乎不可能。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对直播还是有些失望的。

这种失望并非针对直播这种工具,而是对普洱茶在直播领域的现状感到失望。

大量的人正运用营销手段卖产品,吸引了大部分流量。大家纷纷较量如何优化营销策略,以提升用户信任度。

可产品到手后,一喝却很一般。

这就是现实,我们没法逃避。

来源:卡哇伊莱昂纳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