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位泉友,《中华五帝钱》系列前两期咱聊过“包治百病”的秦半两,“青铜界老油条”的五铢钱,今天继续扒一扒中国钱币界的“初代网红”——开元通宝!这枚钱币,堪称唐代的“经济界爱马仕”,不仅能买米买面,还能让今天的藏友们一边捡漏一边笑出腹肌。
各位泉友,《中华五帝钱》系列前两期咱聊过“包治百病”的秦半两,“青铜界老油条”的五铢钱,今天继续扒一扒中国钱币界的“初代网红”——开元通宝!这枚钱币,堪称唐代的“经济界爱马仕”,不仅能买米买面,还能让今天的藏友们一边捡漏一边笑出腹肌。
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在《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不过,为什么李渊同志刚称帝没几年, 就猴急的要铸造新货币呢?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石头哥 藏品
一方面是为了王朝的稳固。
话说在唐朝以前,钱币圈那叫一个乱!五铢钱用了几百年,结果因为战乱频繁,民间私铸比今天的山寨球鞋还猖獗,有的钱轻得像纸片,有的丑得像抽象艺术,搞得老百姓买个烧饼都得带秤——毕竟“五铢”变“五渣”,谁不慌?
远的不说,就说隋朝后期,隋炀帝那小子吃喝嫖赌样样不少还不够,没事还总出门找邻居高句丽打架,把国库败光了,就烂铸轻薄五铢。老百姓最后没辙,甚至用铁皮当钱使,这种情况下,铸造新钱就势在必行。
石头哥 藏品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血统之争。
史料记载,李唐王朝一直被认为有异族(鲜卑)血统,当时的士族门阀特别重视血统,非要查查李渊的“户口本”,要不就认定他们是外来户。李渊气得不行,说实在不行咱找地方验验DNA,为此还来个“祖宗碰瓷术”,硬说老子(李耳)是自己祖宗,道教瞬间变“皇家指定信仰”。
不过按照史料记载,奶奶、妈妈辈儿都是鲜卑“独孤氏”,李氏家族确实有3/4的鲜卑血统,所以,李唐王朝可以说是妥妥的“混搭风”。但从治国和文化角度来说却是疯狂“蹭热点”,比如复兴汉服、科举制度、均田制等等,所以唐朝虽然开的是“汉文化旗舰店”,卖的却是“混血大礼包”。
为了让开元通宝天下流通,唐代人搞钱这块,那可是认真的!开元通宝的颜值,绝对能吊打一众古钱币,堪称设计内卷之王!
一、采用宝文钱制
汉代以降,钱币铸造设计经过长期探索,创新很多。比如用四个字来做钱文,从王莽六泉的“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到三国时的“直百五铢”、“大泉五百”,再到南北朝的“太货六铢”、“永安五铢”、“常平五铢”等等,这些都是用四个字作钱文。在这种背景下,老李一家子就在借鉴前朝风格的基础上,创新了自己的四字货币——开元通宝。
二、首创钱、两十进制
开元通宝每文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改变了之前的铢两制,这一制度沿用至今。
三、欧阳询的“防伪黑科技”
钱文“开元通宝”四字,请来了初唐书法界“扛把子”欧阳询亲自操刀。这老爷子一挥笔,直接把隶书写出了“防伪二维码”的效果—— “開”字左右两半恨不得分家,“ 元”字第一横短得像个表情包, “通”字走之旁飘逸如丝滑奶茶,没练过十年书法?对不起,您这假币我一眼假! “寳”字内部结构复杂到让造假者怀疑人生,堪称唐代“摩尔斯密码”。
“开元”一词不是唐朝首创,汉代班固时已使用。不过“通宝”一词唐朝以前没人正式这么用过,是欧阳询老爷子的原创。“通”字有流通无碍的意思,在钱文上体现倒是北周时期就有,比如北周的“永通万国”。“宝”自然是指珍宝、宝物了。但是把货币当作宝物,却是唐朝的首创,也说明了那时候人们心里对钱币开始重视,钱币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通宝”两个字合在一起,意思就是指通行之宝货。
四、钱背开始纹身
开元通宝钱币背面也暗藏玄机!早期的开元通宝背面光溜溜,到了晚唐,突然开始“纹身”——背月纹、星纹、云朵纹,甚至刻上“昌”、“洛”、“益”等产地LOGO。最敢干的是“会昌开元”,唐武宗灭佛后,把佛像熔了铸钱,钱背直接来个“昌”,把自己的“会昌”年号纹了上去。
石头哥 藏品
五、母钱翻砂法
更绝的是,唐朝官方还搞起了“母钱翻砂法”,批量生产堪比今天的流水线,但质量却硬核到能当传家宝。直径24毫米,重4克,含铜83%以上,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简直是“钱币界的健身教练”——就问那些薄如蝉翼的私铸钱,谁敢不服?
六、国家金融信用萌芽
唐代以前的钱文大多标注重量(如半两、五铢),用以强调货币本身材质的价值。开元通宝结束了以重量为钱文的历史,钱文开始抽象化、金融化,开始具有信用货币的概念,这侧面也说明了唐王朝国力的强大,信用背书杠杠哒!
开元通宝流通以后,很快就成为全球的“硬通货”,妥妥的国际范儿。 唐朝人出门做生意,包里揣一把开元通宝,从长安到波斯,从东海到西域,走哪儿都是“刷我的开元”!
各个国家也是争相膜拜。 日本表示:直接抄作业!结果搞出个“和同开珎”,连钱文都长得像失散多年的兄弟,说不是高仿估计都没人信。 朝鲜接茬:推出“海东通宝”,口号是“开元平替,你值得拥有”。 东南亚没说话:直接考古挖出开元通宝,当场激动:“这莫非是唐朝的‘支付宝’?!”
手握一枚开元通宝,就像捏住了大唐的脉搏——它听过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见过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陪玄奘西天取过经,也蹲过丝路驼队的货箱。今天,当我们凝视这枚穿越千年的铜钱,仍能从中感受到一个王朝开疆拓土的气魄,以及中华文明对规范、秩序与美的不懈追求。
石头哥 藏品
|加管理员进入“群社区”
来源:真诚百灵鸟0Xqw2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