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记者从龙华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获悉,根据辖区近期监测数据,辖区流感活动水平呈上升趋势,加上学校开学后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场景增多,流感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加。不少市民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疑惑“这到底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该吃药还是硬扛”“流感疫
昨日,记者从龙华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获悉,根据辖区近期监测数据,辖区流感活动水平呈上升趋势,加上学校开学后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场景增多,流感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加。不少市民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疑惑“这到底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该吃药还是硬扛”“流感疫苗要年年打吗?”
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结合广东省疾控最新监测结果(9月1日-7日全省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11.01%,主要流行甲型H3N2),龙华区疾控中心整理出一份实用健康指南,帮大家科学应对流感。
流感又“抬头” 这些人群要重点警惕
据介绍,当前,龙华区流感流行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病毒类型集中,以甲型H3N2为主,占辖区流感阳性病例的近8成,这种毒株传染性强、易引发全身症状,尤其对免疫力较弱人群不“友好”。二是传播场景集中,学校、写字楼、城中村出租屋等人员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成为流感传播的“高风险区”,开学后,已有部分学校出现零星流感病例,写字楼里也有上班族因“高烧、浑身疼”请假。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以下人群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需格外注意: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内婴幼儿,易出现肺炎、惊厥等并发症);65岁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如哮喘、心脏病、肾病患者);免疫缺陷人群(如接受化疗的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
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多数健康成年人感染流感后,若及时护理或治疗,3-7天症状会逐渐缓解,只有少数人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分清流感和普通感冒 用四个“更”可快速区分
很多人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觉得“吃点感冒药就好”,但两者的严重程度、症状表现差别很大,误判可能延误治疗。龙华区疾控中心专家教大家用四个“更”可快速区分:
发热“更猛”:流感是“突然高烧”,普通感冒多“低热”。
普通感冒发热一般在37.5-38℃,且多是慢慢升温,可能半天或一天才达到峰值。而流感是“突袭式高烧”,短短几小时体温就能飙升到38.9-40℃,还可能伴随寒战、怕冷,吃退烧药后容易反复。
这不,民治街道的市民陈先生上周早上起床还好好的,中午突然觉得浑身发冷,量体温直接到39.5℃,还头疼得厉害,去社康中心检查后确诊为甲流,这就是典型的流感发热特点。
全身症状“更重”:流感让人“动不了”,普通感冒不影响日常。
普通感冒的症状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可能有点乏力,但大多患者能正常上班、做饭。
而流感的全身症状更突出,会让人“瘫在床上”:头疼得像要炸开,喉咙疼到咽口水都费劲,肩膀、腰、腿的肌肉酸痛难忍,还会没胃口、恶心,甚至呕吐、腹泻(儿童更常见)。
恢复“更慢”:流感咳嗽要1-2周,普通感冒3天就好转。
普通感冒一般3天左右症状就会减轻,一周基本痊愈。而流感即使不出现并发症,高烧退了之后,咳嗽、乏力的症状还会持续1-2周,比如有的市民退烧后,还是会咳得睡不着,走几步路就觉得累,这都是流感后的正常恢复过程。
并发症风险“更高”:流感可能引发肺炎,普通感冒风险很微小。
普通感冒很少出现并发症,偶尔引发鼻炎、咽炎。但流感可能“惹出大事”,比如,引发病毒性肺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肌炎(心慌、胸闷),儿童还可能出现急性坏死性脑病(死亡率较高)。
别乱吃“奥司他韦” 这些用药“红线”可别踩
很多人一听流感发烧,脑海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不要吃奥司他韦”。但龙华区疾控提醒,用药不当不仅没用,还可能增加病毒耐药性。结合临床用药经验,给大家划清用药“红线”:
先确诊再用药:别把奥司他韦当“万能感冒药”。
奥司他韦只对甲型、乙型流感有效,对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腺病毒引起)和细菌感染完全没用。如果没确诊就吃,不仅退不了烧,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怎么确诊?龙华区人民医院、区中心医院及其下属的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都能做流感检测。
抓住“黄金48小时”:越早用药,好得越快、并发症越少。
如果确诊流感,尤其是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在发病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这是“黄金治疗期”,能缩短病程(比如让高烧提前1-2天退),还能降低肺炎、心肌炎的风险。即使超过48小时,只要症状还没缓解,高危人群也建议用药。
奥司他韦的剂量要按年龄、体重算,要严格遵守医嘱、说明书,疗程都是5天,别随便加量或停药。
别“硬扛”也别“乱治”: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医院。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说明可能要发展成重症,别在家“硬扛”,赶紧去医院就诊:
儿童:持续高烧3天以上不退,呼吸加快(比如5岁孩子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精神差、嗜睡,甚至惊厥、抽搐。
成人:呼吸困难、胸痛,心慌得厉害,意识模糊,或者尿量减少(半天没尿)、拉黑便。
老人:发烧后精神萎靡,不爱说话,吃不下饭,甚至出现意识不清。
另外,就医时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坐私家车或打车,少坐地铁、公交,避免传染给他人;就诊后要居家隔离,直到退烧后24小时再出门。
■预防
疫苗是第一道防线 日常防护别大意
预防流感,比治疗更重要。龙华区疾控中心给大家推荐“三级预防法”:
第一级:打疫苗,最有效也最省心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优解”,能显著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有市民提出疑惑,“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吗?”针对这一问题,龙华区疾控也解释: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且接种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为提供有效保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第二级:日常防护,阻断传播途径
即使没打疫苗,做好日常防护也能减少感染风险,要勤洗手、要戴口罩。
预防流感要增加自己的抵抗力,可以多到户外去晒一下太阳,也可以做一些运动或者技能锻炼。
第三级:家庭护理,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家人感染流感,要做好“隔离+消毒”。
隔离:让患者单独住一个房间,尽量少和家人接触,吃饭时分开坐,用独立的碗筷。
消毒:患者用过的纸巾、口罩要密封好再扔,门把手、桌子、遥控器等高频接触的地方,用含氯消毒剂(比如84消毒液,按1:100稀释)擦拭,每天1次。
护理:多给患者喝温水,吃清淡的食物(如粥、面条),高烧时用温水擦额头、腋窝降温,别用酒精擦浴(儿童皮肤嫩,容易吸收酒精中毒)。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方捷 陈宏标 整理
编辑 汪文成
来源: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