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平头哥芯片央视曝光,科技巨头们打响一场英伟达替代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3 12:39 1

摘要:9月16日晚,央视《新闻联播》镜头掠过青海三江源智算中心项目,画面中一闪而过的技术参数表格显示:阿里平头哥PPU芯片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超越英伟达A800,直接对标英伟达特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

一场看似普通的央视报道,意外披露了中国AI芯片产业的突围信号。

9月16日晚,央视《新闻联播》镜头掠过青海三江源智算中心项目,画面中一闪而过的技术参数表格显示:阿里平头哥PPU芯片在多项关键指标上超越英伟达A800,直接对标英伟达特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

这则短短几分钟的报道引发业内震动。随后几天,阿里股价应声上涨,市值突破3万亿。

几乎同时,外媒披露阿里和百度已悄然将自研芯片用于AI模型训练。而腾讯则在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中国科技巨头正在打响一场英伟达的替代战。

央视画面罕见披露了详细的技术对比数据。平头哥PPU芯片集成96GB HBM2e内存,与英伟达H20的内存容量相同,但H20使用的是更先进的HBM3内存。

在芯片间互连带宽这一关键指标上,PPU达到700GB/s,介于英伟达A800的400GB/s和H20之间。

功耗控制方面,平头哥PPU表现出色,整板功耗为400W,与A800持平,低于H20的550W。这一指标对大规划部署的运营成本至关重要。

与国产阵营的华为昇腾910B相比,平头哥PPU在所有披露的参数指标上均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华为最新款昇腾910C芯片的性能数据尚未公开。

阿里在芯片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阿里2018年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此后陆续推出含光800、玄铁处理器和倚天710等产品。

自研芯片的应用方面,阿里已将PPU用于轻量级AI模型训练。而百度则尝试使用昆仑芯P800训练新版本文心大模型。

腾讯选择了不同的路径。腾讯云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通过软件平台整合不同芯片的算力。腾讯更注重打造兼容多元芯片的软件生态。

字节跳动成为这场竞赛中的“神秘选手”。据报道,字节正在加大自研AI芯片研发力度,计划到2026年与台积电合作实现基于5nm工艺的AI芯片大规模生产。

2025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这笔创纪录的投资将投向三个方面: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

投入已初见成效。阿里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阿里已将“AI+云”视为与电子商务并列的两大增长引擎之一。今年财年,阿里云服务了约63%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其模型平台“百炼”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今年已三次访问中国。在最近的一次访问中,他宣布英伟达已获得美国政府许可,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但形势已发生变化,具体的大家都知道。

富瑞发布报告指出,中国AI芯片设计能力已大幅提升,主要瓶颈在于先进晶圆制造设备的可得性。

报告进一步分析,即使中国AI芯片设计符合美国设定的门槛,能够由台积电或三星代工,晶体管数量低于300亿的中国芯片也很难在性能上与英伟达H20竞争。

黄仁勋透露,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从2022年的95%下降至5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

国产芯片的崛起不仅体现在参数上,更体现在实际部署规模上。央视报道透露,已签约项目涉及1,747台装置、22,832张算力卡,总算力达3,479P。

其中,阿里云以16,384张平头哥算力卡占据最大份额。阿里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PPU部署规模扩展至10万张卡,覆盖电商推荐、智能物流和AIGC等全场景应用。

然而,制造环节仍是瓶颈。中芯国际目前只能使用深紫外线(DUV)工具,通过多重图案化来生产7nm工艺,良率较低。这意味着国产芯片在量产能力上仍面临挑战。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AI芯片产业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用”,竞争重点将转向软件、工具链和生态系统建设。

阿里并非唯一玩家。华为昇腾、百度昆仑、沐曦股份、壁仞科技等七大国产AI芯片品牌集体亮相,形成多元化算力生态。

但制造环节仍是“卡脖子”的关键。中芯国际产能因美国限制受限,最多只能达到生产7nm工艺。这意味着国产芯片的量产能力仍面临考验。

这场芯片之争远未结束,但替代序幕已经拉开。

来源:波士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