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轮胎企业迈入“出海 2.0”时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3 08:15 1

摘要:“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这句行业箴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奉行金科玉律。而对于产业链遍布全球的轮胎企业而言,出海早已不是选择题,更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文 | 姜喆

“不出海,就出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这句行业箴言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奉行金科玉律。而对于产业链遍布全球的轮胎企业而言,出海早已不是选择题,更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2025年以来,中国轮胎企业的海外布局迈入“加速度”:赛轮轮胎600万条半钢胎产能墨西哥工厂正式投产,玲珑轮胎斥资11.9亿美元落子巴西,浦林成山投资3.8亿美元的马来西亚基地启动建设……从东南亚的成熟基地到非洲的新兴热土,再到南美洲的战略要地,中国轮胎品牌接连落子,全球化版图持续扩容。

与十余年前相比,中国轮胎企业出海已不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更加积极地拥抱全球化浪潮,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以本地化营销和品牌出海为抓手,持续提升在国际供应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轮胎行业的“出海 2.0”时代,已然全面开启。

从被动出海到主动求变

在2011- 2015年间,中国轮胎企业迅速完成了海外生产工厂的建设规划,作为中国第一家走出去海外建厂的企业,赛轮集团于2011年在越南投资建厂;2013年,玲珑轮胎启动泰国项目,这是国内首批在泰国建设的工厂之一。此后的2014年、2015年,中策、森麒麟也相继在泰国建设工厂。

在东南亚国家成功建立并运营轮胎工厂,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实现了海外产能从无到有的突破。

彼时的海外建设热潮,与严峻的关税形势紧密相关。自2009年起,美国对中国乘用车轮胎和轻卡轮胎实施了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此后十年间多次加征,致使中国相关轮胎产品出口美国的数量锐减。

面对高额关税壁垒,为继续保有欧美等主要海外市场,海外建厂成为中国轮胎企业的破局之策。通过将轮胎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企业有效规避了部分关税风险,得以在海外市场中持续参与竞争。

如今,与规避贸易壁垒“被动”出海不同,中国头部轮胎企业的海外布局战略已迎来全新的升级。企业相继在墨西哥、塞尔维亚、西班牙、摩洛哥等地规划工厂,投资项目以靠近原料产地与目标市场为目标,部分项目投资额高达数十亿元。

例如,玲珑轮胎在巴西投资11.9亿美元建设工厂,规划产能为1470万条轮胎及6000吨再生胶,这是中国轮胎企业首次在南美洲进行大规模布局;浦林成山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3.8亿美元建设海外第二基地,规划产能为600万条半钢胎和60万条全钢胎;非洲市场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埃及、摩洛哥、安哥拉等地凭借政策优惠、低成本及地缘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入驻。

整体来看,中国轮胎行业正加速推进多基地、全球化布局,旨在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出海更加具有主动性和前瞻性,全力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综合竞争力。

从产能布局到价值升级

当前,全球轮胎市场需求持续稳健增长,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为中国轮胎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经过多年的韧性发展,中国轮胎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积累了显著优势,具备了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实力。在日前美国《Tyre Business》杂志发布的第40届全球轮胎75强榜单中,中国轮胎企业共计入围37家,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中策橡胶、赛轮轮胎分别跻身前十,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市场地位。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中国轮胎企业得以更高效地利用全球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例如,赛轮轮胎墨西哥工厂于2025年5月投产运营,年产能达600万条半钢胎,其投资 2.91亿美元建设的埃及工厂也于同年9月奠基;中策橡胶在墨西哥投资5亿美元建设工厂;森麒麟拟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600万条高性能轿车、轻卡子午线轮胎项目。

这种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让企业能更贴近北美、欧洲等重要轮胎消费市场,减少运输时间与成本,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在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当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更重要的是,在 “出海 2.0” 时代,中国轮胎企业已从单纯的产能布局,转向更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努力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过去,中国轮胎企业在国际市场多以代工生产为主,自主品牌知名度较低;如今,随着技术实力提升与海外市场布局完善,越来越多企业加大自主品牌推广力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 2025 年《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多家中国轮胎企业成功上榜:双星轮胎蝉联轮胎品类榜首,在全榜单中历史性跻身前 100 强,位列第 93 位;赛轮轮胎、玲珑轮胎分别位列第 105 位、109 位,充分展现出强劲的品牌实力与市场认可度。

可以预见,在全球制造业加速重构、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的时代浪潮中,中国轮胎企业有实力乘势而上,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智能化升级与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向着全球轮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稳步迈进。

来源:山东财经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