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猫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3:48 1

摘要:阿东是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雨赶进“云栖客栈”的。彼时他刚结束一段沿洱海的骑行,裤脚沾着泥点,背上的帆布包还在滴水,推开门的瞬间,暖黄的灯光裹着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抚平了他一身的狼狈。

文/汪允祥

阿东是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雨赶进“云栖客栈”的。彼时他刚结束一段沿洱海的骑行,裤脚沾着泥点,背上的帆布包还在滴水,推开门的瞬间,暖黄的灯光裹着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抚平了他一身的狼狈。

“先坐会儿吧,雨停了再走也不迟。”柜台后穿蓝布衫的老板娘抬头笑了笑,声音像泡在温水里的蜜,“要杯姜茶吗?驱驱寒。”

阿东点点头,找了个靠窗的藤椅坐下。窗外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把对面的白族民居晕成了一幅水墨淡彩画,檐角的风铃偶尔响一声,清脆得像落在心尖上的露珠。他正盯着雨帘发怔,膝盖忽然被一团毛茸茸的东西蹭了蹭,低头一看,是只橘白相间的猫。

那猫蜷在他脚边,尾巴轻轻勾着他的裤管,琥珀色的眼睛眨了眨,竟让阿东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模样,这眼神,分明和家里的“年糕”一模一样——同样是左前爪有三撮白毛,同样是下巴上有块月牙形的黑斑,连撒娇时喉咙里发出的“呼噜”声,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猫是客栈的吗?”阿东蹲下身,手指悬在猫的头顶,迟迟不敢落下。他怕这只是自己的错觉,怕一触碰,这熟悉的幻影就会碎掉。

“是啊,叫‘橘络’,来了快半年了。”老板娘端着姜茶走过来,看着猫蹭阿东的样子,忍不住笑,“它平时可认生了,除了我,很少跟客人这么亲近。”

阿东试探着伸出手,橘络竟顺着他的掌心蹭了蹭,然后轻巧地跳上他的膝盖,蜷成一团,把脑袋埋进他的臂弯。这动作,和年糕每次在沙发上跟他撒娇时一模一样。阿东的心里忽然泛起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他出来旅行已经五天了,每天晚上都会跟小姨子视频,看年糕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调皮地把花盆打翻。

“奇怪了……”阿东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挠着橘络的下巴,“它跟我家的猫长得一模一样,连习惯都一样。”

老板娘挑了挑眉:“这么巧?说不定是双胞胎呢。”

阿东摇摇头,心里却翻起了浪。双胞胎也不会像到这种地步吧?他甚至能清楚地记得,年糕的左耳后面有个小小的黑痣,他伸手拨开橘络的耳朵,那黑痣竟真的赫然在目。这一刻,阿东的脑子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嗡嗡作响。他明明记得出门前,把年糕托付给小姨子时,还特意检查了它的耳后,确认那痣还在。

“不可能啊……”阿东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了好几次,才找到小姨子的微信。视频通话拨出去的瞬间,他紧紧盯着膝盖上的橘络,连呼吸都放轻了。

“喂,阿东?怎么这会儿打电话过来了?”小姨子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他家客厅的沙发,年糕正蜷在沙发扶手上,懒洋洋地舔着爪子。

阿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又一下子暗了下去。屏幕里的年糕,和膝盖上的橘络,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把手机镜头转向橘络,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小姨,你看这只猫,像不像年糕?”

小姨子凑到屏幕前看了看,笑了:“别说,还真像!不过年糕在我这儿好好的呢,你看。”她伸手把年糕抱起来,对着镜头晃了晃,年糕不满地“喵”了一声,爪子拍了拍屏幕,和橘络此刻在他怀里蹭来蹭去的模样,毫无二致。

挂了电话,阿东盯着怀里的橘络,只觉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两只猫,一模一样,一只在几百公里外的家里,一只在大理的客栈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老板娘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盘烤乳扇,“去年有个客人也说,橘络跟他家的猫长得一样,连名字都差不多,他家的叫‘橘饼’。”

阿东抬起头,眼里满是疑惑:“还有这种事?”

“嗯,”老板娘在他对面坐下,拿起一块烤乳扇递给他,“大理这地方,怪事多着呢。有人说,这是‘镜像猫’,你心里念着哪只猫,它就会以另一种样子出现在你面前。”

阿东接过烤乳扇,却没心思吃。他看着橘络,忽然想起出门前的那天晚上,年糕一直缠着他,在他脚边蹭来蹭去,不像平时那样调皮,反而透着一股舍不得的模样。当时他只觉得是自己多心,现在想来,难道那时候就有什么预兆?

接下来的几天,阿东都住在云栖客栈。每天早上,橘络都会准时跳到他的床头,用脑袋蹭他的脸颊,把他叫醒;中午他在客栈的院子里晒太阳,橘络就蜷在他的腿上,陪着他看天上的云飘来飘去;晚上他坐在书桌前写旅行日记,橘络就趴在键盘旁边,偶尔用尾巴扫一下他的手腕,像是在催他快点陪自己玩。

阿东越来越觉得恍惚,有时候看着橘络,会以为自己根本没出门,还在家里的客厅里,年糕正陪着他看电视。可每当他想给橘络拍照,发给小姨子看时,手机屏幕里却总是一片模糊,不管怎么拍,都拍不清橘络的样子,只能看到一团模糊的橘色影子。

“怎么回事?我的手机坏了吗?”阿东拿着手机,对着橘络拍了好几次,结果还是一样。

老板娘走过来看了看,笑着说:“不是手机坏了,是橘络不想被拍下来。它呀,认生得很,除了跟亲近的人,不想留下任何痕迹。”

阿东皱了皱眉,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他开始留意橘络的一举一动,发现橘络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跑到客栈后院的一棵老槐树下,对着树干喵喵叫,像是在跟什么东西说话。

有一天,阿东悄悄跟着橘络来到老槐树下。只见橘络围着树干转了两圈,然后用爪子轻轻拍了拍树干上的一个树洞。紧接着,树洞里竟传来一阵轻微的“喵”声,和橘络的声音一模一样。

阿东的心脏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屏住呼吸,看着橘络跳进树洞,然后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往树洞里看了一眼。这一看,他彻底愣住了——树洞里,竟然还有一只和橘络一模一样的猫,正蜷在里面,看到橘络进来,立刻凑过去,和橘络蹭了蹭脑袋。

“两只?”阿东喃喃自语,“怎么会有两只一模一样的猫?”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老板娘的声音:“你终于发现了。”

阿东转过身,看到老板娘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铜铃,正微笑着看着他。“这两只猫,其实是一对‘共生猫’,”老板娘说,“它们来自同一个灵魂,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边,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间,才能见面。”

“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时间?”阿东不解地问。

“嗯,”老板娘点点头,走到老槐树下,轻轻抚摸着树干,“这棵老槐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大理的‘灵树’。每年的这个时候,树洞里都会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让那些思念彼此的灵魂,能以另一种方式见面。”

阿东看着老板娘,又看了看树洞里的两只猫,忽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橘络其实是年糕的‘镜像’?因为我心里念着年糕,所以它才会出现在这里?”

老板娘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阿东。照片上,是一个和阿东长得有几分相似的男人,怀里抱着一只橘白相间的猫,和年糕、橘络一模一样。照片的背景,正是云栖客栈的院子,老槐树就在照片的角落里。

“这是我丈夫,”老板娘说,“十年前,他带着我们家的猫‘橘米’来大理旅行,结果在一次登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下山崖,再也没回来。橘米也跟着不见了,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阿东看着照片,心里一阵发酸。

“直到五年前,我在这棵老槐树下,发现了橘络,”老板娘的声音有些哽咽,“它跟橘米长得一模一样,连习惯都一样。那时候我才明白,我丈夫和橘米,其实一直都在我身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着我。”

阿东恍然大悟。原来,橘络不是年糕的镜像,而是老板娘心里的思念化成的猫。而自己之所以觉得橘络和年糕一模一样,是因为自己心里念着年糕,所以把对年糕的思念,投射到了橘络身上。

“那树洞里的另一只猫呢?”阿东问。

“那是我丈夫心里的橘米,”老板娘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它们都会在这里见面,就像我和我丈夫,虽然隔着两个世界,但心里的思念,却能让我们以这种方式重逢。”

阿东看着树洞里的两只猫,忽然想起了小姨子之前跟他说的话。小姨子说,自从他出门后,年糕每天都会坐在门口,对着门口喵喵叫,像是在等他回来。有时候晚上,年糕还会跳到他的床上,蜷在他平时睡的位置,像是在替他守护着这个家。

“原来,思念真的能跨越距离,”阿东喃喃自语,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回家的念头。他想立刻回到家里,抱住年糕,告诉它自己有多想念它。

第二天早上,雨停了。阿东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云栖客栈。橘络蹲在他的脚边,用脑袋蹭着他的裤腿,像是在舍不得他走。

“我要回家了,”阿东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橘络的脑袋,“谢谢你这几天陪着我,让我知道,不管走多远,心里的思念,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橘络“喵”了一声,用舌头舔了舔阿东的手指,然后转身,跳进了老板娘的怀里。

阿东背着帆布包,走出云栖客栈。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回头看了一眼客栈的院子,老槐树下,橘络正趴在老板娘的腿上,对着他的方向,轻轻挥了挥尾巴。

阿东笑了笑,转身朝着车站的方向走去。他知道,等他回到家,年糕一定会像往常一样,跳到他的怀里,用脑袋蹭他的脸颊,用喉咙里的“呼噜”声,欢迎他回家。而大理的橘络,会继续陪着老板娘,在这座充满思念的城市里,等待着下一个心里有牵挂的人。

路上,“我明天就到家了,帮我多准备点年糕爱吃的罐头,我想它了。”

没过多久,小姨子回复了一条语音,里面传来年糕的“喵”叫声,还有小姨子的笑声:“知道了,年糕也想你呢,每天都在门口等你回来。”

阿东听着语音,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云的形状像极了年糕蜷在沙发上的样子。他知道,不管走多远,只要心里有牵挂,家就永远在身边,那些想念的人,想念的猫,总会以最好的方式,等着自己回家。

作者简介:

汪允祥,全国中小学作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高考作文实战专家,26年专注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半岛小作家、半岛学生记者特邀顾问,《十月少年文学》特聘讲师,百佳散文名家,《宁古塔作家》主编,《燕京文化》签约作家,第六届“小作家杯”青岛赛区组委会主任,“半岛杯作文大赛”西海岸赛区组委会主任,《小荷轻舞》主编,出版散文集《我把春天送给你》等多部,在报刊发表作品40余万字。《母亲的面糊子》等12篇文章被多所学校选为阅读理解试题。

为解决中高考语文难题,汪允祥经过多年研究,形成一套独特的语文教学法,短时间内即可解决中高考语文困惑。近8年来,汪允祥创造了一个“中高考语文神话”,连续五年命中国内18省市中考作文,连续三年命中高考作文范围,在全国各地讲解“中高考语文4小时冲刺”数百场,学生中高考语文成绩人均提高5--15分,使上万学子受益。

来源:汪老师的写作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