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关多维发力护航外贸增量提质——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开门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9 10:17 1

摘要:“烟台外贸进出口起势有力,开局良好,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外贸‘开门红’。”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宋晓文介绍,为助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烟台海关从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精准服务重点产业等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助力烟台外贸进出口增量提质。

昨日,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烟台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1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

“烟台外贸进出口起势有力,开局良好,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外贸‘开门红’。”烟台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宋晓文介绍,为助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烟台海关从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实施通关便利化改革、精准服务重点产业等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助力烟台外贸进出口增量提质。

争取保税混金全国“首创首单首试”

保税混金是将符合和不符合金精矿行业标准的两类金矿,在海关保税监管场所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简单物理混配均匀,最终混配成品符合金精矿行业标准的简单加工过程。

争取保税混金全国“首创、首单、首试”,支持开展保税混金业务、助力建设“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是烟台海关落实中央工作部署、服务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税混金业务‘制度全国首创、业务全国首单、试点全国首试’的工作目标,聚焦制度创新、流程设计和机制保障,联合烟台市有关部门积极筹备。目前,烟台海关已制定保税混金监管方案,烟台自贸试验片区的多家企业提出试点需求,混配场所软硬件设施已基本完成,计划在近期开展试点业务。”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一处副处长张帅接受采访时介绍。

保税混金业务是烟台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的重要板块,试点落地后,烟台将实现铁矿石、原油、铜精矿、金矿砂等4种混矿业务集聚,成为国内保税混矿业务场景最丰富的城市。

智慧海关赋能,惠企政策打出“组合拳”

为外贸提质增效再添动能,烟台海关持续在数据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面下功夫,探索开展了一批具有烟台特色的智慧海关项目。

如,在全国率先实施“批次检验”出口危险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属地查检作业时效提升90%,改革模式已经推广至全国海关,并且在全国率先推广至出口水果领域。以烟台国际机场二期转场为契机,推动空港口岸“旅检智链通”平台上线运行,综合应用人脸识别、背包检测等智慧化手段,打造空港旅客全链条智慧通关体系,实施入境手提托运行李“双预检”、出境手提托运行李“一次过检”,旅客通关效率提升50%。研发上线的“E站通”便企服务应用,解决了海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该应用已注册企业用户1356个,精准推送信息4000余条,解决企业疑难问题84次。

4月11日,烟台海关举办了第十期“关企面对面”活动。活动中,海关工作人员重点向参会企业宣讲了海关AEO认证、对外注册推荐等便利化措施,12家民营企业面对面提出了诉求。烟台海关通过“面对面”“三敲门”的方式,为企业送去更多惠企助企政策,及时为企业解决难题。烟台海关综合业务二处副处长牟波向记者介绍,自2023年7月活动举办以来,烟台海关已累计开展十期“关企面对面”活动,涵盖辖区化工、汽车、电子、食品等行业,组织AEO企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民营企业等专场活动。截至目前,共为132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177个,回访满意度100%。

大力帮扶烟台市名优特色农食产品出口,烟台海关还积极开展对外注册工作。目前,烟台海关辖区企业获得境外注册的出口生产企业共434厂次,注册类别主要涉及水产、肉类等。

新的关税法于去年12月正式实施后,烟台海关驻港口办事处副主任于健波将相关情况及税收优惠政策予以详细解答。

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助力烟台向海图强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该如何赋能海洋经济?烟台海关在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提升口岸物流效率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海关为中欧班列量身打造监管方案,指导企业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多程转关等多种通关方式,为中欧班列提供从发运到出境的全流程监管服务。”于健波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举例。他介绍,海关通过不断放大烟台港“以航线聚货源、以货源增航线”的磁吸效应,打造“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并持续创新物流新模式,支持港口不断拓展业务新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打造过境二手车海铁联运业务增长极,丰富外贸商品车业务种类。

在提升物流效率方面,全力推进海关智慧化监管的同时,在进出境船舶监管中全国首批参与智慧电讯检疫试点,在严密监管、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船舶卫生检疫的远程执法。目前已实现辖区2条中韩客运班轮全覆盖,检疫时长压缩80%。

烟台海关还依托智慧监管开展进口集装箱装铜精矿转场检验,在口岸排除放射性、固废等风险后,转至目的地取样送检,货物在港时长由10天压缩到2天。针对进出口大宗商品实施“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先放后检”“预约通关”等便利化举措,优化海关内部作业流程与部门间协同配合,保障报关单审核、查验、放行等环节无缝衔接。支持海运散货到港后转为集装箱装载堆存,便于后续搬运和公铁运输,减少货物损耗,每万吨货物平均节省6-7万元港口费用,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来源:胶东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