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中旬的一个周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面向全国》节目,一开口就扔了个重磅消息,西方别想动那3000亿俄罗斯冻结资产,动了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就崩了。
2025年9月中旬的一个周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面向全国》节目,一开口就扔了个重磅消息,西方别想动那3000亿俄罗斯冻结资产,动了全球金融体系可能就崩了。
这事儿不是空穴来风,那3000亿是2022年俄乌冲突升级后,西方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大部分都在欧盟手里,这么大一笔钱,西方内部早就琢磨着怎么处理了,马克龙这一表态,等于直接给“没收”的想法泼了冷水。
马克龙在节目里说得很明白,就算现在局势特殊,也不能没收各国央行的资产,这关乎“可信度问题”。
说实话,他这话不是没道理,西方平时总强调要遵守国际规则,真要是为了帮乌克兰就把俄罗斯的资产收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他还补了一句,“当某些国家开始无视国际法时,这便是全面混乱的开端”,这话听着有点重,但细想也对,要是大国都不把国际法当回事,以后国际上的事儿就没法按规矩来了。
本来想直接没收多省事,但西方一直没敢动,为啥?老实讲,除了没法律依据,更怕丢了信任。
你想啊,今天能冻俄罗斯的资产,明天会不会冻其他国家的?
要是其他国家都慌了,把存在西方银行的钱转走,那西方金融体系不就麻烦了?
而且马克龙也提到,现在西方没没收资产,是用资产产生的收益帮乌克兰,比如之前直接给过43亿,还有七国集团弄的500亿担保贷款,也是靠这些收益撑着,等于找了个“折中办法”。
不过这办法也不是没争议,西方内部早就吵开了。
有人觉得光用收益不够,得直接没收才能给乌克兰更多支持,比如美国一些议员、波罗的海三国就这么想,2024年底美国国会还提交过相关提案。
但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不乐意,德国财政部之前就说过,这么做没国际法依据,怕引发信任危机。
很显然,两边的矛盾点就在“怎么帮乌克兰”和“别把自己拖进去”之间找平衡,没那么容易谈拢。
就在这时候,欧盟委员会九月又提了个新提案,说要用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弄一笔“赔偿贷款”,乌克兰只有从俄罗斯拿到战争损失赔偿后,才用还这笔钱。
听着像是又一个折中方案,但俄罗斯那边早就炸了,直接说是“盗窃行为”。
搞不清欧盟是没考虑俄罗斯的反应,还是觉得能扛住,毕竟之前俄罗斯就说了,敢动资产就报复,比如之前就管控过壳牌、BP这些西方企业在俄的资产,还跟中国、印度做能源生意时用人民币、卢比结算,不怎么用美元欧元了。
说实话,俄罗斯真要反制,西方也头疼。
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本来就有点不稳定,要是因为这3000亿资产,让更多国家不信西方的金融机构,都把钱转走,那西方的金融地位肯定受影响。
IMF去年有个报告说,新兴市场的美元储备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60%降到55%了,要是真没收俄罗斯资产,这比例怕是还得降。
而且从历史上看,西方也没干过这种事。
1991年苏联解体时,西方虽然管控过俄罗斯资产,但没敢没收,就是怕破坏金融秩序。
现在俄乌冲突比那时候复杂,全球经济又联系得更紧,真要是动了资产,引发的连锁反应肯定比当年大。
并非明智之举啊,毕竟金融这东西,靠的就是信任,没了信任,啥都白搭。
说到底,马克龙反对动那3000亿,本质是西方在“帮乌克兰”和“保自己金融”之间犯了难。
动吧,怕违法、怕失信、怕俄罗斯反制;不动吧,又觉得对乌克兰的支持不够。
如此看来,这事儿短时间内解决不了,欧盟那个新提案还得27国一致通过,匈牙利之前就对援乌政策不积极,能不能过还不好说。
不管最后咋弄,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真突破了国际法和信任的底线,最后遭殃的可能不只是西方,全球金融都得跟着受影响。
来源:琴溪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