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的教室里,范美忠正拿着课本给学生讲课。窗外的天阴沉沉的,像一口扣在头顶的黑锅,谁都没料到,一场天大的灾难正从地下8公里处极速扑来。
汶川地震17年:那个丢下学生狂奔的老师,如今活成了这样?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的教室里,范美忠正拿着课本给学生讲课。窗外的天阴沉沉的,像一口扣在头顶的黑锅,谁都没料到,一场天大的灾难正从地下8公里处极速扑来。
先是桌子轻微晃了两下,范美忠挥了挥手:“小震,别慌。”但紧接着,整栋楼开始晃得厉害,天花板的灰扑簌簌往下掉,讲台抽屉里的粉笔盒蹦出来摔成两半。
他眼睛猛地瞪大,脑子嗡的一声:“不对劲!”转身就往门口冲,身后传来学生们惊慌的叫声,可他没回头,胳膊甩得飞快,凉鞋拍在走廊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像被狼追着的兔子一样,转眼就窜到了操场上。
等他弯着腰大口喘气时,才发现自己居然是全校第一个逃出来的人。再抬头看教学楼,门窗在剧烈摇晃中吱呀作响,他的学生们还挤在教室里,有的钻到课桌底下,有的扒着窗台往外看。
后来还是隔壁班老师冲进去喊,孩子们才排着队往外跑。好在楼不高,地震持续了不到90秒,没有一个学生受伤,但当孩子们满头冷汗地站到他面前时,有个女孩小声问:“老师,你怎么不带着我们一起跑啊?”
如果事情就这么过去,或许只会在学校传几天。可范美忠偏要做出头的人。5月22日,他在论坛上发了篇文章,标题就像根扎人的刺,扎得网友们心里直冒火。
“我曾经因为没出生在美国而痛苦得要命。”文章第一句就让人皱起眉头。接着他写:“我不是那种愿意为别人冒险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
这话像扔进油锅里的火星,瞬间炸开了。他说地震时自己只想着女儿,其他人和他没关系,学生都十七八岁了,“该自己判断要不要跑”。最让人血压升高的是他那句:“我一点都不觉得心里有愧,这是人的本能。”
那时候网上还流行“踩空间”“灌水”,但这篇帖子下的留言区彻底乱套了。有人骂他“没良心”,有人说他“给老师丢脸”,还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范跑跑”。那几天,论坛服务器差点被骂他的帖子挤爆,连从来不上网的大爷大妈都知道,有个老师地震时自己跑了,还说“谁都不救”。
就在网友们骂得正凶时,另一些故事像股暖流传进大家心里。
51岁的谭千秋老师,地震时正在讲台上。教学楼开始摇晃,他大喊着让学生往门外跑,自己却冲向教室后排。
天花板塌下来的瞬间,他张开双臂扑在课桌上,像只保护小鸡的母鸡,用身体护住了4个学生。救援人员挖开废墟时,他的手指深深抠进了讲桌的木头里,怎么都掰不开。
26岁的袁文婷老师更让人揪心。她一次又一次冲进摇摇晃晃的教室,抱出一个又一个学生。
当她第七次冲进去时,楼塌了。搜救队找到她时,她的怀里还护着一个昏迷的孩子,自己的后背被钢筋戳出了血窟窿。
这些故事像一面镜子,把范美忠的行为照得明明白白。网友们说:“同样是老师,有人用命换学生的命,有人却把学生丢在后面。”
那段时间,电视里天天播着老师救人的新闻,街头巷尾都在聊“谁是真英雄”,范美忠的名字成了“自私”的代名词,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都知道,“就是那个跑在学生前面的老师”。
骂声最狠的时候,范美忠上了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他:“你后悔吗?”他挠了挠头说:“我向学生道歉,但我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这话让屏幕前的观众更生气了,有人砸了电视遥控器,有人在网上写批评他的文章。
很快,他被学校开除了,去别的学校应聘时,校长一看简历就摇头:“我们不敢要啊,家长知道了该怎么说?”
失业的那两年,他过得挺惨。听说连楼下卖包子的大爷都对他翻白眼,走在街上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但谁都没想到,两年后,情况慢慢变了。
有人说:“他虽然自私,但讲课确实有一套。”原来,范美忠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课讲得生动,能把枯燥的历史讲得像故事一样。有家长偷偷说:“除了那件事,他教孩子还是有办法的。”
于是他开了家培训机构,招牌刚挂出来,居然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有人小声说:“北大毕业的,总比普通老师强吧。”
慢慢的,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培训班从几个人涨到几十个人,赚的钱比当老师时还多。
现在的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和人争论了,有人问起当年的事,他只是摆摆手说:“过去的事了,现在就想好好教书。”
直到今天,网上只要有人提起“范跑跑”,评论区就像炸开了锅。有人说:“地震时害怕很正常,但作为老师,怎么能不管学生呢?”
也有人说:“他只是说了实话,难道非要假装高尚才对吗?”
这就像一道没有答案的题。如果把时间倒回2008年,全国上下都在为英雄流泪,范美忠的“逃跑”就像往火堆里泼了盆冷水,让人忍不住想骂。
但现在想想,人在危险面前的本能确实复杂:有人能一下子冲上去救人,有人会吓得腿软,还有人选择先跑——只是,当老师的,肩膀上多了份责任。
或许我们不该非黑即白地看这件事。就像网友说的:“可以理解人想活的本能,但当老师的,总得有点不一样的担当。”
现在的范美忠,或许也明白了这点,所以才会低调地开培训班,把精力放在讲课上。
毕竟,时间会冲淡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永远藏在人们心里。
写完这个故事,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当年地震时,我还在上小学,记得老师带着我们躲在桌子底下,她一直蹲在教室门口,说“我最后走”。
后来知道范美忠的事,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师”。但长大以后再看,发现人性真的很复杂。
他有错吗?作为老师,丢下学生先跑,肯定让人心寒。但他说的“本能”,又确实是很多人不敢承认的大实话。
这让我想到,当老师的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个职业就像一盏灯,学生们看着呢。
现在他靠能力赚了钱,可每次想起谭千秋、袁文婷老师,还是会觉得,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希望当老师的人,都能记得自己站在讲台上的第一天,说过的那些话吧。
毕竟,学生们看老师的眼神,不应该带着失望。
来源:多彩梦想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