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搞了两个平台,一个做金融职场培训,一个做职场社交,虽说没成现象级产品,却攒下不少经验。
美国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在 9 月 16 日宣布完成超 10 亿美元 C 轮融资。
投后估值直接冲到 390 亿美元。
要知道一年前它估值才 26 亿美元,短短一年翻了 15 倍,这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不仅远超行业前辈波士顿动力,连通用电气这样的百年制造巨头都被它甩在身后。
Figure 能有今天,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功不可没。
阿德科克 1986 年出生在美国家乡的农场,从小就透着经商天赋。
从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他没选传统工作,直接扎进创业圈。
先搞了两个平台,一个做金融职场培训,一个做职场社交,虽说没成现象级产品,却攒下不少经验。
26 岁时,他迎来第一个高光时刻。
创立 AI 猎头公司 Vettery,融到 1200 万美元,五年后以 1.1 亿美元卖给德科集团。
2018 年又开了 Archer Aviation,做电动垂直起降飞机,三年就把公司市值做到 27 亿美元,还靠 SPAC 登陆纽交所。
2022 年 5 月,阿德科克从航空公司辞职,一头扎进人形机器人赛道,创办 Figure。
前两次创业的成功,让资本特别信任他,觉得他能再造神话,这也为 Figure 初期发展打下好基础。
有了资本支持,Figure 的技术研发跑得飞快。
2023 年 3 月,首款原型机 Figure 01 亮相,只能做简单行走和抓取;到 10 月,优化后的 Figure 01 性能大提升,走得稳还能自主学习。
2024 年是关键年,1 月和宝马达成合作,Figure 01 在宝马工厂找到 “第一份工作”;8 月 Figure 02 问世,能上下楼梯、搬 25 公斤货物,续航达 5 小时。
2025 年 2 月,推出 Helix 系统,能把抽象指令变成具体动作,机器人智能再上台阶。
这次 C 轮融资的投资方也很豪华,百汇创投领投,英伟达、英特尔资本、LG、高通创投这些巨头都在,还有顶级资管机构跟进。
虽说 Figure 估值高、看着风光,但商业化之路满是坎儿。
首先,阿德科克之前的经验能不能复制到机器人领域,不好说。
他之前做的猎头公司靠算法和渠道,没碰硬件难题;航空公司虽做硬件,却依赖政府补贴和资本投入。
可人形机器人对机械结构、运动控制、成本控制的要求,比前两个业务高太多。
现在市场太看重阿德科克的光环,却忽略了机器人业务本身的复杂和不确定。
而且 Figure 的技术大多还在实验室里,到了真实场景就不一定靠谱。
中科创投报告显示,它的机器人在复杂地形跌倒率 3%,实验室里才 0.1%;Helix 系统在家庭这类杂乱环境,指令执行错误率高达 15%。
2025 年 4 月还爆了信任危机,《财富》杂志说 Figure 夸大和宝马的合作成果。
之前说的 “成规模部署”“端到端生产”,被宝马证实只是 “单台机器人搬零件” 的初期测试。
对没盈利的公司来说,技术和合作的真实性很重要,Figure 这么做是在透支信誉。
一旦市场怀疑它的技术能力,后续融资、合作都会受影响。
产能也是大问题。
Figure 计划 2026 年让 Bot Q 工厂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年产能 1.2 万台,4 年内提到 10 万台。
可现在它月产能才 50 台,跟特斯拉 Optimus 规划的月产能 1000 台差远了。
而且机器人核心减速器依赖日本企业,成本占比 25%,虽说打算 2026 年国产替代,但短期内供应链还是会拖后腿。
2025 年 3 月阿德科克说 Figure 03 设计完要今年量产,可到 9 月没半点实质性进展。
要是产能目标达不到,技术再厉害也没用,390 亿估值就是空谈。
科技圈里,靠概念撑高估值却栽在落地环节的例子不少。
比如医疗公司 Theranos,曾靠 “一滴血检测百种疾病” 估值达 90 亿美元,创始人还被称 “女版乔布斯”。
结果技术造假被揭穿,合作伙伴解约、投资者维权,最后公司破产,创始人面临牢狱之灾。
但也有逆袭的,比如特斯拉。
2017 年 Model 3 量产时,马斯克的 “全自动化工厂” 出大问题,生产线老停摆,三季度才交付 220 辆,股价大跌还被嘲 “PPT 造车”。
可特斯拉后来把资本信任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搞定了生产难题。
现在特斯拉上海工厂自动化率超 95%,不到 40 秒下线一台车,成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
Figure 的 390 亿估值,本质是资本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不是它现在就值这么多。
人形机器人确实有潜力,能解决制造业缺人、危险作业等问题,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布局。
但潜力不等于现实,赛道值钱不代表单个公司值钱。
要是 Figure 能在 2026 年抓住产能落地的关键期,突破技术和量产难题,产生稳定收入,390 亿估值可能只是开始。
要是做不到,资本没了耐心,泡沫早晚得破。
科技领域变数多,咱们就看着 Figure 到底能不能成下一个特斯拉。
文章/花开富贵
估值飙升14倍!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3年便成了TOP1
2025-09-17 19:03·证券时报
起底全球估值NO.1机器人公司 39岁创始人被称作“下一个马斯克” 背后站满硅谷巨头
2025-09-20 08:56·财联社
Figure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英伟达、英特尔等跟投,估值达390亿美元
2025-09-17 07:00·澎湃新闻
来源:聆听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