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十年创收百亿!康弘药业错失良机,市值为何十年踏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4:40 1

摘要:2015 年,康弘药业的 “明星药” 康柏西普终于获批上市了。这药专门治眼底黄斑变性,还是当时中国首款自己研发的 VEGF 单抗,妥妥的国产创新药 “黑马”。

靠一款药撑十年,康弘药业的爆款神话还能续命多久?

2015 年,康弘药业的 “明星药” 康柏西普终于获批上市了。这药专门治眼底黄斑变性,还是当时中国首款自己研发的 VEGF 单抗,妥妥的国产创新药 “黑马”。

刚上市第一年就赚了 2.67 亿,十年累计收入超 127 亿,毛利率一直保持在 91% 以上,那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康弘药业肯定能借着这股劲儿,站上更大的舞台。

可谁能想到,十年过去了,康弘药业的市值几乎没怎么涨一款创新药带来了百亿收入,为啥企业没抓住这波机会?市值为啥十年原地打转?

单看营收数据,康弘药业其实不算差,2024 年它的生物药板块收入有 24.43 亿,这钱几乎全是康柏西普赚的,而且在国内抗 VEGF 药物市场里,康柏西普的份额排第一,占了 44.4%。就连进口药诺华的雷珠单抗,都因为康柏西普的出现不得不降价。

表面上看,靠这一款药,企业的生存问题是解决了,但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只靠 “一款爆款打天下”,远远不够。

有人称康弘‘十年无新创新药’是研发周期长所致,但从 2004 年康柏西普立项到 2025 年第二款新药获批,21 年仅两款创新药,行业速度偏慢。

而且康弘从 2019 年开始,研发花了超 45 亿,占营收的近 20%,投入力度不小,却迟迟没看到啥转化成果。

2021 年,康弘药业停了康柏西普的全球多中心 Ⅲ 期临床试验(也就是 PANDA 试验),这下想打开欧美市场的路就断了

虽说做这个决定有实际考虑 —— 国际市场上验证的疗效和国内数据差得有点多,但这也意味着康柏西普的国际化彻底停了,对康弘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康柏西普虽撑了十年营收,却让企业养成‘依赖症’,且过去十年中成药、化学药板块表现不佳。中药板块十年才涨了 53.53%,化学药从 2015 年的 8.84 亿跌到了 2024 年的 6.74 亿,是负增长。

中成药方面,‘舒肝解郁胶囊’2024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增速仅 4.39%,上市近 30 年的‘松龄血脉康胶囊’亦无增长潜力。

化学药板块则受集采政策影响,多个主力产品大幅降价。比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2021 年卖了 4.38 亿,集采后降价六成,2022 年销售额跌到 1.47 亿,跌得太狠了。

这些数据说明,康弘药业没把康柏西普的成功,变成体系化的研发能力,也没搭建持续出新品的产品梯队,跟其他创新药企比,这点就更明显了。

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后起之秀,靠不断推进管线布局,建立了 “多点开花” 的创新体系,很快就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康弘虽在 ADC、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如 KH815 进临床、KH617 到 Ⅱ 期),但这些产品商业化需 3-5 年,当前研发成果难撑未来收入预期。

2025 年上半年,康柏西普的销售增速只有 14.66%,是近两年最低的,而且医保谈判的压力一直都在,这药已经降过两次价,很快又要面临第三次谈判,大概率还要再降价,以后竞品越来越多,价格再往下走,这款 “顶梁柱” 还能撑多久,真不好说。

2025 年 6 月,康弘总算又有一款新药 “朗悦明”(利非司特滴眼液)上市了,该药是国内首个 3 类新药路径获批的利非司特制剂(原研药 Xiidra 全球已验证),但干眼市场已有多家药企布局仿制,要是康弘不能尽快建起渠道优势,这新药可能又是昙花一现。

康柏西普虽成功且为康弘带来名声与资本关注,但对创新药企业来说,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做出一款爆款,而是能不能持续做出 “第二个康柏西普”

过去十年,康弘错过的可能是搭建研发体系、产品体系的机会。

康柏西普应是起点而非终点,但其曾触达创新药舞台中心却未能站稳,市值十年没涨皆因缺了能撑长期发展的体系。

一款爆品能带来一时的收入,但只有体系才能撑起企业的未来,康弘这十年的经历,也给所有想靠 “爆款” 闯天下的企业提了个醒 —— 光靠爆款可不行,体系才是硬道理。

来源:老徐述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