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宁男篮俱乐部近日发布的一则关于球队不会被出售的官方辟谣声明,本意在于平息外界的种种猜测,然而,这份力图稳固人心的公告,却意外引发了新的连锁反应,事件的中心不再是俱乐部本身的运营状况,而是转向了信息源头的追溯与问责。拥有超过70万关注者的篮球媒体人“导演躺那”
辽宁男篮俱乐部近日发布的一则关于球队不会被出售的官方辟谣声明,本意在于平息外界的种种猜测,然而,这份力图稳固人心的公告,却意外引发了新的连锁反应,事件的中心不再是俱乐部本身的运营状况,而是转向了信息源头的追溯与问责。拥有超过70万关注者的篮球媒体人“导演躺那”公开将矛头指向了另一位在辽宁地区颇具知名度的网络博主“贾队长”,这场媒体人之间的角力,这一系列变动清晰地显示出,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官方机构的发声虽然重要,但由个人媒体引发的后续讨论,其扩散范围和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甚至能够重新定义整个事件的走向与公众关注点。(公告信息源@辽篮俱乐部)
面对指责和汹涌而来的舆论压力,“贾队长”选择在自己的直播中进行辩解,他以近乎赌咒的方式澄清,自己从未断言“辽篮俱乐部要卖”,只是基于现有信息进行过分析与推测。他将责任归咎于“沈阳新闻频道”这家官方媒体,认为是其断章取义地截取并传播了他的直播片段,从而造成了误导性的后果,并声称自己一定会就此事去讨要一个说法,试图将自己从传闻的始作俑者转变为信息不当传播的受害者。然而,他的这番解释并未能平息球迷群体的怒火,反而招致了更为尖锐的批评。拥有70万粉丝的辽宁媒体人火上浇油,许多辽宁球迷直接引用他口中的“断章取义”一词进行反讽,直斥其为“辽宁人的耻辱”,并认为其思维方式存在严重问题。(信息源:@导演躺那)
随着争议的不断深入,更多关于“贾队长”过往的细节被球迷们挖掘并公之于众,其实这位以辽宁篮球评论员自居的博主,曾经有过销售竞争对手广东宏远队夺冠纪念球衣的行为,这一信息无疑触动了辽篮球迷群体最为敏感的神经,认为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或许并非对球队的热爱,而是纯粹的商业利益。紧接着,他在直播中熟练地掏出咸鸭蛋向粉丝进行推销的画面也被重提,他与对手相关的商品以及个人带货行为联系在一起,使得他在部分球迷心中的形象迅速崩塌,从一个篮球评论者,变成了一个被商业利益驱动、立场模糊的投机商人。
这一系列围绕辽宁男篮发酵事件,实际上折射出当下体育传播生态中的一个复杂剖面。社交媒体的兴起,催生了大量个人化的体育评论员,他们凭借独特的风格和观点吸引了规模庞大的追随者,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能够与传统机构性媒体相抗衡。在此次事件中,个人博主间的相互攻讦、博主与地方官媒的责任纠纷,以及球迷群体基于身份认同的激烈反应,这清晰地表明,信息的传播路径已经变得多元化且难以控制,任何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都可能在个人媒体的放大下,对俱乐部、球员乃至整个球迷群体造成实质性的困扰。
来源:体育超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