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汇川技术的实控人朱兴明完成了一次“重量级操作”——通过大宗交易,将价值7.7亿元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女儿朱瀚玥。这是朱兴明父女2021年签署《赠与协议》的最后一笔股份转让。至此,朱兴明已累计赠予女儿股份价值约14亿元。
父亲打下江山,女儿接过大旗,中国商界正迎来一场“女二代”崛起的接班潮。
最近,汇川技术的实控人朱兴明完成了一次“重量级操作”——通过大宗交易,将价值7.7亿元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女儿朱瀚玥。这是朱兴明父女2021年签署《赠与协议》的最后一笔股份转让。至此,朱兴明已累计赠予女儿股份价值约14亿元。
更重要的是,这场代际传承并不仅仅是财富的划转,还包括对公司控制权的稳固。根据协议,朱瀚玥虽获得股份,但其表决权委托给父亲朱兴明行使,确保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话语权。这种“赠与+表决权委托”的组合拳,为家族企业传承提供了一个经典范例:既完成了财富的代际转移,又保障了企业经营的平稳过渡。
朱兴明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196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早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燕山大学硕士毕业,后来进入深圳一家小型电机厂工作。此后,他加入华为电气(后更名为安圣电气),迅速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直到2001年,安圣电气被美国艾默生集团以7.5亿美元收购,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并购案。
但这场收购也让朱兴明意识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国内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几乎被西门子、ABB等国际巨头垄断。于是2003年,朱兴明揣着国产替代的梦想,带着18位前同事创立了汇川技术。
从一款电梯变频器起家,汇川技术一步步成长为国内工业自动化的龙头企业。2010年,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如今市值已突破2200亿元。
更早的时候,朱兴明就看中了新能源汽车的潜力。2009年,汇川技术成立新能源事业部门,专注开发电机电控技术。2021年,这部分业务被独立拆分为“联合动力”,并计划分拆上市。
截至目前,联合动力已为40多家车企、170多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覆盖了理想、小米等新势力车企,以及广汽、吉利、大众、保时捷等国内外车企。今年9月,联合动力即将在创业板上市,朱兴明父女将迎来第二个IPO。
不仅是朱瀚玥,中国商界的“女二代”们正在集体登场。
卧龙电驱最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家来自浙江绍兴的电机龙头企业背后,也有一位“接班女儿”——陈嫣妮。从海外学成归来后,陈嫣妮历经多年历练,现已接任卧龙集团董事长一职。
再比如通威股份的刘舒琪、新希望的刘畅、天齐锂业的蒋安琪……这些“女二代”们大多拥有海外教育背景与金融行业经验,不仅继承了父辈的家业,还为家族企业注入了新视野。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将女性作为继承人的比例显著提升。这些“女二代”们不再被视为“第二选择”,而是家族事业延续的核心力量。
但接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美邦服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美邦创始人周成建的女儿胡佳佳因业绩不佳宣布卸任,周成建不得不重新出山,试图挽救困局。
宗馥莉的故事更广为人知。父亲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管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元巅峰。但最近,这位“接班女王”却陷入了遗产风波,再一次让外界看到代际传承的复杂性。
正如卧龙集团创始人陈建成所说:“学历高、英文好,只是基础。企业家必须经历‘枪林弹雨’,才能带领企业穿越周期。”
家族企业的传承,远不仅是财富的转移,更是一场复杂的系统工程。
成功的代际传承,需要提前规划、系统布局,涵盖法律、金融、治理、教育等多个维度。尤其在今天,父辈完成了原始积累,二代们则需要通过资本运作和战略升级,为家族事业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朱兴明父女的故事,或许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一个缩影。他们不仅交棒财富,更将目光瞄准了产业的未来。接下来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来源:素年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