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蚊虫的密度变化受温湿度、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温度20℃—30℃、湿度60%—70%最适宜蚊虫发育。虽然立秋已经1个多月了,但根据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判断,外部环境仍是适合蚊虫生存的。
最近几天明显感觉天气凉快了
终于等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但是让人困扰的夏日标配——“蚊子”
却似乎威力不减
友情提示:
科学防灭蚊
远离虫媒传染病
1.秋季蚊虫密度反弹
蚊虫的密度变化受温湿度、降雨量的影响较大, 温度20℃—30℃、湿度60%—70%最适宜蚊虫发育。虽然立秋已经1个多月了,但根据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判断, 外部环境仍是适合蚊虫生存的。
提醒:9月份降雨较夏季有所增加,下雨后形成的积水容易造成蚊虫的孳生,应在雨停之后尽早清除积水。
2.为什么秋天的蚊子更“凶猛”?
(1)温度更适宜
夏天温度很高时,蚊虫叮咬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入秋后适宜的温度使得蚊虫叮咬活动又活跃起来。有些地区秋季多雨,蚊子就更“舒适”了。
(2)为过冬储能
立秋后,蚊子便开始为越冬储备能量。只有身体强壮、吸血量多的蚊子,才能挨过冬季,此时的蚊子会有更强的生存欲望,吸血更多。
(3)繁殖后代需要
一只雌蚊从出生到死亡能够生存1~3个月,春、夏出生的蚊子是活不过秋天的,但有些雌蚊在秋季长为成虫,为了完成繁殖下一代的任务,就要想办法吸血储能以备过冬。
3.咸宁市常见的蚊虫有哪些?
咸宁的蚊子以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为主。
其中,白纹伊蚊是“家庭饲养型”蚊子,
即常见的花蚊子,学名白纹伊蚊,
也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
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地是家庭中的清积水,
如种植物的盆罐、闲置盆瓶、杂物积水等。
蚊虫产卵在水里,幼虫生长在水里,
只有成虫才从水里飞出来咬人,
吸血是蚊虫补充能量、蛋白质的手段。
只有吸血蚊虫才能繁殖后代。
4.如何做好防蚊灭蚊?
(1)个人防护
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涂抹于皮肤裸露部位。
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0.5%氯菊酯处理外衣物。
选择装有纱窗纱门的住所,使用蚊帐。
旅行时携带驱虫剂,选择有防蚊设施的住宿。
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涂抹于皮肤裸露部位。
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使用0.5%氯菊酯处理外衣物。
选择装有纱窗纱门的住所,使用蚊帐。
旅行时携带驱虫剂,选择有防蚊设施的住宿。
(2)室内积水管理
水培植物如富贵竹应每3-5天彻底换水,同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灭蚊诱剂或采用物理隔断方式防蚊。
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
水培植物如富贵竹应每3-5天彻底换水,同时冲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灭蚊诱剂或采用物理隔断方式防蚊。
定期检查饮水机水槽、冰箱底部水盘等隐蔽处防止积水
(3)天台、阳台及门前屋后积水管理
屋顶房梁、排水槽等应定期疏通,避免堵塞积水。
天台、庭院内的花盆、泡沫箱、废弃瓶罐等容器应及时清理,闲置容器应倒扣放置,储水容器如水缸应加盖。
竹筒、树洞应进行封堵,莲花池养鱼防蚊。
空调冷凝水应及时排净,废弃轮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
下水井口进行防蚊封堵,有条件的建议将明沟改为暗渠。
(4)室内灭蚊
室内可使用合格的杀虫气雾剂、蚊香液、盘香等减少蚊虫叮咬。
使用发烟灭蚊片或全屋用杀虫气雾剂施药时,应先关闭门窗,施药后人员离开,30分钟后再开窗彻底通风后方可进入。
如室内发现有成蚊骚扰时,应及时开展室内灭蚊。
蚊虫较多区域,可配合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灭蚊工具。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