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春风暖,合作正当时。从吉隆坡的智库对话,到河内的青年媒体人交流;从高端论坛的思想激荡,到金边的光影盛宴,四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活动在东南亚多地相继展开。一系列活动以思想碰撞凝聚共识,以文化交融厚植友谊,不仅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更在全球南方
4月11日,《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发布。图为与会嘉宾阅读智库报告。新华社记者 程一恒摄
四月春风暖,合作正当时。从吉隆坡的智库对话,到河内的青年媒体人交流;从高端论坛的思想激荡,到金边的光影盛宴,四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活动在东南亚多地相继展开。一系列活动以思想碰撞凝聚共识,以文化交融厚植友谊,不仅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注入新动能,更在全球南方团结协作的宏阔图景中,勾勒出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生动篇章。
思想碰撞:构筑区域合作的“智慧桥梁”
4月的东南亚,多场高端论坛与对话以“未来”为关键词,架设起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思想交流的桥梁。
4月17日,“2025‘展望未来’吉隆坡对话”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来自中马两国政府机构、智库、高校、企业等组织的约200位嘉宾出席对话并达成广泛共识,展现了开放、尊重与信任的精神。马来西亚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主席杨燕美指出,当今世界的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凸显了东盟重新进行战略评估的紧迫性。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代表强调,智库是思想引领者、舆论塑造者和交流推动者,中马智库为两国以及中国同东盟合作凝心聚力提供助力。
就在对话活动前一周,11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会聚了1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部门和企业约260名代表参与,围绕“汇聚中国-东盟合作新动能”主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达成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吉隆坡共识。
“中国的政策始终与东盟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相一致,以促进共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为目标。”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中心主任韦珍玉表示,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在东南亚区域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并致力于建设一个关系更加密切的共同未来。
论坛还发布了《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任兼高级研究员本恩·纳戈拉说:“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在东南亚已成共识,未来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有智慧的方式,共同应对我们区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这一具有全球意义的区域发展进程不断注入新动能,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携手创造未来新世纪。”
论坛上,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焦点。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主席黄振威强调,东盟和中国应继续在技术创新领域,特别是数字和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以联合项目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的交流合作;世界华文媒体集团主席张聪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媒体与智库带来技术赋能与创新机遇,她呼吁媒体与智库坚守使命,通过巧用、善用科技手段以改善传播方式、触达更多受众、传播优质内容,助力社会顺利跨越科技变革期,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老挝巴特寮通讯社副社长西婉赛·西潘卡姆表示,文明交流互鉴、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人工智能革命等议题的设置正当其时,对于未来推进东盟地区媒体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在深化巩固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对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一贯重视和支持。”
文化交流:夯实民心相通的“情感基础”
从光影展映到人文互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以多元形式诠释“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在柬埔寨金边,2025“中国电影周”以银幕为媒,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雄狮少年2》等多部中国影片的展映,不仅向柬埔寨民众展现中国文化的时代活力,更续写着中柬“铁杆友谊”的故事。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表示,柬中友谊深厚牢固,两国在电影产业的合作不断加强,希望柬埔寨“中国电影周”成为双方共享创意、增进友谊的平台。
文化展演之外,人文互访亦是亮点。在4月10日的“对话新时代”中越青年媒体人交流会上,500余名两国青年代表在越南河内主会场与中国广西南宁分会场围绕主题开展跨国对话、问题共答,汇聚两国青年携手向未来的共识与力量。活动中,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合拍的纪录片《发展之路》正式开播,该片以生动的影像记录了中越建交75年来友好交往的故事。中越媒体还共同启动“同志加兄弟 携手向未来”——中越媒体互访活动,组织两国媒体代表深入中国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以及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等地开展互访交流和行进式采访,通过生动真实的报道,帮助世界了解中越友好合作的最新成果。
从思想碰撞到文化交融,从青年对话到光影共鸣,中国与东盟以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契机,书写文明互鉴的新篇章。本恩·纳戈拉指出,文明交流是跨文化沟通的核心内容,也是全球南方尤为关注的议题。作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东盟各国尊重多元文化、推动文明互鉴,为共享发展机遇提供支持。这样富有成效的伙伴关系将为应对挑战提供强大支撑,也为通向充满光明的未来奠定基础。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