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开放门户再升级:陆港、空港、综保区“三区共振”释放国际枢纽潜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0 08:00 1

摘要:作为一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断织密的国际航线,愈发频繁的经贸往来,持续升级的开放平台,无不指向一个事实——乌鲁木齐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玲 李凯 唐红梅 牟敏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在交通物流与城市发展之间,蕴含着这样一种逻辑。

作为一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不断织密的国际航线,愈发频繁的经贸往来,持续升级的开放平台,无不指向一个事实——乌鲁木齐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随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试运行,东联西出的国际客运货运航线将越织越密,联通亚欧的国际物流通道,将加速“买全球”“卖全球”步伐。

蓝天白云下的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这里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更是新疆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资料图片

乌鲁木齐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既不沿海又不临江,但却依靠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空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持续加快向西开放,推动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

透过乌鲁木齐愈发宽广的对外开放大门,可以预见,陆港、空港、综保区等开放平台的协同发力,将绘就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物流畅达与经贸合作之图。

聚势腾飞,空港升级强引擎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中再次明确:乌鲁木齐是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如何建?在空港区,乌鲁木齐将打造面向中亚、西亚的航空枢纽,谋划航空装备基地项目,重点招引航空制造、维修、拆解等企业;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货运多式联运中心,试点空铁联运“一单制”,打造“新粤快线”等;谋划航空金融服务创新项目,试点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谋划临空国际文商旅综合体项目,申建药材进口口岸,申建航空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
从这个清晰的发展蓝图中可以看出,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是发展的基础。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楼国内到达大厅。资料图片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以“多层循环”的交通集散系统,让机场内部交通井然有序。资料图片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试运行,乌鲁木齐推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迈上新台阶。它的启用,大大增加了机场的航班起降能力和旅客接纳能力,更为机场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年旅客吞吐量 48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55 万吨的保障能力,为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增添新动能。

尤其是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为空港区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去年,保税航油、保税维修、保税航材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落地,依托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及机场功能性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做强航空物流、航空总部、航油航材供应等领域,发展航空产业链。

如今,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周边,顺丰、中通、圆通等物流园区汇集。新疆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颜保才说,去年以来,顺丰国际全货机航线相继开通,依托全货机航线网络(如中欧、中亚及跨境航线)及“干支联动”运输体系,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包裹和新疆产品搭乘全货机飞向亚欧国家,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

“未来,新疆顺丰将联合新疆机场集团打造智慧物流平台,推动‘空铁联运’枢纽扩容。”颜保才说。

2025年1月10日,新疆邮政快递业首个机场顺丰联营货站正式启用。图为货站内工作人员正在转运货品。资料图片

产业集聚,借“机”起飞,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区航站楼启用后,将以智能化、高效化的基础设施为国际航线拓展奠定基础,显著增强乌鲁木齐对国际航司的吸引力。

届时,乌鲁木齐空域将更加繁忙,四面八方航线汇聚,东联西出的“空中丝路”向东连接国内其他城市,向西辐射中亚、西亚、欧洲,进一步激发开放引擎。

联动发展,激活开放平台新动能

天山有不断织密的“空中走廊”,地上有联动亚欧的“钢铁巨龙”。

作为连通亚欧两大经济圈的重要枢纽,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多点多向的班列开行方式。

乌鲁木齐以陆港、空港“双港联动”为核心,搭建智慧物流云平台,打通数据交互通道,推动陆港、空港、信息港深度融合。这条物流的纽带,串联起产业升级与开放发展的双引擎。

2024年10月16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全国首批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试点落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新疆首单出口货物搭载铁路班列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启程。资料图片

4月18日,一辆满载华南地区跨境电商货物的货运专线,正从广州驶往乌鲁木齐。

货物由铁路运输抵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后,再经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高效中转,通过同步探索铁空多式联运“一单制”,乌鲁木齐正打通跨境运输的物理联接与信息联接,“一单到底”直达亚欧。

“已经出发的‘粤新快线’货运专线是目前广州与乌鲁木齐间速度最快、运行时间最短的货运专列,广州货物抵达当天即可运抵空港物流园区,快速通关接驳国际航班,极速运抵亚欧地区。”高新区(新市区)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孙笑宇说。

陆港和空港作为乌鲁木齐两大开放枢纽,“携手发展”将更好服务于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部署。

孙笑宇认为,“粤新快线”铁空多式联运的常态化运行,充分整合了乌鲁木齐陆港与空港联动发展的优势、实现了铁路与航空运输资源的互补,为推动乌鲁木齐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面向中亚西亚的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乌鲁木齐开展全球贸易的脚步快而有力。

图为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天山号—粤新快线”集装箱班列即将去往哈萨克斯坦。资料图片

4月6日,首列 “天山号—粤新快线”班列开行。

货物集装箱从广州国际港到达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稍作停留,就运往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站以及伊吉利克站。

“天山号—粤新快线”开行,意味着一条连接中国华南、中国新疆至中亚的快捷经济新通道投入运营,为区域间经贸往来架起了全新“桥梁”。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公司)班列事业部市场营销组主管王婷婷介绍,这一创新不仅大幅削减了物流成本,更加紧密地串联起了中国华南、中国新疆以及中亚地区,打造出一条高效快捷的物流新通道。

“双方将促进‘天山号—粤新快线’运量稳步增长,提升全链条运营效率,持续降低物流成本,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王婷婷说。

今年3月,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还开通了“天山号—豫新班列”,实现了郑州—乌鲁木齐“双集结中心”的协调联动。

国际陆港区之所以能够与其他港口和陆港强强联动,还在于这里的多式联运。

2024年8月14日,在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入口处,TIR货运车辆装载集装箱货物准备前往目的地。当日,全国第二个经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揭牌成立。这是继2024年5月26日全国首个IRU认证的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后,经IRU认证的全国第二个TIR集结中心。资料图片

走进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来自义乌、广州等地的百货、服装、汽车零配件等货品在此集结,部分通过TIR运输“走出国门”。

近日,一列满载云南元谋优质沃柑的TIR冷藏车,从国际陆港区的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缓缓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奔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此次跨境物流的成功运作,实现了 “云南产地直采—新疆陆港集拼—中亚市场直达” 全链条冷链运输的创新实践。

陆港物流发展公司总经理郑跃介绍,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出境,极大地确保了沃柑的新鲜度和品质,加之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的高效运作,实现了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无缝衔接,为两国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农产品选择。

随着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功能持续完善与拓展,越来越多品类的货品将实现快速流通,公路运输规模也将持续扩大。未来,这将助力乌鲁木齐加快构建立足本地、辐射周边的贸易及货物集散中心,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三区共振,助力更高水平开放

随着乌鲁木齐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加快构建通达性强、覆盖面广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对提升开放能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的乌鲁木齐,推动陆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三区联动”,将通过整合不同枢纽节点的功能优势和政策红利,形成协同效应,助力更高水平开放。

近日,一辆满载货物的集装箱卡车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顺利通关,随后搭乘新疆 “天山号” 多式联运品牌班列,朝着霍尔果斯口岸进发,最终驶向乌兹别克斯坦。

这趟货品的发运,是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深度联动,积极推进 “天山号” 品牌班列与保税物流模式创新融合的生动范例。

图为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卡车通行。资料图片

作为在国际陆港区扎根多年的企业,新疆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倩倩介绍,公司每日都有货品借助 “天山号” 品牌班列发运,平均每月发运量达 200 个集装箱。

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14日,“天山号” 品牌班列已累计发运214列,运输货品包括百货、家电、汽车配件等多个品类。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的紧密协作,实现了货物在综保区的快速集结与便捷通关,为企业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

去年以来,新疆首票进境的保税展品运抵综保区、新疆首单黄金饰品通过跨境电商 “1210” 保税进口方式进入综保区、首趟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开行等多个 “首票”“首趟”“第一” 在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诞生,为探索新发展路径、拓展新发展空间提供了有益思路。

今年,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将继续秉持创新理念,深化与周边国家在产业投资、物流、贸易等各领域的合作,广泛吸引沿线企业及机构参与,凝聚合作发展共识,努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双赢局面。

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里的俄罗斯商品馆。资料图片

在美林购进口保税商品体验中心,主播西尔扎提·学克拉提通过直播向消费者推介商品。资料图片

敞大门,迎世界。远眺前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王振认为,乌鲁木齐陆港、空港联动应以“设施联通、枢纽联结、标准联接”为重点,不断提升联动发展能力。

其中,设施联通,即夯实陆空基础设施网络。可以在依托陆港、空港建设覆盖中亚等周边国家物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公铁空快速货运联运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实现“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

枢纽联结,即深化陆空协同联动机制。建议整合口岸、海关、铁路、航空等部门,统一制定物流标准(如集装箱规格、装卸流程),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通关、运输、仓储全流程协同。

标准联接,即推进联运国际规则衔接。建议积极推动铁空联运“一单制”模式创新,推动实现“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单到底”,并推广“一单制”金融化应用等。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结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乌鲁木齐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迈向“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图景。

往来不歇的空中航班、日夜兼程的中欧班列、不绝于途的运输货车……一条条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乌鲁木齐厚植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更好发挥向西开放门户功能、深度链接全球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乌鲁木齐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