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3次力挺西贝,图啥?网友爆出猛料,他2年前或许就在布局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14:14 1

摘要:最近这场预制菜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表面上看是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一场“口水仗”,实际上牵扯出来的,比谁都想象得复杂。

最近这场预制菜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表面上看是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一场“口水仗”,实际上牵扯出来的,比谁都想象得复杂。

就连一向被称为“商业良心”的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也突然下场,三次发声力挺西贝。结果好话没说两句,自己却被网民骂到退网。

这事到底怎么回事?他为啥非要踩这浑水?真的只是“讲义气”?还是早就埋好了伏笔?

有网友挖出一段两年前的资料,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事情从罗永浩9月10日的一条吐槽说起。他说自己在西贝点的菜,居然没有一道是现场炒的,全是热好的。

这话一出,网友跟着爆料,吐槽自己吃到的都是冷冻西兰花、调料袋鸡汤、回锅热羊肉,还有儿童餐里居然吃出骨头。

一句话概括:花着现炒的价,吃着冷库的货。谁不炸毛?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非但没道歉,还火气冲冲地怒怼罗永浩是“网络黑嘴”,要起诉他,还威胁要曝光他的消费记录。

结果,硬刚不成反被骂惨。

罗永浩直接开直播反击,态度明确:“我不反对预制菜,但你得告诉消费者。”他甚至放出悬赏,征集证据。

这时候,网友的火彻底点燃。人们要的不是你用不用预制菜,而是你敢不敢明着说。真正让人反感的,是那种偷偷摸摸装“现炒”的套路。

眼看硬的没用,西贝又来了场“公关秀”——说全国门店开放后厨,让大家亲自来看。

结果一看更气。

西兰花是冻的、鸡汤是兑的、厨房有人没证、厨师戴着表,后厨操作乱得一塌糊涂。这不是自证清白,简直是自己开箱翻车。

就在西贝节节败退、网友怒火值爆表的时候,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人站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胖东来的于东来。

9月12日,也就是罗永浩开直播那天,于东来突然发了一条朋友圈,点赞西贝和海底捞,说它们是“用心做饭”的好企业。

这话一出,网友当场懵了:“你不是一直是‘为消费者说话’的代言人吗?现在怎么帮资本说话了?”

没等大众情绪冷却,9月13日他又发一条,说西贝有难处,不能说它是有意欺骗。到了9月15日,西贝都公开道歉了,他还在替它说话。

网友彻底不买账了,评论区炸开锅:

“东来哥你也下水了?”“不是你变了,是你露出真面目了吧?”“那点光环,现在全碎了。”

一向被奉为“零售行业白月光”的于东来,怎么就突然翻了车?

很多人都疑惑:他图啥?

这时候有网友扒出一份旧资料,发现早在2023年,于东来就曾低调启动自有预制菜研发项目,还招过技术负责人。

再加上他此前的公开讲话中,多次提到“未来的零售和餐饮融合、需要标准化、模块化提升效率”,现在一联系,味儿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事坐实了,那他这三次发声就不是“被带节奏”,而是有计划、有立场的“护盘”。

这盘棋可能从两年前就已经布好了,西贝这次被锤,不止是西贝的问题,而是整个“预制菜产业链”的问题。

如果任由大众把“预制菜=骗人、不健康、没良心”画上等号,那整个产业都得陪葬。于东来要守的,不只是一个西贝,而是整条产业线、甚至可能是地方招商引资项目。

于东来之所以曾被大家追捧,是因为他确实做出过“别人不敢做的事”:让员工休满假、取消KPI、把超市当成服务而非赚钱工具。

但这次不同。

大家心疼的不只是他“站错队”,而是他居然站在了“欺骗消费者”这一边。

在信任被撕裂的当下,人们才发现:原来连你都靠不住。

消费者没法去查每一家门店是不是用预制菜,他们只能选一个信得过的人去相信,而于东来,一直是那个“被信”的人。

这次,不是他失败了,是太多人一起失望了。

最后他选择了删帖、关账号,想悄悄退场,但信誉这东西,跌了就难再爬回来。

这场西贝风波,其实就是一场“透明度”的较量。

预制菜本身没错,错的是用预制菜还收现炒的钱,错的是明明加热的却告诉你“现做”。

消费者骂的不是“方便”,是“欺骗”。

而于东来这次“被骂”,也不完全是因为他说错了话,而是因为他的立场让人失望了。

他一直站在“顾客利益”那一边,这次却突然站在了“商家遮掩”这边。哪怕他说得再温柔、再婉转,也弥补不了这种情绪上的割裂感。

这不是“谁怕预制菜”,而是“谁怕被当傻子”。

真正的商业良心,不能只在有利时出现,也不能只对一边有同情心。

这一次,于东来确实摔了个大跟头,但希望他能想明白,粉丝不是因为你“商人”身份才追随你,而是因为你做到了“商人少有的那点良心”。

哪怕再难,那点光,也不能灭。

来源:今史独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