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尔街的百年风云中,杰西·利弗莫尔堪称最传奇的"散户战神"。这个出身农场的穷小子,用自己发明的交易法则在1929年大崩盘时狂赚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他留下的两条交易铁律,至今仍在警示着每位交易者。
在华尔街的百年风云中,杰西·利弗莫尔堪称最传奇的"散户战神"。这个出身农场的穷小子,用自己发明的交易法则在1929年大崩盘时狂赚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00亿)。他留下的两条交易铁律,至今仍在警示着每位交易者。
穿越牛熊的交易密码:记录价格日记本多数股民习惯盯着均线、MACD这些技术指标,但利弗莫尔认为真正的市场密码藏在最原始的数据里——价格波动。
利弗莫尔每天坚持手绘价格走势图,在泛黄的笔记本上标注两个关键维度:时间坐标与价格坐标。他认为这样的记录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诉他现在市场正在发生什么情况,而且能够相当准确地预测接下来主要的价格波动。当某只股票在3个月内第三次试探某个关键价位,当成交量突然在平静期放大,这些肉眼可见的波动轨迹,往往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更早发出交易信号。当然,记录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但是你会惊讶于自己会有这么多新想法和新发现而感到不可思议。
现代投机者可以用更智能的方式传承这个智慧:建立专属的股票观察池,记录关键时间节点的价格异动。比如宁德时代每次冲击400元关口时的市场情绪,或者茅台在春节前1个月的渠道价格波动。当这些数据积累成趋势线时,你或许就能像老猎人一样嗅到行情的气息。
最危险的温柔陷阱:炒股炒成股东"我和很多破产者聊过,他们最初都坚信自己是在投资。"利弗莫尔在回忆录中痛心写道。1902年,纽约-纽黑文铁路股以255美元/股成为"永不沉没的蓝筹",谁曾想38年后竟跌至0.5美元/股?当年的投资者抱着股票入睡,醒来时财富已灰飞烟灭。
这种悲剧正在新时代重演,我们经常听到有投资者说:“我从来不担心价格波动,我从来不投机。当我买股票的时候,我是做投资的,就算股票下跌,它最终还是会涨回来。”但不幸的是他们买的时候自以为的好股票,有的下跌再未牛起,有的甚至已经退市了。比如:
2020年买入中概互联的"价值投资者",多数亏损超60%。坚信"时间的朋友"的医药基金持有者,经历着3年阴跌。就连巴菲特也承认买错达美航空,及时割肉止损。真正危险的从来不是股价波动,而是我们对自己持仓的"情感滤镜"。当账户开始亏损时,散户往往选择卸载交易软件,用"长期持有"自我安慰,最终沦为资本的殉道者。
生存法则:做市场的狙击手利弗莫尔用生命总结的纪律值得刻在每个交易者的屏幕上:
建立价格监测系统:选定5-10只核心标的,每天手写记录关键价位表现,三个月后就会看懂K线背后的故事。设定机械止损线:亏损达7%立即止损,盈利超20%分批止盈。定期账户"断舍离":每季度清仓表现最差的1-2只股票,别让短线变烂尾。隔离情感判断:用交易计划替代"感觉",用数据替代"信仰"。市场从不同情深情,专治各种不服。那些把股票当终身伴侣的,最后都成了资本市场的"望夫石"。真正的赢家,永远在寻找下一个舞伴的路上保持清醒。
(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知识分享,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交易买卖依据!)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