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文章与姚笛在剧组,恩恩爱爱,从角色夫妻延伸成情侣的时候。
转眼离婚已经十余年,她却从未将这件事彻底摆脱。
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马伊琍必上热搜。
甚至有人将文章如今无戏可拍,无通告可跑的“下场”
全部放到马伊琍身上。
“一定是她封杀的”
“她那么厉害,怎么那么毒”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心中都有极大的不适。
当她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却被塑造成了“加害者”。
这社会与三观,已经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怪圈?
当年,文章与姚笛在剧组,恩恩爱爱,从角色夫妻延伸成情侣的时候。
马伊琍正在焦头烂额的照顾孩子,妥帖的安置文章的后方。
后来文章与姚笛卿卿我我,被曝出“周一见”的时候。
马伊琍刚出月子没多久,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正需要照顾。
生育带来的身体损伤,也正是需要修复的时候。
一旁是需要陪伴和安抚的大女儿,一边是嗷嗷待哺需要小心翼翼呵护的小女儿。
她们的母亲,正在竭尽全力陪伴。
她们的父亲,却在外面风花雪月。
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是无法承受的事情。
但马伊琍却从未多说一个字。
因为她觉得这段婚姻,还要守候。
出了问题,第一件事想要解决,而不是逃避亦不是离去。
2015年,文章为了给马伊琍庆生,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
宴会上,深情告白马伊琍。
那句“有你便是一切”。
与他跟姚笛搂腰拥抱亲吻的场景重合。
马伊琍当时又是如何想的呢?
当年他骄傲的说“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是娶了马伊琍”
如今他深情的说“有你便是一切”
前者,是真心亦或者是感谢马伊琍为他搭建的“通天梯”
后者,是真心亦或者是感恩马伊琍的原谅,以及真情忏悔。
我们不知道,但马伊琍最清楚。
她用了五年的时间,去接受去劝解自己,文章只是一时犯错。
但五年,也让她清楚的明白,确实无法携手下半生。
于是她决定离婚。
离婚是一个慎之又慎的决定,却只是因为一个时间点。
因为姚笛官宣结婚之后,让她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
“这个女人太狠了,居然用自己的婚姻,去拖着文章”
“精彩,这是我看到最痛快的报复”
一句一句,全是对她的解读,言语中是佩服。
可佩服的后面,是对她评价的狠毒。
那掩藏在后面的意图,很快被发现,一层一层一人又一人。
马伊琍,身上再也无法撕下这个标签。
很多人忘记了,她才是最无辜的。
当年,文章出轨事业全毁,马伊琍为了支持他。
立刻与他共同主演了《剃刀》。
复出的热度,她全部给了文章。
两个人在剧中是一对,剧外是夫妻。
这何尝不是马伊琍的心愿。
而且,她从未对外,对这段婚姻说过什么。
面对文章的不忠和背叛,马伊琍不说一个字。
不拿这个做话题,这就已经很难得了。
《前半生》播出的时候,很多人说这是马伊琍报复文章的第一部剧。
然而,她做了什么呢?
她只是拍了一部剧情内容很好的剧。
当然,剧中的她与现实的她,重合了。
只是这种重合,没有让她内耗,反而让她想清楚,未来的路。
于是她提出了离婚。
“此情有憾,然无对错”。
八个字,离婚都在给文章体面,无对错,只有遗憾。
她的格局,已经如此大了。
没有对过去的谩骂,没有话语中的不甘。
安静的退场,还想如何?
让文章无戏可拍,更是无稽之谈。
她的人生,度过了艰难的婚姻后。
剩下的都是大女主剧本,塑造的角色一个比一个精彩。
至于文章为何不能复出。
不是因为他自己吗?
一言不合摔凳子,甩脸子,一碗油泼面折腾全场人仰马翻。
出道就是巅峰,娶了马伊琍,认识了李连杰。
一部接一部霸占市场。
那个时期,“文章”就代表了收视率,代表了市场。
所以他嚣张,他认为自己就是王。
得罪了那么多的人,一招坠落,遭到群殴很正常。
所以他的落魄,是因为他自己。
千万不要再把原因归到马伊琍身上。
她什么都没有做,反而留下一份体面。
然而这份体面,那些人都不想给。
我们不能一味的说“受害者理论”
受害人就必须魂不守舍,无法生活,一蹶不振。
受害人就不能走出阴影,就不能好好活着。
这样的理论,三观不正。
离婚是一种选择,是马伊琍尊重内心的选择,不要再将手段两个字放她身上。
那是一种侮辱。
来源:百年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