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8日清晨,一架未完成涂装的波音737 MAX在舟山普陀山机场的晨雾中悄然调头。这架飞机在完成95%的交付流程后突然返航,恰似一记重锤砸碎了中美航空产业链的信任基石。
当浙江舟山的上空划过一道特殊航线的时候,全球航空业的世界格局就此改写了。
2025年4月18日清晨,一架未完成涂装的波音737 MAX在舟山普陀山机场的晨雾中悄然调头。这架飞机在完成95%的交付流程后突然返航,恰似一记重锤砸碎了中美航空产业链的信任基石。
对于熟悉航空产业链的人来说,这并非简单的商业纠纷那么简单,而是全球产业链重构时代下,金融资本与地缘政治角力的重要节点。
从美国本土飞机的采购、到舟山基地的客舱改造、再到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上线,这条横跨整个太平洋的全球协作产业链,在本身早已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再遭遇了美国的125%关税暴击之后,逐渐开始分崩离析。
业内人士应该都知道,中国租赁业自2013年构建的"美元融资—波音采购—资产证券化"商业闭环,在美方追溯至2023年合同的新关税政策冲击下陷入系统性危机。即便是完成总装的737 MAX,也只能被迫从舟山返航美国。
而这也印证着中美航空30多年的合作基础,已经被美国关税重击动摇了根本,大势已一去不复返。
最先被发现退货返航的是舟山。
这座位于东海之滨的舟山群岛,表面是渔港与佛教圣地的结合体,实则掌控着全球航空产业链的咽喉要道。与法国图卢兹、美国西雅图不同,舟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产业转换器"功能。这里不仅能将波音客机改造成符合东方审美的"凤凰"涂装,更承担着价值转移的魔法——通过168项定制化改造,每架飞机可获得额外3.2亿美元的资产估值空间。
航空金融圈的人应该知道这句黑话:"西雅图造铁鸟,舟山点金石"。
2018年波音舟山交付中心启用时,业内就预见到这种特殊定位。如今这里每年处理着中国80%的宽体机交付,其改造车间的精密程度堪比瑞士钟表匠作坊。但这次返航事件暴露的,正是这个精密系统中最脆弱的衔接环节。现代航空租赁早已超越实物交易范畴,演变成复杂的金融炼金术。
以某国有大行航空租赁部门为例,其标准操作流程堪称资本魔术:在开曼群岛设立SPV(特殊目的实体)认购飞机,通过爱尔兰税务架构转移资产,在香港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二次融资,最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证券化产品交割。
这套"四步走"策略能让单架飞机撬动5-8倍杠杆,年化收益率可达14.7%。
波音飞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质上与比特币矿机无异——都是承载资本流动的介质。这种模式在美元宽松周期所向披靡,但当美联储将基准利率推高至6.25%时,整个游戏的基础开始崩塌。
熟悉这个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美国政府4月初推出的追溯性关税政策,本质上是针对中国航空金融体系的精准打击。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最新测算,该政策将导致单架窄体机交付成本增加4200万美元,资产证券化周期延长9-14个月,跨境资金流转成本激增37%。
更致命的是,美国财政部同步收紧了《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的适用范围,将航空软件升级包纳入管制。这意味着中国租赁公司持有的波音机队,可能面临"系统断供"风险。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形容:"这就像买了特斯拉却不能OTA升级,资产价值瞬间蒸发四成。"
在舟山返航事件发酵期间,中国商飞悄然启动"凤凰计划":为转单客户提供1:1机位置换保障,联合银团推出人民币计价租赁产品,建立"陆家嘴-临港"航空资产交易中心。
这套组合拳正在改变游戏规则。浦东发展银行最新推出的"C919资产支持票据",票面利率较同类美元产品低210个基点。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构建"去SWIFT化"的航空结算体系,深圳前海已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通道。
波音面临的真正危机,是其苦心经营三十年的"中国信任账户"出现挤兑。
根据麦肯锡航空业趋势报告,中国航空公司对波音的订单履约信心指数从2023年的78分暴跌至2025年的41分,二手波音飞机残值率同比下滑28%,保险机构将波音机型保费上调45%。这种信任崩塌正在产生链式反应——新加坡航空租赁巨头BOC Aviation已宣布将波音机型从优质资产池移入观察名单,空客A320neo系列的交付周期也悄悄延长了6个月,显然在观望中国市场的变局。
当舟山机场的导航灯为中国商飞的C919指引方向时,西雅图波音工厂的流水线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这场看似由关税引发的危机,实则是全球产业秩序重构的缩影。
在航空业的天空,金融资本与产业政策正在上演新的"空中芭蕾",而信任,始终是最昂贵的飞行燃料。飞机可以返航,合同能够重签,但断裂的产业链信任要重新弥合,恐怕需要比制造一架客机更漫长的周期。
由此我们知道,波音在中国的时代其实已经结束了,现在只不过是他残存的尸体在慢慢腐烂。
来源:烽锐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