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药材的香味环绕在身旁,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数十名小学生牵着家长的手,兴高采烈地走进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的会议室,一同为自己半年来持续参与的科普系列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杏林文化传薪火 岐黄走进少年心
中医科普校园行
中药材的香味环绕在身旁,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数十名小学生牵着家长的手,兴高采烈地走进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的会议室,一同为自己半年来持续参与的科普系列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每年的9月是全国科普月。9月20日上午,“中医科普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总结汇报会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召开,同时也作为全国科普月的一次现场活动,主题是“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探寻中医里的科学之光”,通过讲述古今中医药科学家的故事,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学的兴趣与热爱,引导公众以科学的视角认识中医、理解中医,感受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交汇融合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活动开始,3位来自海港区青云里小学的小学生分别以《悬壶济世,一部<伤寒杂病论>泽被千秋》《从<肘后备急方>到诺贝尔奖》《以“醒脑开窍”针法通衢生命玄机》为题,讲述了医圣张仲景、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和国医大师石学敏的故事。声情并茂的讲述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随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的4位医务工作者以自己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素材,分别讲述了秦皇岛市海港区医院名誉院长关克文、党委书记张立欣、院长于存国、重症监护室主任安媛等4位身边人的身边事。
讲述环节结束后,市海港医院院长就“中医科普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开展情况作了总结报告。
据介绍,“中医科普校园行”科普系列活动于今年3月启动,得到了市科协、海港区委、海港区政府、共青团海港区委、海港区卫健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市海港医院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开展活动,创新形式、深耕内容,通过与多个部门的协调联动,构建起中医药科普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建立“科普资源清单+学校需求清单”双向对接机制,精准匹配供需,确保科普活动靶向发力;医院17个临床科室、200余名医护人员主动登记成为科普志愿者,组建起专业过硬的科普队伍,构建“专家—医护—学生”传帮带闭环,让科普知识从专业领域顺畅流向校园课堂;新建“中医药”体验区,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累计接待体验者200余人次,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组织进校园活动近20场、社区活动近10场,“小虎子”现场体验活动2场,直接服务中小学生近2000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市海港医院以党建为引领强化保障,将党组织力量深度融入中医药科普工作全过程,医院17个科室党支部全部参与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建立“科普导师团”,为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撑,确保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与权威性。随着活动的开展,媒体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攀升,活动信息得到广泛传播,收获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效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党委书记表示,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始终坚守公益初心,将健康促进与科普教育视为重要责任,积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努力让中医药知识融入百姓日常;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正面临历史性机遇,医院将乘势而上,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模式,深度融合“科普、医疗、文化、产业”,致力打造区域中医药发展新高地,为服务百姓健康、建设美丽港城贡献更大力量。
秦皇岛市海港区卫健局负责人表示,本次“中医科普校园行”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成效显著;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实践,更是一堂深刻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素养教育课;希望市海港医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拓展中医药科普内涵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家庭;海港区卫健局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部门协作,优化政策环境,共同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社会氛围。
秦皇岛市科协负责人表示,本次全国科普月,秦皇岛市积极响应、精心策划,将“探寻中医里的科学之光”作为全国科普月秦皇岛系列活动的重点活动,旨在彰显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瑰宝所蕴含的科学底蕴与人文价值,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医科普校园行”系列活动由海港医院发起,在市科协的指导下,成功走进多所中小学和社区,通过讲座、实践、互动等丰富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和科学事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市科协将继续支持市海港医院等单位发起科普活动,打造更多的科普精品惠及群众。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