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平顺省果农阿明的果园里,86万吨芒果压弯枝头 ,这原本是丰收喜悦,却成了他的噩梦。10万吨芒果在中越边境凭祥口岸等待通关,以往3天就能完成的流程如今延长至一周甚至更久。我国对进口水果检验检疫标准提升,甲胺磷残留量标准从0.05mg/kg骤降至0.01mg/
越南平顺省果农阿明的果园里,86万吨芒果压弯枝头 ,这原本是丰收喜悦,却成了他的噩梦。10万吨芒果在中越边境凭祥口岸等待通关,以往3天就能完成的流程如今延长至一周甚至更久。我国对进口水果检验检疫标准提升,甲胺磷残留量标准从0.05mg/kg骤降至0.01mg/kg,大量越南芒果因检测不达标滞留,阿明看着车里开始腐烂的芒果束手无策。今年前8个月,越南芒果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32%,曾经占越南芒果销量四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如今门槛变得更高。
北京某连锁超市,菲律宾吕宋芒39.8元/斤,海南贵妃芒25.8元/斤。消费者李女士站在水果货架前,想起往年夏天能随意购买芒果的场景,再看看如今的价格直摇头。海南台农芒果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变化令人咋舌:果农以2.5元/斤出售,分选包装增加0.5元/斤成本,海南到广州冷链运输每斤1.5元,广州到北京再增加2元。批发商加价30%,零售商再加价40 - 50%,最终原本2.5元/斤的芒果,到消费者手中超过15元/斤。
在整个水果供应链利润分配中,种植户仅获得终端售价15 - 20% ,中间流通环节却拿走60 - 70%。大型连锁超市收取的进场费、促销费等费用,有时占终端售价20 - 30%。消费者为高价芒果买单,却没得到相应品质,果农辛苦劳作,收入却少得可怜。
海南拥有180多万亩芒果种植面积,年产量达150万吨, 但北方超市货架上难见海南芒果身影。琼州海峡成为海南芒果出岛最大阻碍。一辆载重20吨的冷藏货车,从海口到广州的过海费用超4000元,相比广州到深圳,运输成本高出3 - 4倍。芒果对冷链要求极高,海南芒果运输损耗率达25 - 30%,而发达国家仅5%。不少芒果在长途运输中变质,最终无法进入市场销售。
品牌建设方面,越南“红心芒”“金煌芒”广为人知,海南虽有贵妃芒、象牙芒等优质品种,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品牌形象。销售渠道上,海南芒果70%依赖传统批发市场,电商渠道占比仅20% 。反观山东烟台苹果,电商销售占比超40%,通过直播带货等模式快速触达消费者,海南芒果在这方面远远落后。
泰国建立芒果从种植到出口全流程标准体系。从品种选育时就严格筛选,种植过程规范施肥、用药,采后处理有专业流程。统一包装、统一营销,推出“金煌芒”品牌,其出口单价较我国高出30 - 50%。我国台湾地区农会发挥重要作用,统一收购农户芒果,进行分级、包装,以“台南愿景芒果”品牌推向市场,农会系统销售的农产品占总产量60%以上,保障农民收入同时提升产品竞争力。
海南应在琼州海峡建设农产品专用运输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加大冷链基础设施投入,将芒果运输损耗率降至15%以下。整合海南芒果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借鉴“赣南脐橙”经验,规范生产标准,统一品牌形象。鼓励果农开展电商直销,利用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已有果农通过直播单场销售额破百万,这种模式应大力推广。发展芒果深加工产业,开发芒果干、芒果汁、芒果酱等产品。加工成果干后,芒果附加值可提升3 - 5倍,增加果农收入途径。
消费者期待买到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芒果,果农渴望稳定收入,农产品流通体系需要完善。解决芒果困局,要从物流、品牌、销售、加工多方面入手。当海南芒果能顺利出岛,品牌被消费者熟知,销售渠道多样化,加工产业成熟,“芒果自由”才会真正实现,这不仅是芒果产业的进步,更是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
来源:农村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