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理书房时,我无意间翻出了高中时代那本带锁的日记本。时过境迁,我早已忘了密码,也忘了里面琐碎的心事。
整理书房时,我无意间翻出了高中时代那本带锁的日记本。时过境迁,我早已忘了密码,也忘了里面琐碎的心事。
笑着找来工具撬开,泛黄的纸页上,字迹幼稚又热烈。然而翻到最后一页,竟是我暗恋对象陈逸的笔迹:「笨蛋,我等你发现我,等了整整一个夏天。」
1
周末的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灰尘的味道。
我正陷入一场与过去断舍离的艰苦战役——清理书房角落里那个积了厚厚一层灰的旧书箱。
箱子里大多是高中时代的课本和练习册,纸张边缘已经泛黄卷曲,散发着时光特有的陈旧气味。
我一边感慨着“当年居然做过这么多题”,一边将它们分门别类,准备送入回收站。
就在箱子几乎见底时,我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带着皮质触感的角落。
心里微微一动,我拨开几本盖在上面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物件静静地躺在箱底。
那是一本日记本。
封面是淡蓝色的星空图案,上面还歪歪扭扭地贴了几张当时最火的动漫人物贴纸,边缘已经翘起,褪色得厉害。
正中间,一把小小的、如今看来十分幼稚的粉色爱心锁,牢牢地锁着那些被尘封的岁月。
锁头已经有些斑驳,透着暗沉的锈色。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是它。
我那本高中时期视若珍宝、恨不得藏进保险箱的带锁日记本。
还记得当初买它时,信誓旦旦地觉得必须用一把锁,才能守住青春里那些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心事。
现在想来,真是幼稚得可爱。
我拿起日记本,拂去上面的灰尘,忍不住笑了。
那时候的天塌下来的大事,如今回想,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了吧。
尝试着拨动密码轮,却完全想不起当初设置了什么数字。
试了试自己的生日,不对。
试了试高考结束那天,也不对。
又试了几个当时觉得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那把固执的小锁依旧纹丝不动。
算了。
反正都是过去的事了。
我摇摇头,准备将它和其他旧物一起打包。
可就在要把它扔进纸箱的瞬间,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猛地攫住了我。
那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那个十几岁的我,每天都在为什么欢喜为什么忧愁?
那个被小心翼翼锁起来的青春,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种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压不下去了。
我放下日记本,转身去了工具箱翻找。
螺丝刀太粗,剪刀没用。
最后,我找到了一把小巧的老虎钳和一根细长的铁钉。
回到书房,坐在阳光下,我像在进行一个神秘的仪式,将日记本平放在膝盖上。
用铁钉抵住锁芯薄弱的地方,另一只手拿起老虎钳,小心地施加力道。
“咔哒。
一声轻微的、脆弱的声响后,那把象征着我整个青春期防备的锁,应声弹开。
锈迹斑斑的锁舌松垮地耷拉下来。
我的心,也跟着那声“咔哒”,轻轻地、快速地跳动起来。
2
深吸一口气,我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翻开了日记本的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蓝黑色的钢笔字迹,工工整整,甚至带着点刻板,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情绪,却是那么鲜活而跳跃。
3月12日,天气晴。物理测验又不及格!
老王(物理老师)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完蛋了,人生无望了感觉。后面画了一个哭丧着脸的小人。
4月2日,阴。和同桌小雅一起去小卖部,买了新出的草莓味棒棒糖,甜到齁嗓子,但是好开心!
5月7日,雨。爸妈又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希望快点长大,快点离开家。」
……
我看着看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那些被遗忘的细碎片段,随着这些文字,一点点重新变得清晰。
考试的焦虑,友情的陪伴,对家庭的微小抱怨,对未来的迷茫和憧憬……
一个普普通通高中女生的日常,扑面而来。
然后,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是一个名字——陈逸。
5月10日,晴。今天在走廊拐角差点撞到陈逸!
他手里抱着一摞作业本,好像是从老师办公室出来的。
他看了我一眼,好像还对我笑了一下?
不确定,可能是我眼花。心跳得好快,像跑了八百米。」
5月16日,晴。体育课自由活动,他们男生在打篮球。
陈逸投篮的样子好帅!
进球的时候还会和队友击掌,笑起来眼睛亮亮的。
偷偷看了好久,差点被小雅发现。
她要是知道我在看陈逸,肯定要笑话死我。」
5月21日,阴。今天发数学卷子,我考得稀烂。心情低落到谷底。
结果放学时,陈逸居然走过来,指着那道我最头疼的压轴题,说:‘这道题其实有个更简单的解法,你要不要听?
……他他他居然主动跟我说话!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会傻乎乎地点头。
他说了什么根本没听进去,只记得他手指很长很好看,声音有点低低的……顾夕夕你没救了!」
一页页,一篇篇。
几乎每隔几页,就会出现“陈逸”这两个字。
有时只是寥寥几笔记录一次遥远的偶遇,有时是大段大段的心情剖析,记录着偷看他时的雀跃,和他偶然对话后的兵荒马乱,还有那些求而不得、暗自神伤的卑微心事。
那些文字,幼稚,笨拙,却又无比真挚热烈。
像一个藏在贝壳里的柔软肉体,小心翼翼地探出触角,感知着那个发着光的少年,却又害怕被灼伤,迅速缩回自己的世界里。
我抚摸着那些已经干透的墨迹,仿佛触摸到了那个十几岁的自己——那个敏感、内向、普通,却又在心里默默上演着盛大暗恋剧场的女孩。
脸颊有些发烫,是替当年的自己感到害羞,却也有一丝淡淡的怀念。
那个名叫陈逸的男生,几乎占据了我整个青春期的所有心跳回忆。
他是学霸,是篮球队的主力,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是我不敢宣之于口的秘密。
合上日记本的最后一句属于自己的内容,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满是唏嘘和感慨。
3
笑着摇了摇头,准备将这本承载着太多“黑历史”的日记本重新合上,塞回箱底,让它继续沉睡。
指尖无意间拂过最后一页纸张的边缘,感觉似乎比前面的页数要更厚实一点点?
而且,前面写满字的页面到此似乎已经结束了,但这本子好像还有一页空白?
我顺手将日记本翻到了最后一页。
然后,我的动作,我的呼吸,我脸上残留的笑意,都在那一刻,彻底僵住了。
最后一页,不是空白的。
上面有字。
但不是我那工整甚至有点刻板的蓝黑色钢笔字。
而是用一种黑色的、笔锋犀利潇洒、力透纸背的墨水笔写下的字迹。
那字迹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张扬和锐气,一眼就能看出,属于一个男生。
那行字清晰地写着:
「笨蛋,我等你发现我,等了整整一个夏天。」
没有日期,没有署名。
只有在那句话的末尾,落了一个简单利落的大写字母——Y。
我的大脑“嗡”的一声,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里面同时炸开,瞬间一片空白。
血液似乎在这一刻冲上头顶,又在下一秒冻结成冰,让我四肢冰冷,无法动弹。
眼睛死死地盯着那行字,每一个笔画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我视网膜生疼。
这字迹……这语气……这个“Y”……
陈逸!
他的名字缩写,就是CY!
这个“Y”……是他名字“逸”的首字母缩写?还是某种代称?
但直觉像一把尖锐的锥子,瞬间就凿开了我的记忆!
就是他!这字迹我见过!
在光荣榜上,在偶尔传阅的优秀作业本上,那锋利又好看的字体,和眼前这个一模一样!
可是……为什么?
他什么时候写的?他怎么拿到我的日记本的?
他看到了多少?他……他看到了里面所有关于他的、那些幼稚又羞耻的心事了吗?
“等了整整一个夏天”……哪个夏天?
难道是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
无数个问题像海啸一样瞬间淹没了我,心脏疯狂地擂鼓,撞击着胸腔,。
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日记本差点从膝盖上滑落。
震惊,慌乱,羞耻,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我牢牢困在原地。
我一直以为,那场盛大的暗恋,只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是我深藏在心底、从未见光的秘密。
可这最后一页的留言,像一道突如其来的惊雷,粗暴地劈开了我所有的认知。
4
日记本摊开在膝头,我的指尖冰凉,反复摩挲着那凹凸的墨迹,“笨蛋,我等你发现我,等了整整一个夏天。”
我用力闭上眼,逼迫自己混乱的大脑沉入记忆的深潭,打捞高中最后一个夏天的碎片。
那是高考结束后,离校前夕。
空气里弥漫着解放的狂喜和即将离别的淡淡愁绪。
大家都忙着写同学录,拍照,拥抱,告别。
日记本……我一直很小心地保管它,总是塞在书包最内侧的夹层里。
只有在家里,确认房门锁好后,才会拿出来写写画画。
唯一一次可能脱离我视线的机会……
是毕业联欢会!
那天晚上,教室被布置得花里胡哨,音响放着吵闹的音乐,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聊天、玩游戏。
我把书包随意地扔在了自己的椅子上,就和闺蜜小雅她们凑到一起拍照、吃零食去了。
中间好像还玩了一阵击鼓传花的游戏,场面很混乱,大家跑来跑去。
后来……好像是因为饮料喝多了,我去了一趟洗手间。
回来时,好像看到有个人影在我座位旁边晃了一下,但当时光线昏暗,人又多,根本没在意。
难道就是那个时候?
联欢会持续到很晚,结束时大家都兴奋又疲惫,吵吵嚷嚷地收拾东西离开。
我拿起书包,甚至没有检查里面的东西是否齐全,就跟着人流走了。
如果真是那时被他拿走的……他是什么时候放回来的?
第二天回校拿毕业证的时候?他看了多久?
是当场看完就放回,还是带回家过了夜?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让我头皮发麻。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恶作剧?
捉弄我这个偷偷喜欢他的“笨蛋”?还是……另有原因?
那句“等了整整一个夏天”,听起来不像纯粹的嘲弄,里面似乎藏着一丝……无奈?
甚至是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期待?
我猛地摇头,打断自己危险的联想。
陈逸那样的人,天之骄子,众星捧月,怎么会对我那点微不足道的暗恋心事感兴趣?
更别说期待我的“发现”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无意间看到了日记本,发现了我的秘密,觉得有趣,于是顺手留下了这句调侃。
毕竟,毕业了,以后天各一方,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无所谓了。
是的,一定是这样。
我试图用这个最合理的解释来说服自己,可心底某个角落,却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固执地反驳:那他的字迹,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认真?
那句“笨蛋”,为什么读起来不像讽刺,反而有点……亲昵?
5
理智的分析根本无法平息内心的惊涛骇浪。
那个被锁了多年的秘密,不仅见了光,还可能被当事人窥探殆尽,这种认知让我坐立难安。
我需要答案。
像一个终于找到线头的侦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顺着那微弱的痕迹摸索下去。
而现代社会,最容易找到一个人痕迹的地方,莫过于网络社交平台。
我几乎是冲回电脑前,打开了那个几乎快要遗忘密码的QQ号。
头像还是高中毕业时傻气的咧嘴笑,好友列表里大多是早已不再联系的同学。
我颤抖着输入了“陈逸”两个字。
心跳在点击搜索键的瞬间飙到了顶点。
出来了。他的主页。
头像是一片湛蓝清澈的海,看不到脸。
我深吸一口气,像个窥探者一样,小心翼翼地点进他的主页。
动态不多,寥寥数条,时间跨度很大。
最近的一条是半年前,分享了一首纯音乐,没有配文。
再往前,是一些风景照,陌生的城市,恢弘的建筑,看不出具体在哪里。
偶尔有零星几条关于行业动态的转发,术语专业,是我完全不懂的领域。
没有自拍,没有透露个人生活的只言片语,更没有……任何可能与过去、与高中、与我有关的蛛丝马迹。
他的世界,看起来遥远、成熟、井然有序,和我记忆里那个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少年,以及日记本里留下锋利字迹的男生,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我不甘心,又点开高中校友群。
群里大多在讨论同学聚会、孩子升学、房贷压力。
我搜索了陈逸的名字,记录寥寥,他几乎从不发言。
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攫住了我。
时间早已将我们冲刷到截然不同的岸上,中间隔着浩瀚的、沉默的岁月海洋。
我那本突然现世的旧日记,和那句石破天惊的留言,像一颗投入深海的石子,连回音都微弱得听不见。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他那片沉默的海头像,不知说什么!
“嗨,陈逸,好久不见,我昨天撬了我高中日记本的锁,发现你在最后一页给我留了言,能问问是怎么回事吗?”
太荒谬了。
太突兀了。
如果他早已忘了这回事,或者那真的只是一个无心的玩笑,我这样冲上去质问,岂不是自取其辱?
把我当年那点卑微的暗恋心思,再次赤裸裸地摊开在他面前?
胆怯和自尊,像两只手,死死地拉住了我。
最终,我颓然地关掉QQ,瘫坐在椅子上。
线索好像就这么断了。
6
接下来的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
做饭差点切到手,看电视也不知道演了什么,脑子里反复盘旋的就是那行字和那个沉默的海头像。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必须要知道答案!
否则我会被自己的好奇心和不切实际的猜测逼疯的!
既然从当事人那里无从下手,那就从旁敲侧击开始。
我立刻想到了我高中时代最铁的闺蜜——赵小雅。
我们曾经无话不谈,虽然大学后去了不同的城市,联系渐少,但逢年过节还是会问候几句。
她或许会知道些什么?
毕业联欢会那天,她一直和我在一起!
我抓起手机,找到小雅的头像,斟酌了半天用词,发了一条看似随意的消息过去:
「小雅小雅,在干嘛呢?突然想起咱们高中毕业联欢会了,那会儿真好玩啊!」
等待回复的时间格外煎熬。几分钟后,手机亮了。
小雅:「哈哈哈,是啊,那会儿疯得要死!你怎么突然想起怀旧了?」
我手心有点出汗,继续小心翼翼地敲字:
「就……整理东西,翻到点以前的照片。
哎,对了,你后来还有陈逸的消息吗?
就咱们班那个学霸校草,我记得联欢会那天他好像也在?」
发出这句话后,我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心脏怦怦直跳。
那边显示“正在输入中…”,持续了好一会儿,才发过来一条。
小雅:「陈逸?你怎么突然问他???【坏笑表情】」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那八卦的气息!
我赶紧澄清:「没什么没什么!就突然想起来了,随便问问!
毕竟当年好多女生喜欢他嘛哈哈【尬笑表情】」
小雅:「哦~随便问问啊【抠鼻表情】」
她停顿了几秒,然后又发来一条:「消息嘛,倒是有一点。
听说他在深圳发展得挺不错的,好像在一家很牛的外企?具体就不清楚了。不过……」
她拉长了语调,我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不过夕夕,你现在才来打听他,是不是太后知后觉了点?」
小雅的语气透过文字都能感觉到一丝调侃和……意味深长。
我心里咯噔一下:「啊?什么意思?」
小雅:「装!继续装!你当年不是……嗯哼?」
她发来一个“你懂的”表情。
我的脸颊瞬间爆红,幸好她看不见。
她果然知道我喜欢陈逸!
这没什么稀奇,当年我可能或多或少流露过。
我硬着头皮回:「都是小时候不懂事的事儿了,早过去了【摆手表情】」
小雅:「真的过去了?那我可就不说了【抠鼻表情】」
我急了:「别啊!到底有什么嘛?快说快说!」
小雅那边沉默了一两分钟,久到我以为她掉线了。
然后,她发来一条让我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的消息:
「其实也没啥,就是突然想起来,毕业联欢会那天晚上,你跑去上厕所的时候,我好像看见陈逸在你座位旁边弯腰捡什么东西来着……当时太吵了没在意。现在想想……嘿嘿。」
她发来一串不怀好意的笑。
「而且,你后来不是死活找不到你那本带锁的日记本了,急得快哭了,结果第二天它又好端端地出现在你书包里了?你忘了?」
我如遭雷击!彻底呆住了!
还有这回事?!我完全忘了!
经她一提,似乎……好像……是真的有那么一段记忆!
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粗心大意没找到!
小雅的信息还在跳出来:「所以啊,顾夕夕同学,你现在才来问这事儿,是不是反射弧太长了点?当年明明……」
话说到这里,她突然刹住了车。
然后,无论我怎么追问“当年明明什么?”
她都只回复:「哎呀,都是猜的啦!
具体怎么回事,我哪儿知道呀!
你自己想去吧!我老公叫我了,回头聊哈!」
说完,她的头像就灰了下去,任我怎么呼叫都不再回应。
留下我一个人对着手机,心脏狂跳,血液奔涌。
小雅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她提到陈逸弯腰捡东西,又提到我的日记本失而复得……难道这两件事有关联?
一个念头猛地闪过:陈逸当时捡起的,会不会就是我的日记本?
而他之所以会注意到它,会不会是因为……他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记录心事的本子?
我记得孙浩有一次开玩笑说过,陈逸有个宝贝本子,谁也不让碰,好像是……黑色的?
这个联想让我自己都吓了一跳,但一颗想要探寻真相的心却再也按捺不住。
7
小雅暧昧不清的话语和突然下线,她肯定还知道些什么!“当年明明……”
后面没说完的话,像一只钩子,死死钩住了我的魂魄。
直接问陈逸?
我依旧缺乏那份勇气。
那本黑色笔记本的模糊照片和小雅的话,像两片关键的拼图,让我窥见了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可能。
我必须知道更多。
高中时,陈逸虽然耀眼,但并非难以接近。
他有几个关系很铁的兄弟。
我凭着模糊的记忆,在好友列表和校友群里反复搜寻,终于找到了那个名字——孙浩。
他是陈逸的同桌,也是篮球队的,当年经常看到他们勾肩搭背地在一起。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
给一个几乎没说过话的男同学发信息,打听另一个男同学的私密往事,这听起来简直离谱又冒昧。
但好奇心已经像藤蔓一样紧紧缠绕住我,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
我斟酌了又斟酌,删删改改,最终给孙浩发去了一条尽量显得自然又不失礼貌的消息:
「孙浩同学,你好,我是顾夕夕。
冒昧打扰,最近和老同学聊起高中趣事,突然想起陈逸同学,听说他发展得很好?
顺便想打听个事儿,不知道你方不方便说?」
我把姿态放得很低,甚至做好了石沉大海或者被直接拒绝的准备。
没想到,几分钟后,孙浩就回复了:「顾夕夕?哈哈,有印象!
逸哥是混得不错。你想打听啥事?
他啥糗事我可都知道啊【坏笑】」
他的爽快让我松了口气,也紧张起来。
我咬着指甲,继续打字,感觉每个字都烫手:
「不是什么糗事啦……就是……不知道你记不记得,高中时候,陈逸是不是也有本经常写写笔记本?
黑色的?好像还挺宝贝的?」
发出这句话后,我紧紧闭上眼,几乎不敢看回复。
手机安静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安静得让我心慌。
孙浩是不是觉得我很奇怪?他会不会去告诉陈逸?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手机终于震了一下。
孙浩的回复很简单,却像一道闪电劈中了我:「你怎么知道?」
紧接着,他又发来一条:「那本子啊,可是逸哥的命根子。
谁也不让碰,打球都锁抽屉里。
我们当时还笑话他,是不是写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情书大全。」
我的呼吸骤然屏住!
真的!小雅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我手指颤抖着追问:「那……那本子,后来怎么样了?毕业之后?」
孙浩:「那就不知道了。
毕业那天好像看他拿在手里来着,后来就没见过了。怎么突然问这个?」
我几乎能想象孙浩在屏幕那头挠头疑惑的样子。
我赶紧敷衍过去:「没什么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来了,谢谢你啊孙浩!」
结束对话前,我鬼使神差地又问了一句:「那个……孙浩,毕业联欢会那天晚上,你有没有注意到陈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次孙浩回得很快:「联欢会?那天晚上嗨爆了,谁记得清啊!
不过你这么一说……好像后半场是没怎么见着逸哥,不知道猫哪儿去了。
你怎么老打听逸哥的事儿啊?哈哈……」
我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匆忙道谢结束了对话。
手机屏幕暗下去,我的心却亮得惊人。
一本被他视若珍宝、谁也不让看的黑色笔记本。
联欢会后半场的消失。我丢失又复现的日记本。
以及那句——“等了整整一个夏天”。
一个大胆得让我心跳失速的猜测,破土而出。
8
那个下午,我什么事都没干成。
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阳光一点点西斜,我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溯高中最后的时光,尤其是联欢会之后,最重要的那一天——毕业典礼。
记忆的闸门,因为有了明确的指向,终于轰然洞开,露出了许多被忽略的细节。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
大礼堂里人声鼎沸,充斥着喧闹和离别的伤感。
校长讲话,优秀学生代表发言(陈逸就是其中之一),颁发毕业证书……流程按部就班。
典礼结束后,大家并没有立刻离开。
操场、教室、走廊,到处都是穿着同样校服、忙着合影留念的学生。
笑声、哭声、祝福声,混杂在一起。
我也被小雅和几个女生拉着,到处拍照。
我们笑着,闹着,摆出各种幼稚的姿势,试图用相机定格住最后的青春。
就在我们挤在走廊的窗边,背景是葱郁的香樟树,拍完一组搞怪照片后,我笑着转身,视线无意间扫过喧闹的人群。
然后,我看到了他。
陈逸。
他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似乎刚刚穿过拥挤的人潮。
他身上还穿着那身笔挺的校服,额角有细微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的手里……好像拿着一个方方的、黑色的、硬壳的东西?
我的心跳猛地一滞。
那时的我,只是偶然瞥见,心跳加速了一瞬,立刻就像受惊的小鹿一样移开了视线,根本不敢细看。
甚至下意识地觉得,他肯定是来找别的什么人,或许是哪个同样优秀的女生,或许是他的兄弟。
就在这时,小雅兴奋地拉住我的胳膊,指着另一边喊道:“夕夕!快看!班主任在那里!我们去找他合影!”
我被她猛地一拉,下意识地跟着跑了起来。
走廊人很多,我跌跌撞撞地跟着小雅挤过去,好像还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匆忙间连道歉都忘了说。
那个被撞到的人……手里是不是也拿着什么东西?
我好像听到了一声轻微的、东西落地的声音?
但当时太嘈杂,小雅又催得急,我根本无暇回头确认。
那个模糊的画面,那个黑色的方角物体,那个可能被撞掉的东西……像被雨水冲刷后逐渐清晰的底片,在我脑中越来越鲜明。
难道……当时他手里拿的,就是那本黑色的笔记本?
他穿过人群,是来找我的?
而我,不仅完全没有意识到,甚至还撞掉了他手里的东西,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一股巨大的、迟来的懊悔和酸楚,瞬间淹没了我。
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刻陈逸可能的表情——错愕,失望,或许还有一丝无奈的笑意。
他看着我被拉走的背影,最终弯腰捡起地上的本子,沉默地站在原地。
那个夏天,在他写下那句“等你发现我”之后,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时空里,他或许真的曾鼓起勇气,试图走向我。
而我,却在那场盛大的、兵荒马乱的告别里,完美地、彻底地,错过了他。
9
所有的线索,在此刻完美地串联成一条清晰的线,指向一个我过去从未敢设想过的真相。
毕业联欢会。
他可能偶然看到了我的日记,知晓了我全部的心事。
或许是在我离开座位时,日记本从并未拉严的书包里滑落?
又或者是其他同学的恶作剧?但无论如何,他看到了。
他没有嘲笑,没有声张,而是用一种极其“陈逸”的方式,在那本日记的最后一页,留下了属于他的印记——一句暧昧又带着期许的回应。
他或许期待着,我能很快发现这个秘密,然后,我们之间那层模糊的窗户纸就能被捅破。
他甚至,也准备了一份“回礼”。
那本被他珍藏的、写满了心事的黑色笔记本。
那里面,会不会也记录着一个少年不为人知的悸动?
记录着篮球场边掠过的裙角?
记录着走廊偶遇时刻意放慢的脚步?
记录着想要靠近又怕惊扰的犹豫?
他原本计划在毕业典礼那天,完成这场心事的交换。
他拿着那本黑色的笔记本,在人群里寻找我,想要把它交到我手上。
可是,懵懂的、胆怯的、被闺蜜拉着横冲直撞的我,却在那最关键的时刻,不仅没有接收到任何信号,甚至可能还撞掉了他手中的期待,然后像一只受惊的兔子,飞快地逃开了。
他等了一个夏天。
从联欢会后,到毕业典礼,再到那个漫长的暑假。
他或许一直在等,等我某一天突然翻开日记的最后一页,等我发现那句留言,然后给他一个回应,哪怕是一条最简单的讯息。
但我没有。
我就像一个捂紧了耳朵、闭上了眼睛的傻瓜,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失落和对未来的迷茫中,丝毫没有察觉另一颗心的靠近和等待。
那个夏天结束了。
我们去了不同的城市,上了不同的大学,拥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那场无声的等待,最终消散在时光的风里。
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撬开了那把生锈的锁,读到了那句被时光掩埋的留言。
真相呼之欲出,沉重又甜蜜,带着巨大的遗憾和难以言喻的悸动。
它不是一场单方面的、羞于启齿的暗恋。
而是一场阴差阳错、彼此错过的,双向奔赴。
陈逸等我的“发现”,等的不仅仅是发现那行字,更是等待我发现他那份同样深藏心底、未曾说出口的喜欢。
我坐在渐渐暗淡的暮色里,手里紧紧攥着那本泛黄的日记本,心脏像是被一只温暖又酸楚的手紧紧握住。
原来,在那个我以为只有自己在独自跳着孤单芭蕾的青春舞台上,他一直都在,与我共舞。
只是,我从未转身。
10
暮色彻底笼罩了房间,我却没有开灯,独自坐在昏暗里。
膝上的日记本早已合拢,但那句“笨蛋,我等你发现我,等了整整一个夏天”,却像烙铁一样印在了我的心上,滚烫,清晰,无法忽视。
真相的轮廓已然清晰,它不再是一个令人恐慌的谜团,而变成了一个沉甸甸的、带着巨大遗憾和微弱希冀的礼物。
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枯坐下去了。
不能让这份迟来的发现,再次沉寂在岁月的尘埃里。
我需要一个答案。
一个来自他亲口的确认。
黑暗给了我莫名的勇气。
我猛地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打开了台灯。
暖黄的光线驱散了角落的昏暗,也照亮了我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指。
我重新登录了QQ,点开了陈逸那片沉默的海的头像。
光标在输入框里闪烁,像我的心跳一样急促而慌乱。
我该说什么?
“你好,我是顾夕夕?”——太官方。
“还记得我吗?”——太矫情。
直接拍下那行字发过去?——太突兀,万一他忘了,或者根本不想相认,岂不是尴尬到无以复加?
我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打了又删,删了又打,反复了无数次。
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粘腻不堪。
最终,我深吸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敲下了一行尽可能显得轻松自然,却又埋下钩子的话:
「嘿,最近还好吗?我是顾夕夕。
周末整理旧东西,偶然翻到点高中时候的物件,有点好奇……就想来问问你。」
检查了一遍没有错别字,语气也还算正常。
然后,不等自己后悔,我眼一闭,心一横,按下了发送键。
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完了。发出去了。
下一秒,巨大的恐慌和后悔瞬间将我吞没。
我像扔烫手山芋一样把手机扔到沙发上,自己则猛地向后倒在椅子里,用手臂紧紧捂住发烫的脸。
他会看到吗?他看到了会怎么想?
会觉得我很莫名其妙吗?会不会根本不回复?
或者客气而疏离地回一句“什么东西?”让我彻底死心?
等待的时间,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我竖着耳朵,捕捉着沙发上任何一丝微弱的手机震动声。
心脏跳得又快又重,撞击着肋骨,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几分钟过去了,手机毫无动静。
半小时过去了,屏幕依旧漆黑。
我开始为自己冲动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愚蠢和懊悔。
也许他早就忘了,也许那真的只是一个无心的玩笑,也许他现在正忙着重要的工作,被我这条没头没脑的消息打扰,觉得厌烦……
就在我被各种负面猜测折磨得几乎要窒息,准备冲过去把手机关机以求个痛快时——
“嗡——”
一声清晰而短暂的震动,划破了房间令人窒息的寂静。
我的身体瞬间僵住,血液似乎都凝固了。
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几乎是扑到沙发上,颤抖着抓起了手机。
屏幕亮着。
提示栏上,清晰地显示着他的名字。
他回复了!
11
我死死地盯着那个名字,心脏快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手指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勉强点开消息。
他的回复很简单,带着成年人特有的、礼貌而克制的距离感:
「顾夕夕?好久不见。我还不错,谢谢。翻到什么了,这么好奇?」
没有惊讶,没有热情,也没有冷漠,就像对待一个多年未见、突然联系的普通同学。
一股淡淡的失落感悄然蔓延开来。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话已出口,就必须问到底。
我再次深吸一口气,点开相机功能,对着日记本最后一页那行字,调整角度,清晰地拍了下来。
然后,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再次经历了短暂的挣扎。
最终,我按了下去。
没有附加任何文字。就让这行字,自己去说明一切。
图片发送成功的提示出现。
然后,世界再次陷入令人心悸的沉默。
对面没有了“正在输入”的提示,什么都没有。
仿佛石沉大海。
一秒,两秒……十秒……一分钟……
这种完全的静默,比直接的拒绝更让人煎熬。
他是不是觉得被冒犯了?
是不是在想该怎么委婉地告诉我那只是个玩笑让我别当真?
是不是……根本不想回忆这段往事?
就在我几乎要被这沉默逼得崩溃,准备发条信息道歉说“发错了”来挽救这尴尬的局面时,
聊天框的顶部,突然变成了“对方正在输入…”。
出现了!又消失了。
然后又出现!又消失!
反复了好几次。
显然,屏幕那头的他,心情也绝不平静。
他似乎在斟酌,在犹豫,在组织语言。
这种反复的“正在输入”状态,像一根羽毛,不停地搔刮着我紧绷的神经。
我紧紧攥着手机,指甲掐进了掌心,连呼吸都放轻了。
终于,在经过漫长到几乎让我虚脱的等待后,那条预期的消息没有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聊天框里,弹出了一条短短的语音条。
他竟然发了语音!
我手忙脚乱地找到耳机插上,指尖冰凉地点击了播放。
听筒里,先是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叹息般的呼吸声。
然后,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男声响起,穿透了多年的时光,清晰地敲击在我的耳膜上。
那声音,比记忆里少年的清朗多了几分成熟的磁性,语气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的笑意,尾音微微拖长,透着些许无奈的调侃:
“原来……你现在才看到啊?”
短暂的停顿,仿佛能想象到他此刻可能摇头失笑的样子。
“顾夕夕同学,你这反射弧……”
他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通过电流传来,带着微微的震感,酥酥麻麻地钻进我心里,“也太长了点吧?”
没有否认!没有敷衍!没有客气!
那语气里的亲昵和无奈,那一声“顾夕夕同学”,瞬间将我们拉回了多年前的教室走廊。
所有的猜测、所有的忐忑,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巨大的、失而复得的狂喜和强烈的酸楚同时冲上我的眼眶,让我瞬间湿了眼眶。
12
我捂着嘴,生怕自己哭出声来,赶紧深吸几口气平复情绪,手指颤抖着按住语音键,想回复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哽得厉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我只发出去一个含着哭腔、又忍不住笑意的:“……嗯。”
笨拙得可笑。
他似乎理解了我的语无伦次,又一条语音发了过来。
这次的语气更加放松,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温和:“吓到了?”
我用力摇头,才想起他看不见,赶紧又发了一条短语音:“……有点。主要是……太意外了。”
“意外什么?”
他问,声音里依旧带着笑,“意外我会写那句话,还是意外我现在会承认?”
“……都有。”
我老实回答,感觉脸上的温度越来越高。
我们就这样,用一条条短短的语音,笨拙又新奇地聊了起来。
隔阂和陌生感在熟悉的语气和共同回忆的片段里迅速消融。
他承认了联欢会那天,是我日记本从没关好的书包里滑了出来,被同学捡到起哄,他出面解围拿了过来。
“本来想立刻还给你,但……鬼使神差地,就翻开了。”
他的声音里有一丝赧然,“然后,就看到了某个小哭包写的关于我的那么多话。”
我在这边脸红得快要爆炸,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那行字……”我小声问。
“哦,那个啊,”他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看完之后,觉得不能白看你的秘密,总得留点什么等价交换吧?
又怕直接还给你,你吓得再也不敢写日记了。”
所以,他选择了那种方式。一个只有他知、或许我知的秘密。
“那……毕业典礼那天……”我鼓起勇气,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手里拿着的……是不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声音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嗯。是本黑色的笔记本。
里面……也写了不少东西。本来想……算了,都过去了。”
他没有细说里面写了什么,但我已经懂了。
那本被孙浩称为“命根子”的本子,那本他准备用来“等价交换”的心事。
所有的错过,所有的阴差阳错,在这一刻都有了完整的闭环。
遗憾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终于对接上的圆满。
我们聊了很久,从高中趣事聊到大学生活,再聊到如今的工作。
时光仿佛在我们之间重新流动起来,带着不同于当年的熟稔和默契。
13
和陈逸在网上的那次对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荡漾了整整两天。
我们恢复了联系,偶尔会像老朋友一样在微信上聊几句,分享日常的琐碎。
但谁都没有再主动提起那本黑色的日记,仿佛那是一个需要特定仪式才能开启的宝箱。
直到第三天下午,我收到了一条意外的消息,来自一个本地的同城快递小程序,提示我有一个文件袋待签收。
我最近并没有买任何东西。
带着疑惑下楼,从快递员手里接过那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袋。
寄件人信息栏只有一个简单的“陈”字和一个电话号码。
我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快步回家,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地拆开文件袋。
里面没有信,没有便签,只有一本略显陈旧、却保存得极其完好的黑色硬壳笔记本。
封面是简约的磨砂质感,没有任何花纹,只有边角处细微的磨损,昭示着它曾被主人反复摩挲翻阅。
是他。陈逸。
他竟然……直接用这种方式,把他青春的“命根子”寄给了我。
我的手心有些出汗,深吸了一口气,才郑重地翻开了第一页。
里面的字迹,一如他留在我日记本上的那般,锋利、潇洒,却比少年时更多了几分沉稳力道。
记录的并非每日流水,更像是一些零散的思绪、观察和……心事。
「4月11日。今天物理竞赛班下课晚了,匆匆跑回教室取书包,在走廊拐角差点撞到她。
她好像吓了一跳,眼睛瞪得圆圆的,像只受惊的小鹿。有点可爱。」
「4月18日。篮球训练赛。看到她坐在看台角落,好像在看一本课外书?
不确定是不是在看我。进球的时候,下意识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她好像低头了。啧。」
「5月9日。模拟考成绩贴出来了,她数学好像没考好,趴在桌子上,肩膀耷拉着。有点想过去问问,但找不到理由。怕她觉得唐突。算了。」
一页页翻下去,我的眼眶再次湿润。
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个骄傲又笨拙的男孩,用他最直接的方式,默默记录下一个女孩在他世界里留下的每一个细微印记。
他的喜悦,他的懊恼,他那想要靠近又踌躇不前的犹豫,和我日记里的心情,如出一辙。
直到翻到最后几页,时间节点来到了毕业联欢会后。
「看到了她的日记。原来……她和我一样。心跳快得不像话。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黑色的,和她那本差不多。想把我的这份心情,也给她看。等价交换。」
「毕业典礼。人好多。找到她了。
她好像和朋友玩得很开心。拿着本子走过去……有点紧张。」
记录在这里中断了。
下一页,只有一行字,笔迹深重,仿佛透着无尽的遗憾:
「她跑开了。撞掉了本子。也许,是天意吧。」
合上笔记本,我早已泪流满面。
原来,在我不知道的时空里,他真的曾怀揣着同样炽热的心情,一步步走向我。
我们之间的距离,曾经那么近,又那么远。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陈逸打来的微信语音电话。
我吸了吸鼻子,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才接起来:“喂?”
“收到了?”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低沉而温柔。
“嗯。”我哽咽着,说不出更多的话。
那边沉默了一下,似乎听出了我的异常,轻声问:“吓到了?”
“没有……”我摇摇头,眼泪却掉得更凶,“就是……觉得以前的我们,好傻。”
他低低地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释然和宠溺:“是挺傻的。”
短暂的沉默后,他忽然问:“晚上有空吗?”
我一愣:“……有。”
“一起吃饭吧。”他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约定一件寻常事,“我刚好……回来,飞机刚落地。”
我的呼吸瞬间屏住!他……他回来了?
“你……”
“这次,”他打断我,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认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不会再让你跑掉了。”
不等我回应,他便挂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听着里面的忙音,整个人还处于巨大的震惊和恍惚中。
直到几分钟后,微信提示音响起,他发来一条消息:「预计一小时后到。」
看着那条消息,又看看腿上并排放着的蓝色和黑色日记本,所有翻涌的情绪渐渐沉淀为一种巨大的、踏实无比的温暖和期待。
一个小时后,门铃响起。
我深吸一口气,走到门边,透过猫眼,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他站在门外,身姿挺拔,手里似乎还拿着一小束白色的栀子花,脸上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疲惫,和显而易见的紧张。
我打开门。
傍晚的金色阳光斜斜地照在走廊里,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我们隔着几步的距离,静静地对望着。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重叠,穿过了错位的青春和漫长的等待,终于将我们准确无误地送到了彼此面前。
他看着我,眼神深邃,里面盛满了失而复得的珍重和清晰的爱意。
他上前一步,将花递到我面前,声音比电话里更加真实动人:
“顾夕夕同学,”他叫着这个专属的、跨越了多年的称呼,嘴角扬起一个温柔至极的弧度,“这次的答案,我不想再写在日记本里了。”
他朝我伸出手,掌心向上,是一个邀请,也是一个郑重的承诺。
“你好,我是陈逸。隔了这么多年,能重新……认识你吗?”
我看着他的手,又抬头看他闪着光的眼睛,没有任何犹豫,将自己的手轻轻放在了他的掌心。
指尖相触的瞬间,温暖而坚定。
仿佛跨越了无数夏日的心事和等待,终于在此刻,稳稳地落在了实处。
“你好,陈逸。”我笑着回应,眼泪却又不争气地落了下来,“这次,不会让你再等那么久了。”
窗外的夕阳正好,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紧密地交融在一起,仿佛在书写一个崭新的、甜蜜的序章。
来源:糖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