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有了个大发现,挖出的一批岩石,长得特像地球远古微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
9月,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杰泽罗陨石坑有了个大发现,挖出的一批岩石,长得特像地球远古微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泰斯博士团队还把这事写成研究,发在了《自然》期刊上。
火星上找着奇怪岩石不算新鲜,但这次的石头,连科学家都忍不住说“非同寻常”。
奇石藏“线索”
这些石头来自火星的“光明天使地层”,那地方在火星内雷特瓦峡谷里,因为岩石颜色浅才叫这名字。
本来想觉得不就是块浅色石头嘛,可后来发现,它是细粒泥岩,里面混着氧化铁、磷、硫,还有有机碳。
有机碳在火星上之前也见过,但这种成分凑一块儿,在地球远古时候可是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就像咱们得吃饭一样,微生物靠这些东西才能活。
泰斯博士说,他们探测的时候一眼就觉得这些岩石不对劲,跟之前见的都不一样,里面有化学循环的痕迹,地球生物就是靠这循环产能量的。
有些现象,用纯地质作用根本说不通,可要是往“火星有过早期生命”上靠,反而特别好理解。
不过我觉得这事也不能太急着下结论,毕竟自然界有时候也能搞出类似反应,只是现在没找着高温的证据,才往生命那边猜。
这些岩石不光成分特别,结构也有意思,里面有小结核和“反应前沿”,科学家管它们叫“罂粟籽”和“豹斑”,主要是磷酸亚铁矿和硫化铁矿。
这两种矿物在地球这边,大多是低温、有水的环境里形成的,还常跟微生物代谢扯关系。
泰斯说,这些矿物的排列方式,说明它们是铁和硫的氧化还原循环弄出来的,地球的沉积环境里。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时候,就会“呼吸”铁锈和硫酸盐,留下类似结构,火星上冒出这东西,难免让人想,难道火星上也有过这事儿?
水成岩说过往
要讲这些石头,还得提它们的“出身”,它们是水成沉积岩,是淤泥和粘土变来的。
这意思就是,很久以前火星“光明天使地层”这地方,既有流动的河,又有静止的湖,是个有水的动态环境。
“毅力号”上有SHERLOC和PIXL光谱仪,用这些仪器查出了有机分子,还有“氧化还原反应”弄出来的微型矿物结构。
氧化还原反应就是电子转移的过程,在地球这边,大多是生物活动驱动的。
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关键,因为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你想啊,地球不管哪类生命,离了水都活不了。
火星以前要是真有这么个“水世界”,再加上有机碳这些“口粮”,微生物能活下去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有个问题,火星现在干巴巴的,那些水后来去哪了?是蒸发了,还是渗到地下了?
这事儿现在还没完全搞明白,但这些水成岩,算是把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钉得更牢了。
争议等“验证”
现在最纠结的,就是这些痕迹到底是不是生命弄出来的,泰斯博士也说了,“有机”不代表就是生物弄的。
只要有碳-碳键就算有机,非生物过程也能搞出来,他们猜了两种可能,要么是纯地质化学作用弄的,要么是微生物影响了反应。
但有个关键点,跟硫相关的特征,要是地质作用弄出来,一般得高温,可这些岩石没经历过高温。
可就算这样,也没人敢拍胸脯说“火星一定有过生命”,泰斯说,要完全排除非生物成因,还得把样本带回地球实验室查。
“毅力号”已经在“蓝宝石峡谷”采了岩芯样本,封在密封管里了,还被列成未来优先送回地球的样本。
毫无疑问,地球实验室的仪器比火星车上的灵敏多了,到时候能查有机碳的同位素组成,看矿物学细节,甚至找微化石,这些在火星上根本做不了。
我觉得,这次发现最有意义的不是“证明火星有过生命”,而是给后续研究指了方向。
火星和地球形成过程挺像的,地球35亿年前的岩石里,也有微生物用铁、硫和有机碳反应的痕迹。
可地球的古老岩石因为板块构造,早就被加热得没了原始痕迹,火星岩石反而保存得好。
要是以后样本带回地球,真查出生物痕迹,那对“宇宙里有没有其他生命”这事儿,可是个大突破。
就算没查出来,也能搞清楚火星古环境的化学极限,以后再找火星生命,也能更有准头。
搞不清的是,要是火星真有过微生物,它们后来为啥没了?是火星环境变了,水没了,还是别的原因?
这些答案,怕是得等那批样本回到地球,才能慢慢揭开,但不管怎么说,“毅力号”这次找着的石头。
已经让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又深了一步,原来那颗红色星球,以前也有过“生机勃勃”的可能。
来源:墨史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