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RBP是业务部门的“人力搭子”。 不管哪个业务线HRBP,都要先泡在团队里听一周会,搞懂“代码耦合、移山计划”等内部黑话,要不然跟大家聊不到一块儿。
不久前,跟几位在快手做HRBP的伙伴交流,他们有两个观点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1、HRBP的工作不是“一次性交付”的。而是以 “业务需求” 为轴心,通过 “洞察 - 落地 - 反馈 - 迭代” 的闭环持续优化。
这个观点,跟字节跳动和腾讯提倡HRBP都要具备“产品经理思维、像做产品一样做 HR”的逻辑似曾相识。
2、HRBP是业务部门的“人力搭子”。 不管哪个业务线HRBP,都要先泡在团队里听一周会,搞懂“代码耦合、移山计划”等内部黑话,要不然跟大家聊不到一块儿。
他们的意思是说,HRBP懂业务没有捷径的,泡在业务是最有效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快手HRBP是如何做“人力搭子”,如何完成HRBP工作闭环。
一、快手HRBP如何成为“人力搭子”?
快手HRBP所支持的团队,有敲代码的研发、做中台支撑的职能,还有冲在一线的产品和商业化团队。因此,HRBP干活第一件事,先要 “入乡随俗”,摸透自己负责的业务到底是干啥的。
(1)研发 / 技术线—— HRBP要做贴心后盾研发、算法、可灵 AI 这些技术团队,天天跟代码、大模型、架构治理打交道,HRBP 得先搞懂 “移山计划” 是是拆代码的意思,“可灵 AI 迭代 20 次” 意味着要抢技术人才。
HRBP“摸业务”工作日常就是——蹲在技术复盘会听大家吐槽 “编译太卡”,转头就跟 OD 团队聊 “怎么优化攻坚激励”;看到算法团队缺资深工程师,立刻拉着招聘同学定制 “技术大牛挖猎方案”,顺便给新人匹配个 “技术导师”,帮着快速上手项目。
(2)中台 / 职能线 ——HRBP做跨部门连接器主站中台、财经线这些支撑型团队,天天要对接 N 个业务方,HRBP 得清楚 “培养体系搭建” 要联动哪些部门,“战略落地” 需要什么样的团队氛围。
比如中台HRBP,会牵头搞跨组织的 “人才培养大项目”,把研发、运营的需求串起来。财经线 HRBP则会琢磨 “怎么用接地气的方式搞文化建设”,毕竟财务团队讲究严谨,太花哨的活动不顶用,不如搞个 “合规小课堂 + 下午茶”,既专业又暖心。
(3)产品 / 商业化—— HRBP当业务增长观察员
产品、商业化这些直接跟用户、营收挂钩的团队,HRBP 得懂点行业门道 —— 比如可灵 AI 的 HRBP 要知道 “大模型商业化咋玩”,电商 HRBP 得清楚 “GMV 增长靠啥人才”。
作为这些团队HRBP,要跟着产品经理去聊 “达人工作台的痛点”,跟着销售跑 “客户营销现场”,就为了摸清 “团队缺啥能力、有啥风险”。看到商业化团队要冲 “直播带岗业绩”,需要立马设计 “团队协作奖”;发现产品团队新人融入慢,转头就搞个 “新人跟着做一次直播选品” 的实战课,边干活边融入。
虽然HRBP摸业务、贴业务的姿势不一样,但所有快手 HRBP 都绕不开三个核心任务 —— 说白了就是 “让团队能打、让项目落地、让大家开心”。
(1)搞活组织:把团队拧成一股绳快手最看重 “组织战斗力”,HRBP 的关键就是帮业务负责人 “把团队调顺”。
比如研发团队搞 “移山计划” 时,有人觉得活儿太累、没动力,HRBP 就牵头搞 “攻坚庆功会”,给大家发个 “代码拆解纪念章”,再申请点额外的休息补贴;商业化团队要冲业绩,就设计 “师徒带教 + 业绩冲刺榜”,老带新效率高,新人有奔头,团队凝聚力自然就上来了 —— 毕竟 “能一起打赢仗,才是真团队”。
(2)落地项目:学会接地气改造快手每年都在搞 “快 START 新生训练营”这些大项目,HRBP 得学会 “接地气改造”,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给研发新人的训练营,就加了 “技术实战任务”,让新人跟着拆个小模块;给运营新人的,则改成 “跟着达人跑一天直播”,比单纯听课管用多了。司庆发红包、10 年司龄切蛋糕这些活动,HRBP 也会提前跟部门沟通,把老员工的故事讲进部门分享会,既传递了公司温度,又拉满了团队认同感。
(3)暖好人心:做“贴心小管家”快手的司庆有拔河比赛、游园会这些 “团魂项目”,HRBP日常就一直在干 “暖人心的活”。
新人刚入职?立马匹配个导师,6 个月里手把手带,从 “SQL 咋用” 问到 “食堂哪个窗口好吃” 都能解答;团队有人压力大?悄悄安排 “健康小屋按摩券”,或者组织个 “部门羽毛球赛” 松松劲;异地职场的同学没参与司庆?同步搞抽奖、寄生日甜品,让杭州、深圳的 “铁铁” 们也能感受到热闹 —— 毕竟留住人,先得暖好心。
接下来聊聊快手HRBP的 “洞察 - 落地 - 反馈 - 迭代” 的工作闭环。
二、快手的HRBP工作闭环1、洞察:找准业务与组织的真实需求洞察是HRBP工作闭环的起点,快手 HRBP不能 “坐在办公室猜需求”,而是通过锚定项目痛点、聚焦用户需求,精准锁定 “业务要什么、组织缺什么、员工需什么”,为后续动作找准方向。
洞察的核心不是收集 “问题清单”,而是解码 “需求底层逻辑”—— 比如研发团队抱怨 “编译卡顿”,本质是 “技术攻坚期协作低效 + 激励不足”;运营团队反馈 “达人对接难”,本质是 “电商运营人才缺乏行业实操能力”。
HRBP洞察关键动作——始终贴着业务场景走。
(1)在研发 / 技术线,锚定项目痛点与能力缺口
研发线 HRBP 会带着 “技术场景清单” 深度嵌入项目全流程:参与 “移山计划” 等攻坚项目的每日站会,记录 “代码拆解受阻、跨模块协作断层” 等实操痛点;翻看工程师的 “编译时长数据”,识别 “技术债导致的效率瓶颈”。
例如,可灵 AI 团队成立初期,HRBP 通过跟踪技术评审会发现 “团队缺乏算法落地 + 商业化复合型人才”,而非单纯的 “算法工程师不足”,这一洞察避免后续招聘的 人才错配。
(2)产品 / 商业化线,聚焦用户需求与业绩瓶颈
产品线 HRBP 要化身“业务观察员”,跟着可可团队跑 “中小达人线下训练营”,从达人 “看不懂 GMV 数据、不会用选品工具” 的吐槽中,解码 “运营团队需强化‘达人赋能能力’” 的需求;商业化 HRBP 则通过 “直播带岗业务数据看板”,发现 “新销售因‘不熟悉蓝领用户需求’导致转化率低”,进而锁定 “销售团队需补充‘行业认知 + 用户洞察’培训” 的核心诉求。
这种洞察始终紧扣快手提倡 “痴迷客户” 的价值观,将 “外部用户需求” 转化为 “内部组织需求”。
2、落地:将洞察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落地的关键是 “适配性”—— 研发团队的方案要 “轻流程、重激励”,商业化团队的方案要 “快响应、强支撑”,中台团队的方案要 “促协同、提效率”,避免 “为了做 HR 而做 HR”。
具体方案落地,主要基于不同场景的 “定制化交付”,典型的场景如下:(1)增长场景
针对商业化线 “直播带岗转化率低” 的洞察,HRBP 落地赋能方案是“强匹配”性的人才与能力支撑。
比如招聘端升级 “销售人才画像”,增加 “蓝领行业认知” 面试环节;培训端开设 “蓝领需求解读课”,激励端设置 “转化率达标奖”,联动业务端设计 “师徒带教机制”。
(2)变革场景
针对主站线 “架构调整导致员工焦虑” 的洞察,HRBP 落地 “分层沟通 + 前置融入” 方案。
比如对研发工程师,重点讲 “新岗位的 AI 技术成长机会”;对运营专员,梳理 “职责衔接清单”;提前组织 “跨团队下午茶”,让调岗员工与新团队提前熟悉。方案兼顾信息透明与情感安抚。
(3)创新场景
针对可灵 AI 团队 “复合型人才缺口” 的洞察,HRBP 落地 “技术合伙人 + 内部培养” 双路径:社招端对接全球大模型专家,推出 “弹性工作制 + 项目分红” 的定制化 offer;内部选拔 “算法 + 产品” 双背景员工,开设 “AI 商业化实战营”。方案提前 6 个月落地,确保可灵 AI 迭代关键期 “人才不断档”。
反馈的关键是 “全面性”—— 不仅看 “业务数据”(如 GMV、项目进度),还要看 “员工体感”(如满意度、融入度),更要看 “长期影响”(如人才留存、组织能力提升)。
快手HRBP反馈机制主要动作包括:
(1)一线即时反馈通过 “每日 / 每周轻反馈” 机制,抓最鲜活的体感,比如研发线通过 “工程师问卷” 收集 “激励方案吸引力”;商业化线通过 “销售晨会 3 分钟吐槽” 收集 “培训实用性”;新员工通过 “入职 1 周 / 1 月访谈” 反馈 “导师带教效果”。
(2)团队周期复盘
推行 “双周 / 月度复盘会”,挖 “深层次的问题”。HRBP 与业务负责人、核心员工共同拆解 “方案落地数据”——用 “编译时长下降 30%” 验证研发激励的有效性;用 “新人留存率提升 22%” 评估带教方案的价值。
(3)跨部门协同反馈
联动招聘、OD、薪酬等 HR 模块,以及业务上下游团队收集间接反馈,补HRBP视角外的盲区。比如招聘团队反馈 “研发线激励方案让候选人接受率提升 18%”;运营上游团队反馈 “商业化销售的用户洞察能力进步明显”。这些跨视角反馈,避免了 HRBP “只看自己负责的环节”。
迭代不是 “改个细节”,目的在于长期能形成 “可复用、能迭代” 的机制,让HR的解决方案随业务进化而进化。
具体迭代动作,主要有 “微调整、深优化、体系化” 三个:
(1)微迭代:快速解决堵点
比如针对电商线 “培训太理论化” 的反馈,HRBP在48小时内调整方案:将 “课堂讲授” 改为 “达人直播间跟岗实操”,增加 “选品实战演练” 环节;针对研发线 “勋章兑换选项少” 的反馈,联动行政团队新增 “技术书籍、健康按摩券” 等选项。微迭代强调 “快响应”,确保问题不堆积。
(2)深优化:重构核心逻辑
比如针对主站线 “跨部门协作方案落地慢” 的反馈,HRBP深挖原因发现 “需求对接无标准流程”,随即重构方案,推出 “跨部门需求确认模板”,明确 “需求提出 - 评估 - 落地” 的时间节点与责任人,配套 “协同奖”,对高效对接的团队给予激励。优化后,需求落地周期缩短 60%。
(3)体系化:固化成功经验
比如针对 “移山计划” 激励方案的成功反馈,HRBP将其升级为《研发线技术攻坚管理办法》,固化 “里程碑设置、激励标准、风险管控” 等流程,后续 “架构优化、AI 模型迭代” 等项目直接复用,落地效率持续至少提升 40%
最后的总结。
成为“人力搭子”,是因为快手HRBP的核心定位就是 “跟业务站在一起”。
快手HRBP的 “洞察 - 落地 - 反馈 - 迭代” 闭环,本质是 “以业务为圆心的价值循环”。
这种 “螺旋式上升” 的工作逻辑,让快手HRBP摆脱单纯的 “后勤支持” 的定位,成为与研发、产品、商业化团队并肩的 “进化伙伴”,为快手 “始终向前” 的组织活力提供了最坚实的人力支撑。
--加入实战会员解锁更多大厂HRBP工作案例-
【实战会员9月安排如下】
来源:HR实名俱乐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