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胃痛”却一直治不好?摘要: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林晨辉医生接诊后检查发现,黄先生的皮肤和巩膜有轻度黄染,肝功能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进一步完成肝胆MR+MRCP检查后,果然在他的胆总管下端发现一颗直径约0.6厘米的结石。
小心!
问题可能不在胃,
而在于胆管中隐藏的“小石头”。
直至这个月疼痛加剧,
才前往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就医。
福州市第二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林晨辉医生接诊后检查发现,黄先生的皮肤和巩膜有轻度黄染,肝功能检查显示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进一步完成肝胆MR+MRCP检查后,果然在他的胆总管下端发现一颗直径约0.6厘米的结石。
“传统腹腔镜取石手术需在腹部开口,并放置T管引流,不仅创伤大,恢复也较慢。”考虑到黄先生较为年轻,对术后恢复质量要求较高,科室团队全面评估后,决定采用国际公认的胆胰疾病诊疗“金标准”——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微创治疗。该手术无需开刀,仅从口腔即可将结石取出,黄先生欣然接受了这一方案。
术中,医生将内镜经黄先生口腔送入,沿食道、胃精准抵达胆管开口处,全程无腹部切口,创伤较传统手术减少90%。术后当天,黄先生即可下床活动,仅住院三天便顺利出院。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先进的内镜技术,它通过口腔进入内镜,经食道、胃到达胆管开口,注入造影剂使胰胆管清晰显影,既可诊断病情(如排查结石、狭窄等),也能同时实施治疗。
与传统手术相比,ERCP具有多项优势:创伤小(无腹部切口)、恢复快(术后当天即可下床,通常3-5天可出院)、并发症少,尤其适合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必要时还可进行反复治疗。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反复腹痛、皮肤或眼白变黄等疑似胆胰问题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咨询诊治。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杨晨声
通讯员:朱玉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