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达到了“阴阳相半”,所以,白天(阳)和黑夜(阴)的时长就相等了,这一天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12小时、黑夜12小时,过了秋分,黑夜才会慢慢比白天长。
导语:今日秋分,老话“秋分是晴天,寡妇要发愁”,秋分晴天有啥预兆?
今日秋分,在《春秋繁露》中对秋分的解释是:“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要比我们现在的人上心,我们现在基本上不会怎么去研究了。在古代的时候,古人用“阳”代表白天、温暖,“阴”代表黑夜、寒冷。
他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秋分这天,“阳”的力量减弱,“阴”的力量增强,两者刚好势均力敌,所以叫“阴阳相半也”。
因为达到了“阴阳相半”,所以,白天(阳)和黑夜(阴)的时长就相等了,这一天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12小时、黑夜12小时,过了秋分,黑夜才会慢慢比白天长。
而 “寒暑平”的意思是说,夏天是由“阳”来主导的,天气会比较炎热;而冬天是由“阴”来主导的,天气会比较寒冷冷。秋分处于中间位置,冷热力量平衡,所以不会像夏天那样炎热,也不会像冬天那样寒冷,气温刚刚好。
古人对秋分这天的天气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这天晴天下雨对后续天气走势有一定预示作用。
他们认为,秋分这天如果是晴天的话,往往预示着后续晴朗的天气可能会比较多,不利于秋季作物的播种,即便播种上了,也可能会错过最佳播种期,影响最终产量。像农谚“秋分不分,来年人吃黑”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意思是说,如果到了秋分天气还很热,没有秋凉的感觉,那么就预示着来年作物可能会出现减产的情况,人们只能吃一些发霉的食物了。
但是,古人又总结出,秋分这天下大雨也不是好的现象,可能会造成还没有收割的成熟作物出现倒伏、霉烂和发芽,使品质和产量大幅下降。所以,古人说“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
今日秋分,在民间有“秋分是晴天,寡妇要发愁”的讲法,什么意思?秋分晴天有啥不好的预兆呢?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怎么说的!
这句农谚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农谚,意思是说,如果秋分这天是个晴天的话,往往预示着南方一些地区未来可能将迎来一个干旱的冬季,可能会对作物生长会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南方和北方不同,很少下雪,如果秋冬出现旱情,可能会直接导致农田缺水,让作物根系缺水枯萎、生长停滞,还会影响秋冬播作物(如油菜等)的播种和出苗,最终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所以,人们是不希望秋分这天是晴天的,按古人的经验,可能后续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反之,如果这天下雨的话,则是好的预兆,可以保墒,为种麦积蓄水分,对大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播种较为有利,有利于来年丰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雨是小雨或微雨,而不是指台风雨或者连阴雨,这点要搞清楚,不然很难理解这个意思。像农谚“秋分微雨或阴天,来岁高低大熟年”、“秋分无雨春分补,秋分有雨来年丰”等,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这句谚语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秋分当天或者秋分期间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着来年大概率会风调雨顺,获得丰收;但是,如果秋分这天没下雨,是个大晴天的话,则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会比较暖和。
有人可能会说暖冬还不好吗?冬天不冷,不用准备那么多取暖的材料了,也方便出行。但是,对于古代农人来说,暖冬可不是想看到的,他们更希望冬天寒冷雪多一些。
我们可不要小看雪花,它可以在寒冬保护我们种植越冬小麦、大蒜等作物不被冻伤和来年雪水融化后缓解春旱。
雪能够保护作物不被冻伤,是因为积雪在冬天不会融化,导热本领又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不仅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还可以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这样一来,就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另外,雪可是农作物的天然肥料,能够增加土壤中的肥料,促进作物生长。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如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等)7.5克。
所以,冬天积雪多,来年融化后,雪水渗入土壤中,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没够促进其生长,获得丰收。
明白上面的内容,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秋分是晴天,寡妇要发愁”这句农谚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说,秋分当天如果是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的秋冬季节降水偏少,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
上面已经说了,不论是秋旱还是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都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秋冬干旱会影响小麦、油菜等秋冬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生长,给农人带来较大的损失。另外,冬天干旱少雨雪,还可能会导致来年春天墒情不足(土壤含水量不够),直接威胁农作物收成。
古代是农耕社会,主要的生活来源基本上都是靠种地,一旦因天气造成减产或者绝收的话,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比较拮据。
这样一来,普通人家都要为生计发愁,何况是家里失去丈夫的寡妇人家了,就更难了。因此,有了“秋分是晴天,寡妇要发愁”这样的说法。
当然,这句农谚里用“发愁”,是来提醒和警示农人要当心这种天气可能带来的农业风险,好提前做好准备。并且,这里说的“寡妇”不单指“寡妇人家”,还是当时社会中弱势农户的一种代指,并非真的针对寡妇群体的歧视,这点要明白。
今日秋分,我们哈尔滨这边是个晴天,您那边的天气是个什么状况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