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从县城到公社驻地,然后再到各村,都有一行行的木头电线杆,或者是半截石条子在下边,上半部分是木头的电杆,一根电线缠绕延伸到村庄,这就是广播线路!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从县城到公社驻地,然后再到各村,都有一行行的木头电线杆,或者是半截石条子在下边,上半部分是木头的电杆,一根电线缠绕延伸到村庄,这就是广播线路!
在没有电器的年代里,小广播便是各家各户的唯一电器!
不要小看这个小广播,当时它就是党的喉舌,是党和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传达消息的最快捷方式,也是千家万户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
小广播在当时几块钱一只,构造简单,有圆形的、方形的,买来后只要从村街上接一根铁丝入户,连接上就可以了!不过为了增加音量,还要接一根地线,浇点水音量可以提高不小,虽然在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却都知道使用这个方法,而且屡试不爽!
当时的小广播喇叭一天播音三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每次播音时长在两个半小时左右!有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朋友们一定记得,只要一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歌曲,说明广播开始播音了!
歌曲播放完,首先是预报播音节目,一般是先新闻,国际的国内的,都是比较重要的,在今天说就是头版头条的那类,随后再来点文艺节目,比如京剧片段,时代歌曲等类!
等中央的节目播完,才是县广播站的新闻节目和天气预报,这里按照记忆复叙一下,大致如此:下面播送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阴,有零星小雨,北风2到3级,天气预报播报完了,再见!然后便播放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只要听到这首歌,也就说明广播播音结束了!
不过,这些之后,有公社广播站也会播放一些节目,比如公社召开农业生产大会、年终评选先进大队发奖大会等的时况录音,或者公社领导在会上的发言录音,还会增加一些文艺节目,一般在晚九点左右也就停止播音了!
在那个时候,农村人最晚休息时间都不会超过十点,一是白天劳动一天非常疲乏,二是在没有电的时代,晚上都是点煤油灯照明,过晚了休息就是等于浪费灯油浪费钱,所以晚十点以后村里几乎都关门闭户,上床休息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家有广播喇叭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能记住的人最少也有六十岁了,它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也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虽然已遥远但未必忘却!
我是陋室居士话人间,一直原创!
来源:陋室居士话人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