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美国!创造历史!福建舰弹射起飞第一架隐身舰载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3 09:05 1

摘要:该舰已经完成对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1

举国关注的福建舰传来重大消息!

该舰已经完成对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又一次取得重要突破,建立了新的里程碑。

新闻通稿里没明说的细节,藏着更让国人振奋的事实:

截至目前,美军福特号航母尚未公开F-35C隐身舰载机的弹射训练报道,因此福建舰上腾空而起的歼-35,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通过电磁弹射起飞的第五代隐身舰载机。

我们创造了历史!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

2

对航母,中国人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

在这创造历史的时刻,更要回顾历史,了解这个充满了辛酸、不屈、坚持与感动的民族奋斗过程。

你知道中国人研究航母最早的记录是什么时候吗?

1937年6月,在陕北的一间简陋教室。

美国传奇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受到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在七七事变前夕辗转到达陕北。

他镜头下的红军将士,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军装,手里握的是老旧步枪,却在教室里做着一件 “不切实际” 的事:墙上贴满了新式武器的学习挂图。

放大照片里左侧年轻人身后的细节,一艘清晰的航空母舰图样赫然在目,旁边还附着各类飞机的介绍。

或许,那就是先辈们对 “舰载机” 最早的想象。

彼时红军连像样的重武器都稀缺,却没停下对世界顶尖装备的学习,心里早已埋下了 “中国要有自己航母” 的种子。

真正让这颗种子发芽生长的,是刘华清老将军。

1980年5月,中美 “建交蜜月期” 里,刘华清应邀登上美军小鹰号航母。

那是中国军人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航母。甲板上的弹射器、舰载机、指挥系统,每一处细节都让他真切感受到中美海军之间触目惊心的差距。

他倾斜身子查看设备的照片,后来成了无数国人心中的 “痛”——不是因为落后,而是他眼里藏不住的渴望。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华清任舰艇研究院院长时,就开始思考航母的研制问题;

1970年5月,他主持完成《关于建造航母问题的初步意见》;

1975年9月,他提交万言书《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向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建言:“尽早着手研制航空母舰!”

后来担任海军司令员,他更是把航母建设当成使命,留下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

2004年,老将军已经88岁了,我国的航母建设正式启动。可惜他没能等到2012年辽宁舰下水,于2011年带着未竟的心愿离世。

刘华清将军是从军队层面具体推动,整个战略的实施,则是由那位长者做出的决断。

下面照片是2003年9月,长者登上历经千辛万苦才拖到大连的瓦良格舰时的留影。

实际上,船被拖到大连港后第二天,长者就要上去看。只是当时船内部相当混乱,且多处舱室结构强度不明,众人担心安全问题,便提出要看也只能在甲板上走走。

长者很生气:“只上甲板看风景的话我去美国人的航母好了!死在中国的航空母舰上也没什么大不了嘛!”

大家好说歹说,搬出专家意见,才劝住了他。

后来经过相关单位评估,并进行清理和安装照明灯具之后,长者如愿走进瓦良格的舱室。

摸过锈迹斑斑的钢板,没等下舰他便明确指示:这就是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

此后,瓦良格的改造按下加速键,综合论证报告很快成型,“048工程”正式启动。

从一艘废弃的外国舰体,到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背后是不可阻挡的强国意志。

再后来的故事,就和马伟明院士的那句豪言紧紧绑在了一起。

2017年5月30日,《焦点访谈》里,马伟明指着一台设备坚定地说:“这个就是我说的,是我们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领先项目,领先就领先美国!”

早已下水的美国福特号航母,采用的是交流电和飞轮储能系统,故障频发,弹射181次就会趴窝;而马伟明团队另辟蹊径,研发出直流供电与超级电容储能技术,从底层逻辑上解决了可靠性问题。

福建舰能够4000次无故障弹射训练,就是对这句“领先”最好的验证。

如果先辈们在1936年仰望墙上的挂图时,能看到2025年福建舰上腾空而起的歼-35,绽放出的笑容该是多么美好啊。

虽然无法穿越时空,但可以告慰的是,在近90年的时间里,他们传来的接力棒从未掉过——从羡慕到追赶,终于实现超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

这份 “不服输”的精神,早已不止于航母领域。

当我们为福建舰的突破欢呼时,别忘了还有更多 “卡脖子” 领域的研究者,在走同样的路:

光刻机领域,上海微电子从90纳米到28纳米,用了十几年时间,如今正朝着14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攻坚;

航空发动机方面,国产涡扇-15 终于适配歼-20,打破了国外对先进航发的垄断;

高端芯片领域,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技术,已经能和国际巨头同台竞争……

每个领域的突破,都没有捷径,每一步都需要耐住寂寞的坚守、敢于创新的勇气,更需要“一代接一代” 的努力付出。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不只是胜利的欢呼,更是新竞赛的发令枪响——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卡脖子”难题被突破,我们将频繁听到那句话:“领先就领先世界!”

中国人有这个底气。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说到了点子上,不妨点个关注,并请一键三连。

来源:跟陶叔一起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