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口苦、白发多?根源在于肝!中医教你一碗汤,调肝养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7 02:09 1

摘要:老李是个老好人,谁叫都应,退休后还不清闲,孙子要接送、亲戚来串门、邻居打麻将叫他也去。

老李是个老好人,谁叫都应,退休后还不清闲,孙子要接送、亲戚来串门、邻居打麻将叫他也去。

可近几个月,身体开始出现些毛病:早上一睁眼,就觉得口苦得很,像是喝了中药;原来乌黑的头发,突然多了好些白发;最明显的就是眼睛,总感觉发干、发涩,看什么都模糊。

“你不记得了吗?小区那中医老王不是说过,这些毛病,说不定都是肝出了问题。”老伴叹了口气,“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不爱养生。”

老李低头看着自己发白的头顶,心里咯噔一下。他突然想起,自己这一年总是熬夜、脾气也变差了点,莫非真是肝出了问题?

他拉着老伴说:“不行,咱得好好补补肝了,这肝不好,真是全身都不对劲。”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口苦、眼花、白发多的这些小毛病,根源可能真是在“肝”上?

一、眼花、口苦、白发多?为什么根源在于肝?

在中医看来,肝是个很“多管闲事”的器官。它不仅负责调节情绪、储藏血液,还和人的眼睛、头发、口腔有着密切关系。

1.肝开窍于目,眼睛模糊常是肝血不足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肝的好坏,直接反映在眼睛上。肝藏血,如果肝血充足,眼睛才能看得清楚,滋润明亮。

但如果你经常熬夜、情绪波动大,肝就会被“耗伤”,肝血就会不足,眼睛就容易发干、发涩、看东西模糊。

有些人明明没近视,但总是眼花看不清,多半是肝血虚弱。

2.口苦,大多是肝火旺

一大早起来,没吃东西,就感觉嘴里发苦,像吃了胆汁一样,很多人都以为是胃的问题。中医上讲,早上口苦,多与“肝火旺”有关。

肝火是怎么来的?多半是熬夜、压力大、发脾气。长期这样,肝火上炎,就会让人口苦、口干,甚至冒痘、舌头红。

3.白发早生,肝血不足、肾精亏虚是主因

头发的生长,靠的是肝血的滋养。

中医讲:“发为血之余”,意思就是肝血充足时,头发自然黑亮浓密。

很多中年人明明年纪不大,却满头白发,很可能就是肝血不足或者肝肾两虚的表现。

特别是女性,长期情绪波动大、经常疲惫、月经紊乱,也容易肝血耗伤,出现脱发、白发增多的情况。

说到底,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都跟肝密切相关。如果不及时调理,可能会一步步引发更严重的问题,比如睡眠差、情绪低落、甚至影响内分泌。

二、中医教你一碗汤,调肝养肝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那我到底该怎么养肝?

中医里有很多调养肝脏的小方法,今天就教你一碗简单实用的养肝汤,适合大多数中老年人,操作也非常方便。

✦调肝养肝汤方:

材料:

•当归10克

•红枣5枚(去核)

•莲子10克(去芯)

做法:

把以上材料清洗干净,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20分钟,滤渣取汤即可。

分析:

•当归:养血活血,是补肝血的经典药材,能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眼花、白发、面色萎黄等问题。

•红枣:补气养血、调和药性,还能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力。中医有“天天三颗枣,青春不显老”的说法。

•莲子(去芯):补脾养心,安神除烦,有助于改善因肝火旺导致的心烦、失眠,还能帮助消化。

这碗汤温和养肝、不寒不热、适合春秋季节饮用,也可以一周喝2-3次作为日常调理。不建议天天喝,因为当归属温性,天天吃容易上火。

三、养护肝脏,做好这几点

喝汤调理之外,日常生活里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方法,能有效帮你养护肝脏。关键在于坚持,不是今天做明天就见效,而是要慢慢养、细水长流。

1.睡觉要早,别熬夜

中医说“肝主疏泄”,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

如果你在这个时间段还没睡,肝就得不到修养,久而久之肝火上升,肝血也容易虚。

建议每天晚上10点前入睡,给肝一个好环境去“打扫卫生”。

2.情绪要稳,少发脾气

中医有句老话:“怒伤肝”。经常生气、郁闷、压抑,会让肝气郁结,导致肝功能失调,进而影响消化、睡眠、甚至女性月经周期。

实在忍不住,可以找人聊聊、散散步、写写日记,把情绪“疏泄”出去,别一味压着。

3.饮食清淡,少油少酒

肝是解毒器官,太多油腻、辛辣、酒精,会增加肝的负担。特别是酒,真的是肝的“死敌”,能不喝就不喝。

建议平时多吃点绿叶蔬菜、山药、莲藕、豆腐、瘦肉等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肝功能修复。

四、结语

肝这个器官,虽然默默无闻,但却在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默默“背锅”。

如果你也总是眼花、口苦、白发增多,那就别忽视了肝发出的信号。

身体这本账,迟早都要还的,早一点调养,就是早一点轻松。

注:文中图片均经过视觉中国授权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李粒粒LiLiLi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