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干直播课上,他讲到了一个哲学概念:现象学还原——撇开所有预设,看见事物最原始的呈现方式。就像摘掉所有滤镜,用婴儿般的眼光看世界。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老干直播课上,他讲到了一个哲学概念:现象学还原——撇开所有预设,看见事物最原始的呈现方式。就像摘掉所有滤镜,用婴儿般的眼光看世界。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书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书籍,去蔽型,将真理呈现给我们看。它们通过“去蔽”的方式,将遮住真理的东西去掉,从而让真理显现出来,艺术品也属于此类。它们是某种“显现”的场所,让我们与真理邂逅。
第二种书籍,还原型,让我们知道,真理是怎么来的。 也就是说,这类书籍并不急于告诉你“什么是真理”,而是引导你一步步穿越“遮蔽”,进入真理生成的路径,乃至源头。比如《艺术作品的本源》,此书告诉我们,真理怎么一回事,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中——艺术品本身,是我们与真理邂逅的场所。
对这类“还原型”的进一步探索,可以移步参阅2025年02月10日、11日、12日的文字。
当然,两种分类并非绝对,它们是谱系的两边。一部作品有“去蔽型”维度,也有“还原型”的维度。书籍既是邂逅之地,也是发生之所。总体上说,书籍最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回到事物本身。
来源:出水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