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查出甲状腺结节,别急着开刀!或许还有更好的选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3 15:40 1

摘要:目前在临床和研究都发现,良性结节直接恶变的概率较低,多数甲状腺癌是“天生”的,在首次被发现时其病理本质就是恶性的,并非由之前已知的、长期观察的良性结节转变而来。

不少人对甲状腺结节并不了解,查出后往往一片迷茫。

除了担心结节的良恶性之外,还常会被两个问题困扰: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发展成甲状腺癌?查出结节要不要手术切除?

PART 01超声是检查结节的重要途径!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甲状腺彩超报告有这样的描述,请重视!

微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

沙粒样;

实性低回声结节;

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

结节内血供丰富;

向周围浸润;

同侧淋巴结异常;

这些表述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应尽早确诊治疗。

如果甲状腺彩超报告的描述是这样的,不要太过担心!

纯囊性;

高回声;

海绵状改变;

这样的字眼多提示结节为良性,一般为治疗的最佳时期。

PART 02结节会不会发展成甲状腺癌?

目前在临床和研究都发现,良性结节直接恶变的概率较低,多数甲状腺癌是“天生”的,在首次被发现时其病理本质就是恶性的,并非由之前已知的、长期观察的良性结节转变而来。

因此,如果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担忧“良性变恶性”,规范随访(如TI-RADS 3类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比盲目恐慌更重要。

PART 03查出结节,该不该手术切除?

切吧,有可能是良性;不切吧,万一是恶性呢!

对于甲状腺结节到底切不切?怎么切?一直都饱受争议。需要提醒的是手术一定要慎重,有的患者为防癌变,想着割了省心,结果引发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导致终生服药,还有的则出现声音嘶哑、甲减等不适。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手术切除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结节大小、良恶性、甲状腺的功能。

良性且体积比较小的结节,一般都是可以不切的,恶变的可能性也很小。

只有当结节增大,引起了压迫症状,比如说或者是恶性概率比较大的时候医生才会建议患者手术治疗。

如果在检查中发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结节里面有微钙化、结节纵横比大于1、结节血流信号紊乱等特点,一定要注意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良性结节直径较大、结合甲功问题、或者有恶变倾向等等情况,可以选择微创治疗。

该技术由于创口小、术后恢复快、无疤痕、不破坏甲状腺正常功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当中。

因此,发现甲状腺结节大可不必草木皆兵,但是一味的听之任之也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现结节,需要专科医生评估,做相应检查判断其良恶性,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才是最科学的态度。

PART 04甲状腺结节的日常管理

增强体质,为结节消散“助力”

1、保证优质睡眠

建议大家尽量在晚上11点前上床睡觉,保证每天有8小时左右的深度睡眠。特别是凌晨1 - 3点,这是肝经当令的时间,良好的睡眠能让肝血得到滋养,肝气更加调和。

长期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为甲状腺结节的改善营造良好的身体环境。

2、适度开展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结节的消散有辅助作用。推荐大家尝试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这类传统养生运动,它们动作舒缓,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适合练习。

早晨5 - 7点是大肠经活跃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运动,微微出汗即可。坚持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甲状腺结节的康复打下坚实基础。

3、重视健脾养胃

中医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康是身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关键。脾胃虚弱容易导致痰湿在体内积聚,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大家可以经常喝绿豆汤、山药薏仁汤等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汤品,通过调理脾胃,改善体内环境,促进结节消散。

减少刺激,防止结节“恶化”

1、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胸闷等症状,不利于甲状腺结节的康复。建议大家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这类刺激性食物。

2、坚决避免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从而加重甲状腺结节的病情。大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充足的睡眠。

3、做好情绪管理

情绪稳定对于维持内分泌平衡非常重要。情绪波动大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甲状腺健康。所以,大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或焦虑。

来源:健康的最前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