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说,一家原本快倒闭的车企,傍上华为后,股价蹭蹭涨,老板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员工奖金发到手软。但也有人揶揄道:这不成华为的小弟了?这也太卑微了!今天咱们不妨来聊聊,和华为合作真的这么丢份儿?车企弯腰抱大腿到底亏不亏?
很多人都说,一家原本快倒闭的车企,傍上华为后,股价蹭蹭涨,老板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员工奖金发到手软。但也有人揶揄道:这不成华为的小弟了?这也太卑微了!今天咱们不妨来聊聊,和华为合作真的这么丢份儿?车企弯腰抱大腿到底亏不亏?
有人说车企傍上华为就是低头认怂!现实反手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活下去才是硬道理!还记得诺基亚当年的风光吗?功能机时代的绝对霸主,几乎人手一部“砸核桃神器”,可智能革命的浪潮一来,它死守塞和系统不肯放手,结果短短几年,就从神坛跌落、黯然退场。如今汽车行业的剧情,简直如出一辙!燃油车时代,多少国产品牌被合资车企压得喘不过气,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几乎全靠外援,利润的大头轻轻松松被别人赚走。而今天,电动化、智能化的巨浪正汹涌而来,华为手握5G通信、鸿蒙座舱、高阶智驾等一系列王牌技术,就像是为挣扎中的车企精准递来一把突围的金钥匙。看看赛力斯,曾经负债累累、濒临绝境,自打与华为深度绑定,问界系列一炮而红,产能拉满、供不应求,生产线昼夜运转,工人加班加点都赶不上订单速度。这能叫卑微吗?这叫清醒,这叫敢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洗牌,那些放不下面子、固守旧秩序的车企,再犹豫下去,恐怕连当博物馆标本都得排队。
你以为合作就是当代工厂?华为玩的可是深度绑定。过去咱们给外资品牌代工,图纸对方出,核心零件对方供,我们就像大型装配车间,拧拧螺丝、喷喷漆,赚的都是流水线上的辛苦钱。而华为模式则完全不同,车企也得拿出看家本领,制造经验、生产线和品控体系,华为注入技术的灵魂。双方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搞研发,成果共享,风险共担。这好比一起盖房子,车企是经验丰富的施工队,华为是顶级设计师加上智能建材供应商,房子卖爆了,两边都能分到可观的收益。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车主,过去国产车机卡成PPT,现在鸿蒙系统秒响应;过去自动驾驶敢用吗?现在华为ADS3.0让高速巡航像老司机掌舵。为什么连广汽、北汽这些老牌大厂也纷纷向华为靠拢?燃油车利润一年不如一年,电动化转型慢一步就可能彻底出局。与华为合作,相当于省下了动辄百亿的研发投入,直接跳过技术摸索的深坑,抓住宝贵的市场窗口期。市场也已经给出答案,问界系列多款车型都月销过万,理想蔚来都坐不住。这哪是卑微,这是商业博弈的降维打击!
其实说到卑微,咱们真得翻翻老黄历。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奥迪等等,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吧?当年全是给德系、日系当代工厂,发动机、底盘全进口,咱们负责组装,利润分三成就算谢天谢地了。几十年过去了,车主早就习惯了合资车标更“香”,谁嘲讽过它们卑微?如今和华为合作的车企,技术自主权反而高出一大截。电池可以选宁德时代,电机能够自己生产,华为主要赋能智能软件和生态体验,整个产业链的主动权依然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再看国外,丰田采购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宝马也用宁德的电池,大众与小鹏合作开发电动车平台,这年头全球车企都在互相卑微。行业本质是共生链,闭门造车等于自杀!华为就像个技术超市,车企可以自由选择所需模块。你要智能驾驶,选ADS套件;要智能座舱,用鸿蒙生态,灵活性比合资代工时代强太多。车主们经历过加价买合资车、配置还抠搜的年代,现在国产车堆料足、价格厚道,华为加持的车型更是智能天花板。那些嘲笑卑微的人,恐怕还没从洋品牌至上的旧梦里醒来。
写在最后:放下虚名偏见,车企合作华为,不是低头认输,而是高调突围;不是丧失尊严,而是务实共赢;不是短期妥协,而是长期布局。当技术浪潮席卷而来,抓住华为的手,远比孤军奋战更勇敢。毕竟这时代,活下来的才是赢家!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来源:车市老爷子