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穗北田园,湾区绿谷;荔映流溪,美摄从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文化赋能“三农”发展,通过实施“媒体+”行动,借助影像的力量展现从化乡村振兴新气象,助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近日,由中国摄影报社、广州市
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暨广州从化全国摄影作品展
征集活动圆满收官啦!
以“丰收”视角讲好从化故事,
60幅入选全国优秀作品!
穗北田园,湾区绿谷;荔映流溪,美摄从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文化赋能“三农”发展,通过实施“媒体+”行动,借助影像的力量展现从化乡村振兴新气象,助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近日,由中国摄影报社、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广州市从化区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以“行摄流溪·荔约从化”为主题的广州从化全国摄影作品展征集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大力支持,得到广大摄影专业人士、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踊跃投稿,共收集来自全国相关主题照片超2200幅,经过初选、二轮评选、综选、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优秀作品60幅。
据悉,
入选的优秀作品涵盖了
近年来从化“三农”事业发展
新进展、新成效、新面貌,
在相机镜头拍摄下
见物、见人、见事、见场景,
透过照片讲述农业生产、科技发展、
城乡建设、创业奋斗、生活民俗等
主题的从化发展背后故事。
这60幅全国优秀作品
将分两期推出,
第一期在9月23日(秋分)
中国农民丰收节刊登,
今年主题是“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今天小编就从荔枝和科技成果入手,
带领大家领略镜头下的
那些从化农业故事!
荔果飘香
展现特色农业丰产“新风采”
从化主要有荔枝、龙眼、李子、柑橘、柿子、青梅、杨梅等水果,2025年上半年迎来丰产,全区荔枝、杨梅等大宗水果产量4.75万吨、比增超两成,产值3.55亿元(占全区种植业产值近30%)。
从化是广州荔枝主产区,荔枝产业是从化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种植面积约30万亩,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7.35万吨(面积、产量均占广州市超50%)。优质品种有流溪红荔、流溪桂味、钱岗糯米糍、井岗红糯等,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从化钱岗糯米糍、从化荔枝蜜)、专利18个,入选广东“最有价值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近70亿元。
本次入选优秀作品中,有以荔枝与自然环境作主题,有荔枝采摘、庆祝丰收的场景,也有城市建设与荔枝构图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从化北部温泉镇、良口镇等地
生态自然环境优越,
吸引了不少独特的候鸟飞来树枝上“驻扎”。
荔枝季期间,巢金红、王建国分别拍摄作品《荔红鸟欢》《荔鸟齐飞》,通过在荔枝成熟时按下快门,留下蓝喉蜂虎等特色鸟种与荔枝合影,他们表示:“鸟语果香、一动一静,反映了从化独特生态自然环境,山好水好不仅孕育了优质荔枝果品,也吸引了候鸟筑巢,形成一幅幅优美的生态画卷,这是非常好的拍摄素材。”
《荔红鸟欢》巢金红/摄
《荔鸟齐飞》王建国/摄
荔枝与当地人文相结合,
形成了独有的生态景区、果园,
也彰显了独特的魅力。
《景和春明·荔枝皇景区》是摄影爱好者袁斌聚焦从化著名的荔枝皇景区航拍的鸟瞰图,这里的景区有“世界上最大的荔枝树”,荔枝树头红绿相间,衬托着一座刻有“孝行流芳”的麻石牌坊,这里有自然之美与孝子故事,作者表示:“该照片用镜头对准少有人关注的荔枝叶丛。画面以牌坊为前景,后方荔枝林新梢初抽,红、绿、新绿层层点染,一名女子在林前放飞风筝,静动相宜,春意盎然。”
《景和春明·荔枝皇景区》袁斌/摄
从化区摄影家协会会长邝健华作品《荔枝红》,拍摄于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融入荔枝丰收与从化网红人物“鹅村长”戏鹅生动场景,相映成趣,触发了现场拍摄创作的灵感。
《荔枝红》邝健华/摄
荔枝拥有火红的外壳,
这一抹红既象征着果实丰收,
也象征着从化城市飞速发展、欣欣向荣。
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唐卫东《荔枝人家》在从化大岭山林场取景,该片区属于特有的“晚熟地·晚熟荔”产区,恰逢荔枝丰收季,拍摄了农户一家采摘荔枝、养蜂的场景,展现了从化当地荔农喜迎丰收、积极劳动的精气神。
《荔枝人家》唐卫东/摄
温金溪的《流溪湖畔荔枝红》展现在生态优美的流溪河边,夏季荔枝树上挂果情景,火红收获的日子可期。
《流溪湖畔荔枝红》温金溪/摄
殷熙作品《从城地铁荔枝红》则将荔枝与从化地铁14号线巧妙融合构图,列车穿越荔枝林、奔向未来,反映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从城地铁荔枝红》殷熙/摄
科技硕果
助力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快车道”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近年来,从化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启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应用以及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应用、建设智慧果园、打造5G数字农田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农业自动化、机械化应用,
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不少摄影师从这个题材中取材,
拍出了优秀的作品。
罗素文作品《大棚喷淋》拍摄于太平镇井岗村从玉菜场,黄昏斜阳之时,自动化喷淋装置启动的刹那,水珠纵横交织于翠色之上,作者用了低机位的航拍长画幅,全面的展现了前、中、后景以及远山,通过照片反映农业科技之美。
《大棚喷淋》罗素文/摄
从化资深摄影人巢金红在鳌头镇鹿田村UMIZZ柑橘星球产业园拍摄《科技兴农》,反映在水果丰收季,工作人员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分拣、打包成熟的玫瑰柑并准备发往市场的场景。
《科技兴农》巢金红/摄
《科技赋能,育美丽经济》由摄影师孔庆伟拍摄于从化国家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他表示:“在花卉种苗培养室内的恒温恒湿工作间,技术人员育种的专注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根据不同花卉的特性配制出适宜生长的基质和肥料,培育出优质种苗。”
《科技赋能,育美丽经济》孔庆伟/摄
智慧果园建设,
除了有先进技术应用,
也有新业态的培育发展。
李志锋的《机器人摘荔枝》拍摄于从化荔枝文化博览园的智慧果园内,描绘了应用农业前沿科技的场景,工作人员利用搭载“荔知君”AI大模型的采摘机器人进行采摘,1分钟内可采摘60颗荔枝。
《机器人摘荔枝》李志锋/摄
卢顺兴的作品《农业新潮流:直播带货》也同样在此园拍摄,主播们通过专业摄录设备以直播带货这种电商新业态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和促销从化荔枝、黄皮等特色水果以及农副产品。
《农业新潮流:直播带货》卢顺兴/摄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