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风吹稻浪穗飘香,喜看丰收粮满仓。9月23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都庆丰收活动在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拉开大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取院地联办形式,集中展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智”绘新都乡村振兴新图景。
风吹稻浪穗飘香,喜看丰收粮满仓。9月23日,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新都庆丰收活动在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拉开大幕。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取院地联办形式,集中展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智”绘新都乡村振兴新图景。
活动现场
文艺汇演:科技兴农硕果礼赞丰收
上午9时,活动在欢快的歌舞表演《香城丰收年》中拉开帷幕。
一颗种子如何变成餐桌上的一粒米?情景剧《从田间到舌尖》生动演绎了一粒米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中的“生命旅程”。诗朗诵《稻子熟了》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主持人话音刚落,观众的目光聚焦三组来自院地合作一线的讲述者。
朱从桦博士细数团队在天星村日夜攻关,培育出“一碗鲜米”的故事。种植大户李卓恒则讲述,在朱博士带领下通过冷链技术破解农民“丰产不丰收”难题的过程。“我们通过错峰销售、冷链锁鲜,让农民收入提升30%以上。”提着一袋米,李卓恒满脸喜悦。
朱从桦博士(右二)种植大户李卓恒(右三)讲述“一碗鲜米”的故事
李志研究员举起一颗紫皮大蒜,讲述“水稻+新都蒜”的种植模式,四川绿翠心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代表冯恬笑着补充,“现在我们的大蒜,成了回锅肉的标配!”
第三组嘉宾省农科院研究员谭文芳与石板滩街道集体村书记钟芙蓉分享甘薯新品种如何助力村集体经济。“以前论斤卖红薯,现在论克卖薯粉!”钟芙蓉说道。
丰收集市:线上线下共享丰收喜悦
活动现场开设丰收集市,50个展位集中展示院地合作发展成果、“天府农科”特色农产品、新都区各镇街农业特色与科研成果以及甘孜州理塘县特色农产品。
丰收集市热闹非凡
“这是来自理塘高原的藏式酥油茶和牦牛奶制品。”摊主李大姐热情地递给顾客试吃品。隔壁非遗展位,新都竹编手艺人杨兴成正手把手教游客编织托特包。电商直播间里,主播对着手机镜头托起一个金黄饱满的柚子:“家人们看这‘新都柚’,果肉细腻、汁水足,现在下单产地直发!”
无人机表演:智慧农业“天空起舞”
十余架无人机在试验田上空列阵起舞,时而低空掠过稻浪,时而精准悬停喷洒。“我们飞手大多是返乡青年。”正在操作无人机的“新农人”刘超说,“我们用无人机就能完成200亩农田的植保作业,再也不用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田了!”
无人机表演农药喷洒
摄影展览:镜头里的乡村振兴
主会场道路两侧,50幅乡村图景连成画卷:金黄稻田翻涌着浪,白墙黛瓦的农房旁满眼绿意,冷链车间里工人分拣新鲜果蔬……游客李宁在照片展览前驻足,“没想到现在的新都乡村这么美,周末真要带孩子去看看。”
游客观展
据悉,四川省农科院与新都区开展院地合作十余年来,围绕水稻、油菜、果蔬等多个领域,共建试验基地,推广“四新五良”科技成果。千余项新品种、新技术及专利落地应用,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本次丰收节期间,新都还开展了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展播,在苏宁易购广场、超线公园、文广中心等地举办促消费“馫都味”特色农产品城市展销、金秋乡村旅游消费季和四川省农民象棋比赛等系列活动,共谱和美交响曲,共绘丰收新画卷。
现场直击
转发到朋友圈
共享丰收喜悦吧
记者 | 包瑞雪 张运玮 王玉萍
摄影 | 新拍客 白桂祥 温佐沛 李鳞
排版 | 王玉萍
编辑 | 熊林海
审核 | 李玲娟 黄浩 汤海 张晓迪
来源:新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