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方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正深陷加征高额“对等关税”的泥沼,国内供给和供应链危机四伏,尤其是与中方制造相关的行业和商品受到了巨大冲击。
为了挽救这一危局,特朗普政府内部正在讨论组建一个专门的工作组,以在无法与中方达成协议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
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方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将导致供应链危机,特朗普政府内部已开始讨论组建一个工作组,以便在未能与中国政府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处理这些问题。
据悉,这个工作组的成员可能包括美国政府最高级别的官员,如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
虽然该消息尚未得到白宫官方确认,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特朗普近期频繁为中美贸易战“降温”,本周更是突然对媒体表示,相信会在三周到四周内与我们达成协议。
这无疑透露出,在没有等到我们的电话后,美国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暗地里展开行动,试图主动接触我们。美国如今的困境,完全是特朗普和他的幕僚们一手“作”出来的。
贸易逆差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加征关税来抹平,除非美元放弃全球贸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美国自身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特朗普政府对我们出口的商品加征畸高关税,这一行为看似是在对我们施压,实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经济理论上来说,关税本质上是对进口商品征税,最终大部分成本都会转嫁到本国消费者身上。
以iPhone为例,假设每部制造成本为100美元,美国政府加征54%的关税后,苹果需支付154美元。按照企业采购价翻倍批发、批发价翻倍零售的定价策略,最终的销售价格,将从加税前的400美元,飙升至加税后的616美元。
这无疑会大大削弱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美国的消费市场。同时,美国部分工业供应链薄弱,对iPhone而言,所有组件工厂都在亚洲,美国已经没有相关工厂,需从亚洲采购组件。
即便加征54%关税后,在我们这里组装仍比在美国制造便宜。供应链是企业获取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能力,美国现有的工业级供应链无法满足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原材料供应需求。
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美国的一些企业也面临着成本上升、供应链断裂的困境。
据报道,美国的一些零售商表示,由于关税的影响,他们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不得不提高商品价格,这导致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下降,企业的销售额也随之减少。
一些依赖我们生产的零部件的美国制造商则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替代供应商,但这不仅需要时间,而且成本也很高。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不得不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风险。
美国政府幻想通过关税壁垒实现制造业回流,但全球产业分工是美国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正是因为全球分工,美国企业才得以享有各国政策优惠和成本优势,并以丰厚利润反哺美国本土研发创新,这种良性循环造就了美国科技领先地位。
如今美方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加征关税,美国企业也深受其害。关税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逐级传导,加剧了供应链断裂与产业空心化风险,增大了发展制造业的难度,从而削弱了美国产业基础,降低了美国企业竞争力。
正如奥地利经济研究所所长加布里埃尔·费尔贝迈尔所言,美国把自己隔离于全球贸易之外,等于主动放弃了国际分工带来的种种优势,最终可能在全球经济中自我孤立。
面对当前的供应链危机,其实解决方法并不复杂,取消对华加征的“对等关税”即可。然而,美国政府似乎还在纠结所谓的“脸面”问题。特朗普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面子不能当饭吃,更不可能化解危机,该服软的时候就得服软。
在经济利益面前,所谓的政治颜面显得微不足道。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执迷不悟,不肯放下身段,那么美国的经济危机将进一步加剧,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美国的普通民众和企业。
美国政府发起的这场贸易战,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让美国陷入了供应链危机的困境。美国政府应该正视现实,摒弃错误的贸易政策,与我们进行平等、互利的谈判,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美国当前的经济危机,实现中美两国的共同发展。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早日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要让这场贸易战继续伤害两国人民的利益。#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白宫将设工作组处理对华加征关税危机#
来源:自由轻羽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