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宾森怕是要成犹他州恢复死刑后,少有的被行刑队枪决的人,毕竟全美国就犹他州还允许这种死刑方式。
当地时间9月16号,枪杀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犯泰勒·罗宾森,第一次出庭受审了。
犹他州的检察官直接抛出七项重罪指控,还明说要寻求死刑,这案子要是真判了死刑。
罗宾森怕是要成犹他州恢复死刑后,少有的被行刑队枪决的人,毕竟全美国就犹他州还允许这种死刑方式。
出庭啥场面
罗宾森没到现场,是通过监狱视频连线出庭的,画面里他穿着防自杀拘衣,满脸胡子,看着特冷漠。
整个庭审过程,他大多时候都不说话,就法官问名字的时候,机械地答了一句,本来想看看他会不会辩解,但后来发现完全没动静,这态度倒挺让人意外的。
咱得先说说受害者柯克,他不是普通人,31岁的他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在保守派圈子里挺有影响力。
本月10号,他在犹他谷大学演讲,罗宾森从屋顶开枪,精准打在他颈部,柯克当场就没了。
现场那么多观众,罗宾森这一枪不光杀了柯克,还把其他人都置于危险中,这也是后来检察官说他符合“加重情节”的原因之一。
柯克一死,美国社会立马炸了,特朗普直接下令全国降半旗志哀,还说要给柯克“总统自由勋章”。
这规格其实能看出,这案子不只是简单的凶杀案,背后还带着政治味儿。
证据咋实锤
检察官敢求死刑,肯定有硬证据撑着,首先是罗宾森自己留的线索,作案后他给室友发了条短信,让对方“看看我键盘下”。
室友一找,发现张字条,上面写着“我有机会干掉查理·柯克,我要这么做”,室友当时还不敢信,追问他是不是真的,罗宾森直接承认了,还说“对不起,我受够了他散播的仇恨”。
而且他早就预谋好了,自己也坦言“精心准备了好几天”,作案后他跑了30多个小时,最后是父母劝着才投案的。
本来想把作案的枪拿回来,那枪是他爷爷留下的,结果没找到,他还挺懊悔,怕指纹暴露。
结果警方后来还真在枪的扳机上,检出了和他匹配的DNA,搞不清他是运气差,还是本来就没计划好后路。
还有个点挺关键,罗宾森的妈妈跟警方说,过去一年里,儿子的政治立场慢慢向左翼靠了。
他爸是坚定的保守派,俩人因为这事儿矛盾特别大,甚至影响了家庭关系,如此看来,罗宾森对柯克的敌意,可能跟这种政治立场的对立脱不了关系。
死刑啥说法
犹他州的死刑制度跟别的州不一样,它是美国恢复死刑后,唯一一个允许行刑队枪决的州。
不过老实讲,这几年犹他州也没怎么用枪决,大多是注射死刑,但这次罗宾森的情况,符合犹他州法律里的“加重情节”。
他开枪的时候现场人多,给其他人造成了极大的死亡风险,而这种加重谋杀罪,最高量刑就是死刑。
接下来几周,主审法官会举行初步听证,主要是审查现有证据,看有没有“合理根据”把案子推进到正式审理。
这一步很关键,要是证据不够,案子可能就没法往下走,但从目前检察官披露的内容来看,证据链还挺完整的。
这案子不光关系到罗宾森会不会被枪决,还会影响美国社会的讨论,一方面是政治生态,现在美国左右翼对立本来就厉害,这案子可能会让矛盾更突出。
另一方面是枪支管控,罗宾森用爷爷留下的枪作案,又引发了大家对民间枪支管理的争论。
毫无疑问,不管最后判决结果咋样,这案子都会在美国社会留下挺深的影响,总的来说,柯克案从案发、嫌犯落网到出庭,每一步都牵动着关注者的神经。
检察官求死刑不是草率决定,有证据和法律撑着,而罗宾森的行为,既有个人预谋,也跟背后的政治立场、家庭矛盾有关。
来源:墨史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