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军垦农场阳新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湖北闽派茶叶贸易有限公司乌龙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正精准执行每一道加工指令。作为全省首家乌龙茶深加工生产线,年可转化鲜叶(茶叶嫩叶)5000多吨、创产值1.6亿元。
记者 陈轶群 梁坚义 黄醒尘 曹慧雅 柯恒 龙凤
秋意渐盛仓箱满
黄石乡村正焕新
今天(9月23日)
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最近
一句“穿搭要显贵
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
在网络上刷屏爆火
黄石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
也遵循了“基础+不基础”的逻辑
不断夯实
粮食稳产、特色养殖、美丽乡村建设等
“基础底盘”
再靠链式发展、品牌赋能、农旅融合等
“不基础”的发展思路破局
走出了一条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路径!
01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
黄石正持续深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推动产业布局更优、规模更大、品牌更响
不断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军垦农场阳新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湖北闽派茶叶贸易有限公司乌龙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正精准执行每一道加工指令。作为全省首家乌龙茶深加工生产线,年可转化鲜叶(茶叶嫩叶)5000多吨、创产值1.6亿元。
过去,阳新茶仅靠春茶一季采收,增收乏力。去年,阳新通过延链“破局”,引进乌龙茶生产线,实现了从“春茶一季”到“三季有收”,拓展了两万余茶农的增收之路。
从茶“叶”到茶“业”
作为全省茶叶主产市
“六山三水一分田”的黄石
依托地理资源优势
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三茶融合”
茶叶种植面积9万余亩
从“田间”到“餐桌”
农业市场主体纷纷依托农业全链条
贯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
食验室(阳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袋经典油炸型薯片的热量在400千卡左右,一袋食验室奶酪玉米片热量仅有100千卡左右……”该公司研发、电商在杭州,仓储、配送在武汉,生产、加工在黄石。食验室玉米片系列产品已经跑进了大润发、世纪华联、饿了么等零食圈。
阳新县祥云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生产的“率粮牌”糯米、大米、糯米粉、酵素大米,“新率粮”牌食用油,全部来自公司自家种植和订单化收购的本地太湖糯原粮。
大冶市林丰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秉持“十二年磨一剑”的匠心,打造“集采摘、销售与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硬是把600多亩素有“北方果”印象的蓝莓种成了长江之南的“致富果”。
02
品牌是竞争力、号召力
更是附加值
既要产品品质呱呱叫
又要农业品牌响当当
近年来
黄石出台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致力打造
“阳新屯鸟”“黄金湖甲鱼”“西塞桃花鳜鱼“
三大特色农产品品牌
好种出好苗,好苗育好屯鸟。地处三溪镇的阳新屯鸟保种繁育场,是全省唯一的阳新屯鸟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站和疫病防控科研基地,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新屯鸟的基因库。
据介绍,一期项目年产良种50余万羽,二期建成后可产良种70余万羽,基本可以保证屯鸟产业的种苗要求。
“种苗、防疫、产品回收都由公司负责,养殖户就少了许多顾虑。目前,基地养有3万余羽幼屯鸟和商品屯鸟。”在阳新王英镇车前村阳新屯鸟养殖基地,一羽商品屯鸟按20元钱纯利润计算,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目前
阳新屯鸟已形成
保种、扩繁、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
年全产业链产值5亿元
并正在发力精深加工、品牌营销
和推广阳新屯鸟饮食文化
在大冶东风农场
波光潋滟的黄金湖畔
湖北富渔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的甲鱼养殖基地内
一只只肥美的甲鱼悠然潜游
3年多时间,一只“小甲鱼”已“爬”成了兴乡富民的“大产业”。公司养殖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并建成了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黄金湖甲鱼母种繁育基地,年育甲鱼苗500余万只。
今年,公司计划投资2亿余元建设龟鳖苗种繁育及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养殖示范基地二期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创产值7000万元,可带动120人就业。
从“养得好”到“卖得好”
再到“叫得响”
如今
“阳新屯鸟” 飞越四方
“黄金湖甲鱼” 游遍全国
“西塞桃花鳜鱼”更是串起
农、旅、体、商,带动全链条发展
0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是人们对家乡的美好向往
近年来
黄石持续发掘农业
“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
等多种功能
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
聚力打造3个乡村振兴示范带
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能带来什么?
大冶市殷祖镇北山村的嬗变告诉我们:它能吸引人、留住人,更能汇聚人气;能招项目、发展产业,更能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北山村俗称北山头,是大冶最偏远的山村。过去是出行难、饮水难、农民增收难。通过脱贫攻坚接续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续举办六届樱花节
年均吸引游客超十万人次
不仅为村民带来超过400万元的收入
还新发展的了50余亩白茶基地
如今
该村又启动了通村公路刷黑等工程
重建北山村大夫第故居
修缮列宁小学旧址等项目
大冶市
大冶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形成以金牛铭浩为代表的“观光采摘型”等七大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带动民宿、垂钓、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发展。2024年大冶乡村休闲旅游达4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5亿元以上。
阳新县
阳新依托生态资源与农业特色,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拓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渠道,不断拓展产业增值新空间。2024年阳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96处休闲农业点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从夯实种养、环境的“基础”
到玩转加工、品牌、文旅的“不基础”
黄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未来
随着“基础”更牢,“不基础”更活
黄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未来可期!
来源:黄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