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动三轮车开出迈巴赫的气势,一路火花带闪电,直奔中学门口——这位被网友称为“鸡排主理人”的景德镇摊主,用20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原则比赚钱更重要。
电动三轮车开出迈巴赫的气势,一路火花带闪电,直奔中学门口——这位被网友称为“鸡排主理人”的景德镇摊主,用20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叫原则比赚钱更重要。
“请把你的塑料袋打开!”鸡排哥的标志性口头禅在抖音上爆火,相关视频播放量已突破千万。9月22日,这位景德镇街头小吃摊主突然刷屏全网,不是因为鸡排有多独特,而是因为他那份近乎固执的坚持与原则。
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学生永远优惠1元,20年如一日的出摊路线——这位被网友亲切称为“鸡排哥”的摊主用最简单的方式守护着心中最重要的顾客群:学生们。网友热评:“这不是6元的鸡排,这是60元的情绪价值加600元的服务!”
01 三大原则引爆全网,鸡排主理人的“固执”背后是温暖
鸡排哥的走红源于他坚持的三大原则,这些原则最初让不少顾客“无语”,最终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下午四点半后不接散客是铁律。即使队伍排成长龙,一到放学时间,他会立刻清理完手上订单,移动坐标直奔中学门口。用他的话说:“散修可有可无,骨灰粉学生一定不能饿肚子,这不是钱的问题。”
学生永远优惠1元,这份持续20年的善意,不知温暖了多少届学生的青春记忆。有网友分享经历:“这个老板无语的要死,有一天中午因为上厕所去晚了一点。之前卖五块钱,那天收六块,网友问不是五块钱吗?他来一句,12点之后涨价一块钱。”
“不炸到位我不会原谅我自己”——这是他对品质的执着承诺。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为的是保持鸡排酥脆,直到递到顾客手中。
02 忙碌到表情飞起,鸡排哥的日常引发全网共鸣
走红后,鸡排哥的摊位前排起更长队伍,网友调侃他现在“眼里没有对赚钱的兴奋,只有满脸麻木和绝望”。
鸡排哥两点一线的生活过了20年:上午街头随意摆摊,下午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网友化身“赏金猎人”走哪跟哪,排队一小时不是因为鸡排有多好吃,就是凑热闹添乱。
有顾客感叹:“只是去买个鸡排而已,没想到这么多人。” 但即便如此,鸡排哥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原则。
缺勤一天能被学生区区一年半永久贴上爱撒谎的鸽子精标签,可见他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
03 情绪价值成为卖点,平凡岗位的不平凡坚守
鸡排哥提供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快要溢出来的情绪价值。顾客评价他“6元的鸡排卖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这不仅是一份小吃,更是一份快乐与慰藉。
他用积极的情绪感染每一位顾客,为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是学生还是游客,都能在这里获得一份简单而纯粹的满足感。
鸡排哥的案例反映了当下社会对真诚和坚持的渴望。在商业化泛滥的今天,这种不带功利心的服务显得尤为珍贵。
04 从街头小摊到网红打卡,鸡排哥现象的社会意义
鸡排哥的走红不是偶然,而是社会对诚信经营和人情味回归的集体呼唤。
有网友将其与景德镇其他餐饮现象对比:“同样是餐饮从业者,有人用凳子砸顾客脚,有人却20年如一日守护学生。”这种反差更凸显了鸡排哥的难得。
鸡排哥现象也印证了当下社会对真实情感的渴望。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真诚反而成了最打动人的品质。
真正的网红不需要刻意营销,真诚就是最好的流量密码。
投票:你身边也有这样有原则的小摊主吗?
· 有,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暖心店主
· 没有,现在这样的店主太少了
评论区聊聊:
“如果鸡排哥来到你的城市,你会去打卡吗?什么样的街头美食最让你难忘?”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鸡排哥用20年的坚守诠释了:最打动人的,往往是最朴素的真诚。
来源:梦想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