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将尽,夏将至。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
传统二十四节气
谷
2025年
4月20日
GU YU
雨
春将尽,夏将至。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取自“雨生百谷”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古人将谷雨也分为三候,每五日为一候,每一候都暗藏自然界的精妙剧本: “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谷雨三候
Grain Rain
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
雨
民间习俗
1
喝谷雨茶
谷雨茶就是 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
2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 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
3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 “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 紫椿芽最佳。
谷
雨
起居养生
中医讲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日总给人们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此时野外空气清新,正是 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
1
饮食:祛湿健脾正当时
谷雨时节“湿邪”易侵,广东人煲五指毛桃茯苓汤,江浙人煮薏米红豆粥,四川人则以花椒入菜驱寒湿。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建议:“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 宜多食山药、燕麦、南瓜等甘淡之物。
2
起居:与太阳同频的作息律动
《素问》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建议清晨7点前起床,迎着朝阳散步或练习八段锦;午时小憩“子午觉”以养心;晚间可用艾草泡脚,促进气血循环。
3
情志:在暮春花事中安顿心灵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谷雨时肝气易郁结。古人常以“曲水流觞”“雨中山行”疏解情绪,现代人亦可在 窗前听雨、侍弄花草,或效仿白居易“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在自然中觅得宁静。
谷
雨
诗词美学
从《诗经》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到陆游的“谷雨初过换夹衣”,诗人们总能在节气更迭中捕捉永恒的诗意。
咏廿四气诗·谷雨春光晓
唐·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暖屋生蚕蚁,喧风引麦葶。
鸣鸠徒拂羽,信矣不堪听。
译:谷雨时节,春天的光景,犹如破晓的太阳光;山岳江河,青翠的草木,好像披上一件青色的衣裳。树叶枝杈间,只见戴胜鸟“咕、咕、咕”叫个不停;积聚的湖水里,生长出许多水浮萍来。温暖的小屋内,像蚂蚁一样的幼蚕,尽情咀嚼桑叶;和煦的春风下,像葶草黄花一样的麦田,不停摇摆。一只鸠鸟空自掸拭自己的羽毛,仿佛在等待另一半。这事真可信,要不听它凄厉的叫声我怎会不忍心。
谷雨
是春天最后的回眸
亦是夏天最初的告白
抓住春天的小尾巴
莫负好时光
🌱💐🌸🌺🌼🍃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